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霸王一统诸天万界从楚汉争霸开始>第39章 淮水之战(一)

就在刘季吞并九江军的时候,项羽已然率领楚军从九湾浅滩渡过了濊水。

因为马匹和伤员过多,项羽只留下了六千骑兵,余者护送战马和伤员前往官塘铺与步军汇合。

接下来就是最难的一道关卡,横渡淮水了。

项羽把敌军主力吸引在垓下,淮水这边按道理讲应该不会有太多守军把守,但问题是这段淮水河道上就只有一座大桥和几座浮桥,因为周殷的叛变,已经全在敌军的控制之下了,哪怕每座桥只有一千人把守,想冲过去都是极难。

当然,楚军不走现有的桥梁,自己打造木筏渡河或者是架设浮桥渡过淮水也是可以的,但却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而且还需要一些运气,太早被敌人发现的话就危险了。

可偏偏楚军现在是在撤退突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六千骑兵这样大的目标想完全避过敌军的斥候也不大可能。

于是乎,项羽也不想废那个事了,准备直接夺取位于涂山东边临近涂邑的那座淮水大桥。

在更遥远的古代,涂山周边被称之为涂山氏国,涂邑只是该国淮水岸边的一座小城,大体位置在现代的安徽蚌埠市怀远县。

涂邑淮水大桥是木石混搭的结构,桥墩是石头垒砌而成,桥面则是木头。

涂山这边的淮水宽度接近二百丈,所以这座大桥也有近二百丈长。

在现代人眼中,以古代技术水平好像很难修建这么长的大桥,但实际上我国古代的建造水平是相当高超的。

不说万里长城,就是郑国渠、都江堰、秦直道、秦始皇陵等等随便拿出来一个也能让现代人叹为观止。

至于造桥的技术,有记载的最大的一座桥就是秦始皇为了东游修建的跨海大桥,全长三十多里长,还有说四十里长的,被称之为秦桥。

当然,有传说讲这个桥是东海龙王用神力帮秦始皇修的,可实际上哪来的什么龙王,那就是人建造的。

言归正传,项羽想要夺取这座淮水大桥,但却在大桥东北方向十里左右的地方扎营休息,然后派出斥候同时打探这座大桥和另外两座浮桥的情报。

斥候探查回来的情况和项羽料想的差不多,敌军果然派了重兵防守涂邑大桥,桥北防守的兵力不多,但是桥南却不少。

浮桥的防守兵力布置也差不多,但原本这边两座浮桥如今却只剩下一座了。

而下令拆掉浮桥的正是张良,并且他还不仅仅拆掉了这一座浮桥,准确的说涂山到洪泽湖这段淮水河道上就只剩下两座桥了。

当日张良留下一计四面楚歌之后,就带着樊哙和柴武等人率军前往淮南了,还特地从灌婴手中借了五千骑兵。

因为他知道项羽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不管剩下多少兵马,项羽都必定是要突围的,而且以项羽之勇猛无敌,极有可能突围成功。

即便项羽在垓下被围死,张良此举也有利于下一步渡江作战,江东迟早都要攻取的,自然是越快越好。

倘若项羽真的从垓下成功突围,那张良在淮南的布置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绝不能放项羽回江东,这是张良的执念。

涂山西面有好几条淮水支流在此汇聚,如淝水、涡水等,项羽若是从这边走就得渡好几次河才能到达淮南,故此项羽必然要从涂山东面渡淮水。

但从涂山到洪泽湖的淮水有二三百里的水路,想确定项羽从哪渡河还真不太容易,可能是走涂邑大桥,也可能走另外几座浮桥,甚至是制造木筏渡河都有可能。

张良手上的兵力不多,他没办法扼守所有桥梁和整个淮水河岸,故此也只能把桥拆了,但又不能把所有的桥都拆了,至少得留下两座。

毕竟他们也得用,而且并不是说没有桥项羽就铁定过不了河。

除了防守这两座桥之外,张良还在淮水及两岸广布哨探,即便楚军想在其他地方架设浮桥或者以木筏渡河,守军也能及时应对。

总之,张良在淮水南岸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项羽想带领楚军渡过淮水并不容易,特别是采用夺桥这种方式。

一旦进攻桥北守军时被桥南的守军发现,基本上也就宣告夺桥失败了。

桥面就那么三丈多宽,楚军这边根本施展不开,敌军在南桥头必定是以多打少,而且敌军实在觉得守不住了还可以放火烧桥。

项羽和桓楚等人商量了一阵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反倒是接到了垓下敌军的消息,敌军又来援兵了,人数不多,却都是骑兵,足有五万之众。

刘季和张良等人对项羽骑兵的威力可是深有体会,故此才让灌婴仿效项羽也建立了一支骑兵大军,但因为战马和骑士的匮乏,刚组建骑兵部队的时候也只有三万骑。

不过,萧何在后方还在不停的招兵买马,这五万骑兵就是这段时间扩军的成果了。

灌婴原本的三万骑兵南征北战损失了不少,虽然也在战斗中不断补充,但是经历了昨夜那一战之后,再去掉被张良借走的五千骑,灌婴手中也就只剩下一万骑了。

现在来了五万援兵,灌婴的骑兵大军数量猛增到了六万,虽说没有楚军骑兵那么精锐,但从数量上来看已经可以碾压楚军了。

另外,项羽的亲兵吕马童颇得刘季赏识,直接被委派到灌婴军中,和王翳、杨喜、吕胜、杨武这四个人平起平坐,成为了灌婴军中的五虎骑将。

灌婴昨夜一宿没睡,又熬了一上午,故此派出了这五虎骑将率领三万骑兵大军为先


状态提示:第39章 淮水之战(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