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爱新觉罗部落老巢后,赵作仁一行人足足忙乎了五天才理顺了上万名奴隶。
这只是抓到的爱新觉罗部落的人,在攻占期间还不知道有多少人逃走钻进树丛,成为一名新野人……
在当众颁布了关于惩戒营的待遇和美好的未来前景后,惩戒营的千人额度很快被蜂拥加入的爱新觉罗部落奴隶填满。
纳兰明珠死亡后,惩戒营中幸存的叶赫那拉族人战士又得到了丰厚的战争红利,很快就把赵作仁当成了自己的新族长。
这与最开始被迫承认是完全两个概念。
正所谓,没有士兵不喜欢能带着自己打胜仗的统帅,如果这个统帅在奖罚分明的话,必然会获得士兵们狂热的拥戴。
不过惩戒营中的叶赫那拉族人也不是全都翻了身成为正式的燕族部民,毕竟战斗的时候有人冲的靠前,有人萎缩在后面,战后自然要区别对待!
冲的靠前的人死了的不算,活下来的个个都成为一名军官。
只有那些不敢上前杀敌的仍然停留在小兵的层次……
这种统计方式比起割人头更加容易,在燕族这里,赵作仁已经废弃了割人头计算战功的方式,毕竟战场上割人头很是耽误战机。
一般而言,都是按照战斗时是否勇猛作为军功评判方式,并且还有十分重要的集体战功。
集体战功就是整个百人队乃至一个伙承担危险作战任务,完成后所获取的战功。
人人有份,带头的军官获取的比例更高。
除此之外,最让惩戒营欢欣鼓舞的就是战利品分配原则了。
战斗结束后,所有参与战斗的人员都可以分配到一半的战利品,另一半的战利品还会根据战功分发下去。
当然,赵作仁也会截胡一些好的武器,给自己的勇士卫队装备。
惩戒营满额后,剩下的奴隶仍然有上万人,其中老人、女人、孩童占据多数。
部落时代的老人并不是行将朽木的老者,顶多才四十多岁而已,仍然可以做一些轻体力劳动。
这里面,带孩子的女人可以选择‘改嫁’以便于获取养护孩子的资源,不过改嫁的孤儿寡母一般都是孩子不大的人。
那些已经懂事的孩子,很少有惩戒营的军官愿意纳娶。
这些奴隶全部被编入奴隶营中,进行统一管理。
由于获取燕族部民身份的男人都挑选了不少女人作为自己第二个第三个乃至第n个妻子,身边并不缺少伺候的人,所以对奴隶的需求不大,奴隶贸易自然无从谈起……
那些所谓的妻子,仅仅只是身份上没有标明女奴罢了,她们做的工作跟女奴差别不大。
这其实是赵作仁给燕族部民男子的一种福利,这种福利这次有,下一次就未必了。
现在燕族本部人口不多,赵作仁不介意免费发老婆,但今后燕族人口上来了,那就必须要花费资源购买老婆了。
整顿完爱新觉罗部落的战果后,赵作仁派人去叶赫那拉部落老巢拉人的信使也把那里的老弱妇孺带了过来。
赵作仁的燕族就暂时在爱新觉罗部落老巢安家落户。
爱新觉罗部落老巢有现成的部落营地,周围也有丰富的水资源,巅峰时可以供养大几万人生活,自然能养得起现在的燕族。
不过赵作仁统计完这一次战斗结束后获取的人口后,对皇太极带走的主力数量有了更深的理解。
皇太极不单单带走了爱新觉罗部落大部分主力,还带走了很多年轻力壮的妇女!
这是爱新觉罗部落‘新创’的远征之法。
为了弥补远征是战兵们思念家人的情绪,以及排解战兵们军旅生涯的枯燥,努尔哈赤让皇太极把那些战兵的妻儿也带走了。
因为这一次出征爱新觉罗部落做好了长期作战的打算,自然不能让战兵出现太过强烈的思家情绪。
爱新觉罗部落可没有赵作仁定下的完善军事体制,如果战兵情绪波动太过强烈,出现大量逃兵是分分钟的事情,别到了地方还没打败肃慎人,自己的队伍先散了一半……
显而易见的,努尔哈赤这种做法非常有效,迄今为止皇太极的队伍都稳如泰山。
妻儿老小都在身边,那些战兵就算想要跑,也不可能丢掉自己的家人吧。
这相当于将那些战兵牢牢绑在战车上。
当然,对赵作仁造成的结果就是,偌大的爱新觉罗部落老巢,竟然只抓到了一万多奴隶……
大概只有爱新觉罗部落颠峰时期人口的四分之一。
人口一多,事务就变得繁杂,不过赵作仁仍然没有忘记派人到白山林海外肃慎地区探查皇太极的踪迹。
同样的,在战斗中逃跑的爱新觉罗部落的战士,不少人也顺着皇太极大军留下的踪迹,向皇太极所部方向前进。
为了方便和自己老家的联系,皇太极所部走出白山林海的路途上,都留下了爱新觉罗部落特有的标记,防止后续的信使迷路。
赵作仁在整顿内务的时候,也在做着积极备战,把大群奴隶按照军队的模式,千人为一营,百人为一队编组,就是赵作仁做的准备。
有了严密的上下管理机制,才可以让大群奴隶随同自己的军队前行。
当然,出发前首先要摸清楚敌人的状况,不然的话很容易头铁的把自己撞成傻子……
与此同时,皇太极正与众兄弟坐在肃慎人的城寨当中。
如今,皇太极已经全占了肃慎人的老巢,这座一座木制的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