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诸国志>第225章 冰释前嫌

却说幽毖猛然拔剑出鞘,惊得吕戌心中惶恐。

正不知所措之间,幽毖已然充满恭敬的将出鞘的宝剑予以奉。吕戌不知何意,顺势接过幽毖递出来的宝剑。但见吕戌将自己递出的宝剑接了过去,幽毖随即再度跪倒在吕戌的面前。

“所有的事情,我都和大长老说的清楚了。此番行事都是我一个人的过错,纵然是为了我朝的实质一统大业,但也毕竟害了国中不少无辜苍生的性命。大长老若要追究其罪,幽毖情愿死于大长老的剑下。”

闻听幽毖所言,吕戌握紧宝剑的手不禁微微颤抖。沉吟少时,他目光闪烁着以手中的宝剑直指幽毖。

“下定决心之前,微臣有句话还想再问王一句。如果此番还有从头再来的一次机会,那王却当作何抉择?”

幽毖一声叹息,坦言道:“我为心中大计而害天下苍生,实属不义之罪。但若是从头再来一次,我必然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就算大长老如今放了我,来日我也还会按照我自己的意思去实现我心中理想的初衷。今生不令我朝恢复实质性的一统,我幽毖纵然一死也难瞑目。”

闻听幽毖所言,吕戌不禁一声叹息。当即将手中宝剑丢在了地,不禁坦言感慨道:“为了王心中的大志,微臣愿竭尽全力,从此效犬马之劳。”

一语言毕,就此跪拜幽毖。

幽毖早就知道吕戌会有这样的决定,无论自己是选择后悔还是不后悔,以他对大夏的愚忠都不会让他犯下弑君这样的杀天之罪的。此时但见吕戌所行,幽毖故作感动,就此双手将吕戌搀扶了起来。

“大长老如此恩义,幽毖万分感动。如今南邵、吴侩尽灭,我意正当以新政处之。虽可效法古国,但只恐诸位藩王因此怀有异心。”

吕戌道:“王雄志如此,臣当效以死命。今愿为王驱驰,令诸王不会因此动摇我大夏根本。微臣也希望王经此一事,日后但凡有所计划都要与微臣稍作商议。毕竟削藩兹事体大,理当慎行。”

幽毖拱手施礼,因此答应了吕戌。

幽毖既说服了吕戌,他们君臣之间的间隙也由此得到了暂时性的缓解。吕戌也很懂得形势,毕竟此时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纵然自己对幽毖的所行再怎么不满,自己都要以大夏国臣的身份帮助身为王的幽毖扫清事后带来的不利影响。

他多番权衡周旋,最终终于达成了自己对于幽毖的承诺。既按照治理古国的方式强行将新政推行到了吴邵两国,也没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大夏另外十位藩王的矛盾和激愤。

新政由此继续稳步推行,而国卫府的职权也因为再度加入到新政之中的吴邵二国而使得原本拥有的权力越发变得庞大了。

“诸藩王那边,没有什么异动吧?”

面对吕戌的询问,其弟吕彻此时的脸色显得阴沉并且黯淡无光。吕戌转头,看到他目光之中沉沦的阴霾,不觉眉头微蹙。

“怎么了,为什么不说话呢?”

“兄长,我们的国卫府如今真的要将吴邵两国的政权也一并接到自己的手中吗?”吕彻不答反问,而目光中的担忧之色也在此时显得溢于言表:“大哥一心为主,我能够理解您的心情。但现在接受吴邵两国,以弟之见只怕有所不妥。就算王已经向您袒露了一切,您也不该就这么对他听之任之啊。”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面对吕彻的抱怨,吕戌的眼神也变得深沉了下来。

“吴邵两国的纷争,主要起源于南邵王爱女被害。就算我们要推行新政,也该针对此事给天下诸王一个交代。大哥深通政略,岂能不知此事的重要性?”

“有这个必要吗?”

“当然有。”面对吕戌的不以为然,吕彻选择了直言不讳:“诸王如今表面看似都没有什么过多的举动,但是心中对此事只怕还是很看重的。此事如果没有个合理服众般的交代和定论,我们接手的吴侩两国始终都是两颗烫手般的山芋。你我兄弟虽然知道如今的我们是为了王做出的隐瞒,但天下诸王心中却当如何想的?吴邵两国纷争的矛盾点都没有搞清楚,而之后我们就轻易采取了对于古国近乎相同的治理方法。诸藩王不会因此怀疑到王,只怕会怀疑到我们这边来。他们会认为是我们从中策划,进而壮大我们所建立的国卫府的实力、加强它存在的管控范围。这样可能出现的想法,只怕会对我们极为不利的。届时我们虽然帮了王,但却引火烧身的让诸王的矛头都指向了我们自己。不是愚弟非要计较,这样的买卖只怕当真划不来啊。”

“嗯……”

吕戌因此沉吟,目光也透出别样的阴霾。

不得不承认的是,吕彻虽然年轻,但想法却是完全正确的。如今的他虽然为了保护幽毖,但在本该查清楚的事情予以草草了事,的确会让诸藩王将心中的矛盾彻底的指向自己。

“呵呵……”吕戌一声苦笑,叹道:“既如此,岂不是很好吗?诸王的矛盾指向了我们,至少就不会怀疑到王了啊。身为臣子,我们做到了我们应该做得到的事情。毕竟王才是大夏的君主,而作为臣子的我们本该在重要的时候为王分忧。诸王怀疑我们这些臣子,总比怀疑身为君主的王要许多。我们大夏需要安定,而我们就是为了长治久安而必须要做出牺牲的人啊。”

面对吕戌这样的认知,吕彻此时则是完全的无言以对。

不得不承认的是,身为国臣的吕


状态提示:第225章 冰释前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