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季汉长存>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

作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李澈用鄙视的眼光扫了扫简雍,然后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刘备显然也无意于欣赏舞女,但碍于刘赦盛情,也不好太过铁面,只能静静的坐着,微笑着与刘赦交谈畅聊。

刘赦谈兴很浓,然而作为藩王,他显然不可能有太多的见识,其所谈所论多为如何享乐,虽然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显得颇为过分,但刘备对此也只能是暗暗叹息。

藩王若懂了享乐之外的东西,恐怕活不了多久,只懂得享乐的藩王,才是朝廷眼中的好藩王。

酒过三巡,刘赦带着三分醉意笑道:“玄德放心,朝廷既然任命你为国相,那么赵国之事自然由你全权做主,王叔不会干涉,我赵王一脉,可最是本分!”

李澈等人忍不住暗地里撇撇嘴,赵王一脉也好意思说自己本分?首位赵王,赵孝王刘良就是个绝佳反例。

刘良依仗自己抚养光武长大的恩情,素来恣意妄为,其在京城便飞扬跋扈。公然呵斥朝中大臣,迫六百石官员当街下跪叩首,司隶校尉上奏弹劾刘良,光武帝也没有加罪,可见其对刘良之恩宠。

其后历代赵王可以说都跟“本分”二字无缘,最出名的便是那位赵惠王刘乾,其在位四十八年,荒唐事做了个遍,还因此被削去一县封地。

不过赵王虽然好享乐、跋扈,但却是断然不敢与朝廷作对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刘赦说的也没有错。

刘备拱手道:“备多谢王叔体谅。请王叔放心,王宫之事由王叔自决,备不会干涉。”

刘赦会意的一笑,转头望向李澈,笑道:“李侯初来乍到,若想了解什么,尽可以询问陈卿。这邯郸比起前汉之时已经小了不少,管起来不会太难的。”

李澈轻轻点头,拱手谢过刘赦。

东汉的邯郸城比起西汉时期确实小了很多,也萧条了不少,甚至整个赵国都是如此。西汉之时,赵国共有三十多万人口,其中邯郸就占了二十多万,超过了如今的整个赵国。

而如今邯郸不过万余户,六万左右的在册人口,可以说元气大伤。究其原因,一是在中兴战争中,光武帝曾经屠过邯郸城,致使邯郸元气大伤,史载光武帝“因攻城邑,遂屠邯郸。”

二则是临近的魏郡邺城越发繁华,作为冀州州治,邺城很轻松的将周围城市人口吸纳了过来,虽然邺城也带动了这一区域整体的繁华,但邯郸却再也不复当年盛景。

“王叔,国中五县,除却邯郸之外,其余四县可都有令、长?”

汉制,大县置令,小县置长,令千石,长四百石或三百石。区分大小县便是以人口为基准,过万户则为大县,其余为小县。

刘赦瞪直了眼睛,一副懵住的样子道:“孤怎会知道这些?玄德应该问陈卿才是。”

陈遂连忙说道:“回禀国相,国中五县,令、长皆在。”

刘备微微颔首,问道:“陈君,这四位令、长中,可有贤才?”

“若说贤才,那恐怕只有柏人令董县君可称贤字。”

“哦?”刘备也只是随口一问,却没想到真能挖出一个贤才来,露出了颇感兴趣的神情。

陈遂道:“这位董县君的名声国相或许也听过,此人姓董名昭,字公仁,济阴人士,曾任巨鹿郡瘿陶长,前些时日才调任柏人令。”

李澈心中一动,出声道:“可是那位忠于职守,不避使君的董公仁?”

“君侯所言不差,正是那瘿陶长董公仁。”

李澈心里暗暗点头,董昭其人在历史上也颇有声名,与郭嘉、程昱等人齐名,是才的主力人物。

其这时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前冀州刺史贾琮以清廉闻名,巡查州郡,郡县长官挂印逃窜,唯有董昭与黄就二人凛然不惧,为人所称道。

只是……济阴人?李澈摸了摸下巴,若要招揽此人,怕是得把他家人给迁过来。曹老板最是没有节操,这董昭似乎也不是什么忠义之士,若再让阿瞒玩一手以家人为质的把戏,那可就丢人了。

不过说起来,这董昭似乎也干过曹绑匪的帮凶啊。李澈捏了捏胡子,有些好笑的想着。

曹操从扬州掳了魏郡太守袁春卿的父亲,便是董昭写信给袁春卿,要求其投降,表示如今“委身曹公、忠孝不坠、荣名彰矣”。与王司徒的“国安民乐,岂不美哉”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边李澈在发散思维,刘备却想不到这么多,只是对董昭的兴趣更浓厚了,笑道:“且过几日,本相巡查各县,去会一会那董公仁。”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新任国相要巡查各县,既是会一会下属的县令县长,也要会一会各县的地方豪强和士族。

刘赦轻抚短须,笑道:“玄德可真是尽忠职守,朝廷派玄德来此,王叔也可安心享乐了。这国怎么治,王叔也不懂,只是观先前的一些国相和县令,他们都是娶了本地大族之女,以此联姻。

玄德已年近而立,却还未婚,不如在赵国境内寻一大族女子为妻如何?赵女之美,天下闻名啊。”

说完,刘赦还挤了挤自己的小眼睛,那陷进肉里的小眼睛看起来更滑稽了。

刘备闻言,竟然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颔首轻笑道:“王叔之言甚是有理,备会考虑的。”

说来也是,刘备都快二十九岁的人了,却还没有妻子,再看看关张,三人一条心啊。荀攸可是早就娶妻了的,儿子荀缉都好几岁了。

不过根据这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