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我真不是木匠皇帝>第八百八十八章:皇武第一期

发下饷银后,黄得功没再继续说什么,抬脚下了高台。

他走过身边的时候,田兴、邱奎二人将身子躬得更低了,都以为下一个就要处死自己,吓得面无人色。

却没想到,黄得功就这样若无其事地从他们二人身边走过。

随着饷银下发,官兵的哗变遂而初步平息,城外的江南大营三万兵马兵不血刃地开进肇庆府城。

看见忠于朝廷的兵马进驻,官员们这才是心中安定。

军营中,黄得功坐在上首,众多江南大营的将领位列两侧,这其中的几个生面孔,便是第一期皇家武学院的毕业生。

这些人,在皇家武学院经受过极为系统的教育,出身将门及在职武将的子弟大有人在。

除了马、步、器三科目以外,还经常有实战经验丰富的总兵级将领担任临时教员,教授他们临阵知识。

第一期的学员到如今已经毕业了两年,除了个别极为优秀的文武全才被留在勇卫营以外,其余也都在全国各州、府的明军中担任要职,发光发热。

除担任天子亲卫的勇卫营是武学院学生趋之若鹜的地方外,还有张万邦所领的西北大营,黄得功所领的江南大营,也是毕业生们集中想要进入的地方。

但无论勇卫营,还是大同的西北大营,又或者金陵以南的江南大营,这些后由朱由校亲自设立的大营,招选的条件都是极为苛刻。

皇家武学院的毕业生毕业以后若能进入这些大营,几乎都会直接被委派为三个月期限的基层军官。

只要试用期通过,他们就是正式的军官。

届时,至于是下发制度军服、钢刀钢枪及赠予土地、减免赋役等各种福利,简直数不胜数。

现在若是寻常百姓家中出了一个皇家武学院的毕业生,几乎和文人们考科举进士及第后一样,都是光宗耀祖。

皇家武学院,在名誉院长朱由校的规定下,施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原则上允许所有通过基础入学考试的人成为学员。

看起来不错,但是“严出”在后。

皇武学院致力于为大明官军持续输送战术素养非常优秀的人才,不求多,而求精。

其毕业条件可以说是苛刻到了变态的地步,内部竞争相当激烈。

已经毕业的皇武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员,分别招录了八千人整和一万三千余人,最后成功站在毕业典礼上面对朱由校的,只有七百五十三人和一千零六人。

这是什么概念?开学入学的人数和最后成功结业的人数比例,几乎和“百进一”差不多!

这种比例,在天下有志于进入武学院学习之人眼中,显然是极为恐怖。

也就是说,一万名学员,最后能成功结业的只有一千人,这个数字是上限,不是下限,只可能更少,而不会有破例。

在皇武学院,学员的体能素质、战场搏杀和火器使用都是必修课,需要真刀真枪的去检验。

除此以外,兵法韬略、全国地形及侦查密探,也是武学院中文科的必修课,需要在沙盘演练和一年一度的演武大会中考量临场反应。

能毕业的,不说一定是拥有军事才能的文武全才,却敢说必定是同期一百名学员中的最佼佼者。

朱由校还规定,每期武学院的学院毕业典礼,皇帝或皇太子必须亲自到场讲话。

总言之,大明皇家武学院的毕业生,没有一个是平庸之辈。

现在能站在黄得功身旁的三名皇武一期学员,很显然,他们已经不只是优秀的毕业学员,还是经受住军营考验,新一派的年轻将领。

他们经受的教育,保证了他们对朝廷拥有绝对的忠诚。

“陈之一,你好像憋着话,我看你难受,讲吧。”黄得功坐了半晌,不发一言,侧目问道。

陈之一,家住潇湘之地,和孙传庭一样,原先是一介书生,精习孔孟之道,但是越学越发觉儒家经典,不过一纸空谈。

恰好当时九边频起战事,于是幡然醒悟,投笔从戎,来到皇家武学院就读。

天启五年秋,第一期皇武学院学员毕业,陈之一以战术韬略科目全院大比第一的优异成绩顺利结业。

是年,来到江南大营黄得功麾下,为一伍长。

现在快三年过去,已经凭借战功升任为金陵南路游击将军,署金陵南卫都督佥事,为黄得功的左膀右臂,是皇武第一期晋升最快的学员之一。

现下晋升最快的学员名唤萧怀志,乃是皇武第一期步战科目、火器科目及战阵科目的三科全院第一。

毕业后,被钦点进入勇卫营,现在已经是勇卫营的参将,署京卫指挥使司正八品知事。

闻言,陈之一的脸庞动了动,不卑不亢说道:“禀总督,学生认为,总督还是应该到场,这毕竟是府台的一片‘心意’。”

“心意?以你的能耐,也能相信他的鬼话?”黄得功嗤之以鼻,冷笑:“孙笑容让我去,无非是向借我这次平定乱军,抖抖知府的官威。”

陈之一继续说道:“学生不相信,但是总督大人别忘了,陛下旨在推行新政,既然是在两广推行,就绕不开肇庆。”

“既然陛下密旨诛杀何士晋,肇庆知府便成了肇庆文官的第一人,拉拢他,总比结仇要好吧?”

“虽说是当今陛下的旨意,可毕竟是密旨而非明旨,无故诛杀一名封疆大吏,日后总督早晚会有麻烦,要是有所口实,便水到渠成了。”

“你的意思,是本督去给那个姓


状态提示:第八百八十八章:皇武第一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