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崇祯有艘万吨轮>第四十三章 弱冠系虏请长缨

江西,南昌城,光润门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太祖自淮左起兵,历经十载,遂逐蒙元于漠北,乃复我华夏衣冠。”

“然今天下承平久已,四方不定,邪气滋生,癣疥之疾生于肋腋,鬼魅魍魉起于边远。”

“故国难思量将,儒生可领兵,今朕重开武学,乃欲寻骠姚、定远之良将,斩楼兰于马下,复大明之雄威,诸公封狼居胥之日,朕亦不吝封侯。”

“特,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人群之前,一个身穿长衫、手握书卷的秀才公,摇头晃脑的读着。

“秀才公,某有的是力气,能去应募兵丁不?”

一位挑着一担子薪柴的壮汉,问那秀才公。

“汝,恐怕不妥,陛下此次非招募兵士,乃为选拔良将,条件之一便是吾这样的秀才。”

“那哪能能呢,募秀才去当兵,天下哪有这样的事,某不识字,秀才公怕不是要唬我。”

壮汉一脸不忿,周围贩夫走卒亦是跟着起哄。

“秀才当兵,真乃千古奇闻,你这秀才公莫不是要欺我等不识字?”

见众人开始指责他,秀才公顿时脸红,一时激愤,顾不得兵丁阻拦,忙走到那布告前,指着上面的字,逐字逐句念道。

“此次募兵,乃募军官,故选十八至二十五岁之秀才,不入军籍,月饷二两,伤残抚恤,战死荫子,退军授举人,并优先授官。”

那秀才脸涨的通红,生怕再被人误会,便一字一句的大声读着入伍的条件。

“月饷二两哩,可真多,都要顶俺一年打柴的银子了。”

之前那个壮硕的樵夫,舔了舔嘴唇,心有不甘的说道。

“二两银子算个啥,人家这秀才军官退军后便是举人了,举人知道不,那可是正经官了,听说俺们县的父母大人便是举人哩。”

一个进城贩鱼的男子,一脸羡慕的看着那个秀才公,就好像他已经是举人了似的。

“举人又算啥,你没听刚才的秀才公念嘛,陛下说了,若是能封狼那个啥,还要封侯哩,封侯啊,就跟咱开国的徐中山,常开平一样,光宗耀祖,青史留名哩。”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把那个秀才公弄了个大红脸。

“爹,孩儿就要去投军。”

李家正堂里,之前那位秀才公跪在地上。

“哥儿,快起来,别惹你爹生气,咱今年才十八,在家好好备考,早晚能中举,何必去当那劳什子的大头兵。”

一个妇女伸手就要将那秀才扶起,可那秀才铁了心似的,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爹,娘,孩儿就要去做军官,陛下在圣旨上说了,如若能封狼居胥,将不吝封侯。”

“孩儿若是有幸能如霍嫖姚、班定远那般,必能光耀咱家门楣,即使不成,孩儿退军后,也能落个举人出身,还能优先选官呢。”

那秀才不依不饶的说着参军的好处。

“哥儿,你光说从军的好处了,为娘说句不吉利之言,战场上刀剑无眼,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为娘不活了。”

女子说完,便用手绢摸了摸泪。

“娘,咋说这不吉利的话呢,孩儿是去做军官,又不用亲自冲阵,再说了,即使孩儿真的为国尽忠了,还能为咱家挣个世代荫袭呢。”

见母亲说的晦气,秀才公有些不忿,忙抢辩道。

“唉!”

一声叹息,正堂背手而立的中年男子缓缓开口。

“腾蛟,你自幼聪慧,开蒙启学从来没让父母操过心,亦是不到十八岁便中了秀才,此乃咱李家世代未有也。”

“你可知为父对你期望几何,实希望你有朝一日能进士及第,登阁拜相也。”

说到这里,男子有些哽咽。

“爹,您常教导孩儿,要以家国天下为重,今陛下招募吾等有志之士,亦是吾等报国之时啊,况孩儿退军之后,已是举人告身,仍能参加会试,封侯拜相尤为可知啊。”

秀才公不依不饶,接着又道。

“爹,您曾对孩儿讲过,咱李家祖上本是汴京人士,北宋靖康之变,李家三百余口皆死在女真屠刀之下,仅余二位十岁孩童藏于枯井才得幸免。”

“两位祖先后随朝廷衣冠南渡,安居于这赣州之地,虽世代居于赣州,但咱李家却仍以客家自居。”

“爹,您曾经说过,这是祖先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国仇家恨。”

“今陛下招吾等秀才从军,必是要效仿盛唐取良家子入伍,重振我大明军威。”

“父亲亦曾对孩儿说过,当今陛下除魏逆,斩‘五虎’,接又起复孙、韩两位名臣入阁,取袁部堂为兵部尚书,此乃中兴之主。”

“今陛下重振武学,孩儿有幸能入天子锦袖,恰逢圣主,此人臣建功立业之时,望父亲予以成全。”

那秀才公说完,郑重向男子叩首。

“唉,也罢,为父屡屡教导你们弟兄几个要忠君爱国,岂能轮到自家头上却食言而肥,此有违圣人教诲,若是拦你不去,死后恐怕也无颜见惨死在靖康之变中李家祖先。”

“也罢,也罢,你且自去京城替咱李家为国尽忠吧。”

那秀才公闻言,顿时喜上眉梢。

“哥,你要去京城参军了?”

那中年男子话音刚落,便有几个半大孩童从堂外蹿了进来。

刚才屋内气氛凝重,这几个孩童便一直在外面偷听,此时见父亲答应了,立马全蹿了进来。

“哥,京城远不远,你这一去,多久才能回来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弱冠系虏请长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