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季汉长存>第二百二十七章 终变 一

跟着刘辩往北宫而去的人很多,一部分是因为刘虞这个大司马的带头作用,另一部分却是真的有了一种感慨,从何太后和刘辩的身上看到了历史的影子。

大汉朝开国太祖高皇帝刘邦的妻子吕后,以及那位英年早逝的汉惠帝刘盈。

不管儒生们自己有多龌龊无耻,儒家倡导的始终是仁义礼智信,是孝悌忠义。虽然汉惠帝偏好黄老学说,但其废除“挟书律”,允许民间藏书的政策无疑是对百家学说的莫大帮助。

是以惠帝在历史上始终是以仁慈懦弱的形象登场,因孝悌难两全而悲怆早逝的悲剧形象。

此时,一名友爱兄弟的皇帝,一名阴狠毒辣的太后,时空仿佛与三百年前的大汉产生了交错。

不同的是,桀骜的刘辩与他的祖先性子迥异,刘盈在吕后面前始终是弱势的,身为天子,只能以自己的性命捆绑来保护兄弟,面对吕后的专政残暴也无能为力。

班固叹息说:“孝惠可谓宽仁之主。吕太后亏损至德,悲夫!”

而刘辩却在这复道上踏出了反抗何太后的第一步,为了渤海王刘协,他违背了大汉朝“孝大于天”的传统,这是违礼,但先例在前,群臣对此并不反感。

“大司马,若朕有不测,渤海王便是新帝,一定要记住这一点。”跟在刘辩身边的刘虞忽然听到了细若蚊吟的声音,顿时神情骤变。

“陛下!”刘虞轻唤了一声。

刘辩坚决的道:“大汉朝需要稳定,朕知道这江山已经病入膏肓了,但朕不甘心,其他的事朕无能为力,但至少要保证皇位的传承稳定!”

刘虞默然了半晌,叹息道:“老臣明白了。”

刘辩开心的点了点头,满朝文武,此时能让他信任的也只有这位大司马了。

……

北宫乃是皇家禁宫,也就是皇室成员所居住之地。渤海王刘协的重要性人尽皆知,是以许褚也是第一时间将他救了出来。

其他人却没有这般好运,在乱军面前,什么皇室雍容,高贵典雅都是空话,汉灵帝曾经的妃嫔,灵帝的女儿万年公主,以及刘辩的妃嫔——唐姬。

唐姬出身颍川大族唐氏,这一族本不算出名,但汉桓帝时期,唐氏之中出了一个名人,大宦官唐衡。

“跋扈将军”梁冀专横,废立天子,汉桓帝即位后隐忍了一十三年,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年轻的汉桓帝与五名宦官合谋,一起诛杀了梁冀,而这五名宦官也因此封侯,权倾朝野,世称“五侯”。

唐衡便是这五侯之一,自唐衡之后,唐氏也迈入了上层豪族的大门,唐衡之弟历任司隶校尉、太常、司空,其兄为京兆尹,其余族人也多有封赏。

唐姬之父,便是两千石的会稽太守。

后宫眷属都惊恐莫名之时,出身大族的唐姬最先稳定了情绪,她召集了二三十名禁宫戍卫做护卫,保护着几名核心人物向南宫方向而来。

这是很残酷的决定,但从利益权衡的角度而言却没什么问题。汉灵帝的那些零零散散的妃嫔,其政治意义几乎不存在,都是一些在何太后淫威之下瑟瑟发抖的人。

而万年公主、唐姬等人物,若是落入了乱军手里,对皇室威严的打击是超乎寻常的。

年幼的万年公主看着手中的簪子,有些懵懵懂懂,而唐姬嘱咐她的那些话她也只记得一句“不能活着落到乱军手里”。

不幸中的万幸,这批禁宫戍卫是刘辩最后的班底,是经过许褚训练的精锐,忠心与能力都有所保障。

而乱军已经被皇宫的花花世界迷花了眼睛,早已散掉了建制,在宫中四散开来,只有最核心的一队人马仍然锲而不舍的在搜索渤海王刘协的下落。

这种情况下,唐姬等人倒是有惊无险的与刘辩等人进行了汇合。

虽然没找到刘协,但刚到北宫便寻到了唐姬和万年公主,刘辩的情绪明显好上了不少,虽然没有唐姬和万年公主那般神情激动,但微微弯起的嘴角还是证明他心情不错。

“待寻到渤海王,朕与你们一起出城,调集禁军平叛!”此前还有些绝望,甚至心生死志的刘辩陡然生出一股豪气。

刘辩生出了希望,也感染了其他人,百官之中一些壮年官员开始从地上拾取一些乱军的武器,虽然刀戟用起来不甚顺手,但终归是有杀敌之效。

甚至白发苍苍的刘虞都提起了一把刀,还是哭笑不得的杨彪递给他一把剑,才避免了大司马提刀上阵的的场面。

然而刚刚生出希望的众人又陷入了恐慌,只见身后的南宫也冒起了冲天的浓烟,所有人都有些乱了阵脚。

见此情形,刘辩咬牙道:“在此等半柱香时间,若渤海王不至,众卿自行离宫便是。”

只有刘虞等寥寥几人给了刘辩一个安心的眼神,而其他人在这生死关头,已经没法在自如的说出大义凛然的话了。

……

此时的许褚也陷入了苦战,他所带的二十几名禁卫已然尽数战死,唯有他一人背着刘协还在苦战。

身前已经布满了伤痕,虽然都不太深,但血肉模糊的样子还是颇为可怖。为了防止衣衫黏连住血肉,许褚已经卸掉了身上的铠甲和衣服,裸着上身在战斗。

他背上伏着的刘协也失去了冷静,惊恐的趴在许褚背上,终究还是个小孩子,面对这般血腥残酷的战场还是难以保持冷静。

但对面的乱军显然惊恐更甚,这些人里有当初勇士大会的参赛者,他们也看过许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七章 终变 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