千千看书>玄幻奇幻>青川旧史>第二百二十三章 红尘莽莽,谁又无辜

此一番话见死不救落井下石,说得阮雪音接也不是,不接更不妥。

她默默将顾淳风这笔账记上,从云玺手里接过毛巾,至唇边拭了拭方道“我随手放东西习惯了,有人整理,反而找不到。”说着余光扫一眼正北席上,忍住了没转头,“比如我有一本《汲冢纪年》,不知谁自作主张挪了位置,害我找了一个月才翻出来。”

因淳风一席话说得夸张而妥当,顾星朗不想制止又不好太赞同,正拿了茶轻啜以避风头,闻得此言又是好笑,一口茶险些重蹈阮雪音覆辙呛在了嗓子眼儿。

却听云玺小心翼翼答

“当是奴婢有一擦拭书架时错手放了。以后定当注意。”

那么高的地方,你个头与我差不多,再错手也错不上去吧?还能搭梯子错手不成?阮雪音转头再瞪她一眼,心道你这会儿知道打圆场了,方才为何补刀害人?

“既然知道你家主子不喜旁人动她的书,以后便小心些。”本是与竞庭歌拉锯,如此半路杀出的闹剧已是耽搁了时间,顾星朗不动声色终止话题,转而向阮雪音旁边两席继续道

“说起来这《广陵止息》算是琴曲中名气最大的几首之一,能与之比肩的好像也就《高山流水》一类?但依据朕不多的听琴经验,诸如《高山流水》那样节奏平缓、空旷悠远之曲目仿佛才是琴曲主流,《广陵止息》激昂强烈,似乎并不典型,竟也如此备受推崇。”

以目光所在范围计,此一项讨论当是同时面向竞庭歌与上官妧的。而后者今格外沉默,在竞庭歌看来也不止是因着处境尴尬——

识时务而少言,有自知之明而温柔,乃磨人心软的第一步。

午后一番长劝,这人总算听进去几分。

她颇感欣慰,主动接口道

“我猜是因着此曲背后故事精彩?太平时节,相比山长水阔的友人意,复仇传奇总是更为世人所喜,讲起来也更带劲。”

顾星朗目光熠熠,颇感兴趣“愿闻其详。”

淳月眉心微动。顾星朗虽不喜歌舞,生在皇室断断续续听琴也有二十年了,更何况这种名曲。且以他读书涉猎之广,尤其对史类之通达娴熟信手拈来,《广陵止息》讲的什么故事他会不知道?

为何要步步引导叫竞庭歌讲出来?

旁观者清,****者迷。

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竞庭歌不觉得顾星朗必当知道这个故事,也就不觉得他此问奇怪,而她乐于表达,娓娓道来

“古有一人名聂政,其父为王上铸剑,因延误了规定时间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报仇,入山中学琴十年,练就绝世琴艺,名动天下。王上故召唤此人进宫演奏。而此十年间聂政又不知从何处习得了易容之术,以至于他入宫时无人认出其为当年铸剑师之子。”她心下忽动,有所察觉,但话已至此,须得说完道尽,

“聂政进宫,大鼓琴,正当王上与众人沉醉琴声警惕全无时,他突然取出琴中藏匿的剑,一举刺杀了王上,大仇得报。”

不知是竞庭歌生就适合讲复仇故事,还是她一肃杀凌厉之气与此类节契合,寥寥数语,也无刻意渲染,画面感却异常强烈。

“后世有人依据这个故事,谱出琴曲,慷慨激昂,摇撼山河,是为《广陵止息》。可惜此曲究竟为何人所作,至今无人知。”

不重要。顾星朗想。谁作的不重要,故事完整便很好。

湖风乍起。

秋夜生寒。

阮雪音突然反应过来他在做什么。

秋夜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然后她听到顾淳风的声音自水榭之西、湖水以东响起来。

“人一生有多少个十年。”淳风神色恹恹,脸颊微红,像是,饮了酒?

“有人用十年一生替父报仇,有人用十年一生为父抵命。那个聂政的父亲泉下有知,该当欣慰吧。”颊边微红渐渐向上蔓延,以至于她眼眶也越发红起来,“你父亲呢?”她没有转头,视线正前方便是上官妧,

“他活得好好的,无须谁替他报仇。又为何要断送女儿一生?断送便断送了,又为何要骗人?骗人便骗了,又为何要,”她顿住,狠了声,终是说出来十个字

“行喋血之事,而假手于人。”

顾星朗知道这十个字的意思。

顾淳月也知道。

阮雪音和竞庭歌不知道。

场间几名随侍包括云玺棠梨在内自然假装没听到,却暗忖瑾夫人的父亲断送了谁的一生?瑾夫人父亲的女儿,不就是瑾夫人自己?

喋血之事又是什么?

上官妧无法回应这十个字。她初时莫名,继而强震,旋即狐疑,手心已经汗湿。

如果那件事被发现了,如果已经——

顾星朗不可能是这个反应。他不可能不来质问她,自己不可能还顶着四夫人之位好端端住在煮雨——

十月最后那个傍晚之后,他甚至再没来过煮雨。而那傍晚之时,他明明还不知道。

那时候不知道,证明阿姌没说;那时候没说,之后便更不可能说。而按照父亲交代,那盆花早已经湮灭于时间烟尘,不可能再被挖出任何因果逻辑。

所以淳风此刻这句喋血,很可能只是一个比喻。她在怪他们算计阿姌半生。仅此而已。

那么沉默依然是最好的对策。

她不说话,静静看着自己与淳风之间光洁的大理石地面,月光皎皎,从水榭四面八方倾泻进来,将那段说长不长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三章 红尘莽莽,谁又无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