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未来道路>第50章突袭於夫罗

午后,浑沮的第二军和孤独部伊左的1000余名骑兵汇合后,迅速向孟津方向快速前进。作为常年混迹于河内并州河东地区的匈奴老骑兵,浑沮对这一代的地形了如指掌。

1400余名骑兵快速行进在树林中间的原野上,华夏军长矛上的标志旗已经去掉,从远处看不出任何异样。行进的队伍虽然也遇到了一些零散的普通百姓或者其他部落的小股骑兵,队伍不为所动,依然大摇大摆的向前方行进。

没有人知道他们要去干什么,等知道了一切也都不重要了,速度才是第一位的。

临近傍晚队伍终于到达了白马坡附近。

白马坡是孟津通往野王的的必经之路,说是坡,其实是两山之间一片平原,宽约5里,长约10余里。平原北侧是陡峭的山脉,南侧则是起伏不断的丘陵地带,有的丘陵上林木密集,有的则是茂盛的草原,林木草原交替,绵延不断,河水在平原上蜿蜒流淌,构成一副浑然天成的美丽图画。秋风吹过,直立着的枯草随风翻滚,宛如金色的波浪。

根据事先的估计,返回野王的於夫罗应该会在傍晚左右到达白马坡附近。白马坡地势平坦,又有一条不大不小河水流过,是个宿营的好地方,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携带着辎重不方便夜间行军的於夫罗和张扬等人,应该会在白马坡宿营。

已经临近傍晚,队伍不敢做任何停留,刚刚临近白马坡,队伍便进入了南侧的丘陵地带,进入丘陵上的密林之中。

登上丘陵的最高处以后,一声令下,骑士们纷纷下马,把马匹系在树上,开始准备草料喂马。派出的多个斥候从丘陵后方向西方出发了,浑沮赵云等人则来到了林边,向远方的白马坡望去。

空旷的平原上,一条河流曲曲折折的穿过,在夕阳下闪闪发光,三人极目远望,看不见一个人影。

浑沮收回视线,找了一块大石坐下,说道:“两位也坐下吧,只要於夫罗等人进入坡下平原,我们就能看见,耐心的等吧。”

伊左问道:“要是於夫罗张扬一起来了怎么办?”

浑沮说道:“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於夫罗,若是两人分开,就错过张府君。若是两人在一起,我们的确颇有些为难。”顿了顿说道,“我们军团长的意思是,尽量的不要伤到张府君,到时候见机行事吧。”

夕阳正在慢慢的下沉到天地之间,依然没有敌人的影子,三人都有些焦急,望着正在落地的夕阳,赵云说道:“浑军长,於夫罗等人会不会已经提前安营了?”

伊左闻言说道:“我部曾经数次跟随於夫罗走过这条路,都是在这宿营的。”

看着赵云询问的眼神,浑沮说道:“胡人行军骑兵为主,所带步兵历来不多,不像汉军步军那样安营扎寨。都是寻找一个水草丰茂地形开阔的地带布置野战营寨,这样做一来马匹容易找到水源草料,二来地形开阔,便于骑兵运动攻击。”

三人正在谈论间,已经落了一半的红彤彤的夕阳当中,出现了一小小的黑点。正在观察的赵云使劲揉了揉眼睛,努力的看去,红彤彤的夕阳里,黑点越来越多,终于连成了一条黑线。

“来了!”赵云兴奋的说道。

浑沮伊左也已经发现了对方的到来,三人站起身来,一起迎着夕阳望去,远方的队伍背着夕阳慢慢的走着,仔细看去,已经可以分辨出战马的形状了。

天色黑了下来以后,队伍到了平原的中部,在河边停了下来,开始忙忙碌碌进行着宿营准备。白马坡中间的草原上,很快建起了两座临时野战营寨,草原上竖起了一顶顶营帐,营帐密集的排列在一起,随行的车辆在营帐外围成了一道防御圈。

浑沮等人注视着灰蒙蒙的原野,见到敌军已经开始宿营了,三人回身走进了黑暗的树林。士兵们都在树林里休息,啃着手里的干粮,马匹已经喂饱上了马衔扣,距离又比较远,倒也不用担心会被发现。

浑沮对伊左说道:“根据我们事先商讨的计划,我们在黎明前发起攻击,现在要让士兵们抓紧休息。”

伊左点头同意,起身安排去了。命令下达以后,士兵们纷纷从马袋中取出薄毯,席地而卧,虽然有些寒冷,也还能抵御的住。

派出的斥候们不久以后也回来了,带来了确定的消息,来人的旗号是於夫罗的旗号,张府君的步军在进入白马坡以前就安营扎寨了。

斥候的消息让浑沮等人大为兴奋,这样一来面对的敌军就少了2000多人张扬步军,压力小了许多。

骑兵对步兵最大的优势是机动性。

武器的发展历史上,不仅是是坦克,所有技术兵种的武器发展无非都是在火力、机动性、防护性之间做出取舍。信息化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机动性的延伸,当然这样说很不严谨,不过若是展开可以另外写一本书了,不在本书讨论范围之内。

回到骑兵对阵步兵的问题上,步兵对骑兵在机动性上有着先天劣势,为了有效对抗骑兵,就要强化火力和防护能力。采取的手段就是密集的阵型和厚重的防护以及依托阵地固守。

轻骑兵强行突击阵型严密火力强大的步兵,跟找死区别不大。而对轻骑兵来说,为了强化自己的优势,彻底放弃了防护,受制于马匹的体力和耐力,一般轻骑兵根本不披甲。所以轻骑兵对阵步兵时,都是选择敌人没有布阵时突击;若是敌军布阵完毕,就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性,在敌阵外围


状态提示:第50章突袭於夫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