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贞观俗人>第1354章好大喜功
城里管的也没洛阳城中那么严格。

一个小二十万人口的洛阳学城,真可谓群英荟萃。

也正因为里面大量年轻的学子士人,也就难免平时喜欢议论国事,抨击时政,随便一个酒楼饭店,总能听到年轻的士人学子们争的面红耳赤,许多人在那指点江山,飞扬激昂。

“号外号外!”

洛阳的冬天很冷。

临近年底,学城中各学校的考试也增多了,学生们倒是功课紧张起来,但大量举人入京,也还是让学城热闹不减反增。

一家饭店里,裴炎耐不住同学们的劝说,难得破例放下学业来到洛水河畔吃饭。他是学城里弘文馆的学生,弘文馆最初是武德四年设立,置于门下省,称修文馆,后圣祖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万卷,置学士,校正图书,并教导生员。

不过弘文馆早期只招收几十名学生,皆皇族贵戚以及宰相子弟。

后来才慢慢的扩大教学规模,学城建立后,弘文馆学也迁入,原来的藏书依然在门下省,但学生迁到学城,并扩大招生教学规模,到此时的弘文馆已经有学生近千人,虽说远不如国子监万余人的规模,但毕竟跟崇贤馆、集贤馆共称三馆,其学生称馆生,比国子监的监生级别更高。

这个高主要体现三馆以宰相为馆大学士,并且宰相、大臣定期到馆授课讲经。

而且三馆学生,招的都是皇族贵戚以及宰相重臣子弟,这属于贵族中的贵族学院,三品实职以下,实封国公以下、宗室郡王以下子弟,都没资格进来读。

国子监还招士族甚至寒门子弟,也招藩属蛮夷子弟,或海外蕃邦留学生,但这三馆可不招。

裴炎出身河东裴氏,其父官职其实不高,只是任职折冲都尉,不过裴家唐初出了两个宰相裴寂和裴矩,裴行俭出做到了吏部尚书。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裴寂孙女曾为当今天子宠幸并生子李象,虽然最后裴氏被世祖下旨赐死,李象也过继给苏妃。

但在李胤继位后,立李象为太子,此后不久,李胤也特旨给裴寂平反,追复官爵,陪葬高祖献陵。

裴炎做为裴氏子孙,也算因此沾了光,他本身也是裴家年轻一代里聪明好读书的,于是被裴家举荐,经考核入弘文馆读书。

自入馆后,他读书十分勤奋,因为馆中同学多是皇亲贵戚或是宰相子弟,没几个真正用心读书的,可每当他们出去玩时,他都会坚持在馆读书,甚至官府数次征辟,他都拒绝,理由是学业未精,实际上他不愿意以征辟出仕,而坚持想要通过科举中进士为官。

如今已经在馆苦读十年,也已经获得了明年春的会试资格,对于明年的考试他很有信心。

今天同学们拉他出来,也就破例出来一回。

刚坐下,结果就听到外面有报童高呼号外。

“这大中午的发号外,难道又有什么大消息?”馆生韦承庆道,他是如今朝中正当势的韦氏的从侄,其父韦思谦八岁丧母,进士出身,后做到县令,不过考核成绩一般,不得升迁,后来吏部尚书高季辅提拔他为监察御史。

韦思谦出巡地方,便弹劾宰相褚遂良,身为宰相却低价购买自己下属的土地,大理少卿认为无罪,韦思谦两人一起弹劾,然后褚遂良和大理少卿一同被贬,韦思谦也因此名声大震。

虽然之后褚遂良复相,把韦思谦贬出京城,但谁知道后来皇帝把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尽皆清洗,并把韦氏立为皇后,韦思谦做为皇后的本家兄弟,此前又有不畏强权弹劾褚遂良成功的先例在,所以也就得到破格重用。

先调回朝任尚书左丞,没多久又授御史中丞,如今执掌乌台,也是权势煊赫。

韦承庆二十来岁,但学业其实很不错。

“我去买份来看。”

“出事了出事了。”

韦承庆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扬着一份小报。

大唐如今报业发达,如洛阳这种京师之地,那更是有几十种大小报纸,虽然朝廷也有专门的出版署负责审计报纸,加强规范,但毕竟京师这么大,所以只要做的出色,总会有销量的。

大报小报,各施其能,都全力抢夺最新消息,或搞深度内容,有时实力强的报纸一天一期,有些小报则周刊旬刊或半月刊。

有时遇到重大突发事件,那就临时刊印一份号外。

如眼下韦承庆买进来的就是这么一份号外,就是一大页纸,上面是还带着墨香味的字迹。

活字印刷出来的号外,突出了一个时效性,但难免有些粗糙。

不过大家顾不得这些。

报纸上的内容实在有些惊人。

苏皇后心怀怨怼被废为庶人,皇太子李象被废为庶人,秦贵妃秦淑妃巫蛊获罪,废为庶人,所生子女皆废为庶人,母及兄弟也皆除籍为庶人。

“秦太师也被牵连了?”

“没有,你看这后面有,秦太师功勋着著,不及。”

大家挤在一起,争相抢读这最新的消息。

“韦皇宸妃册封为皇后!”韦承庆看到这里,激动的脸色发红。韦氏是他从姑母,封为皇后,那韦氏家族自然都受益。

李敬业怒拍桌案,“定是韦氏妖妇,蛊惑圣人!”

他这一拍桌案,引的一群同学们都望过来。

韦思谦更是气的面色发紫,“李敬业,你休得血口喷人!”

李敬业也二十多岁,乃是太保、枢密使、英国公李绩的长孙,梓州刺史李震的儿子,将门子弟,


状态提示:第1354章好大喜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