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鱼项目暂时还轮不着马小丁操心,他现在只想好好谈恋爱。放好了东西,两人去了附近小有名气的一间寺庙。
说是寺庙,不过里面供的却不是菩萨罗汉,而是被当地人称为神尊“大菩萨”的李冰。
据传五百年前一个名为“川主会”的组织,为了纪念李冰治水入主四川,劳苦功高,功德无量,所以特别修建了这座清源宫寺庙,由道家供奉,受百姓敬仰。
每年清源宫举办的庙会是白沙乡一方民众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不过庙会是在下半年,现在的清源宫人迹稀少,清幽安静。
“你说这寺庙有五百年了,不可能吧,建筑这么完整,你当我傻呀?”冯莹莹撑了把碎花太阳花,对马小丁的介绍的嗤之以鼻。
“你确实傻,这当然是各个朝代都有人翻新啊,进入新中国以来,这个地方已经维修了好几次了,”马小丁鄙视地看了一眼冯莹莹。
“哎呀,你那什么眼神?嘲笑我是不是,”冯莹莹大眼一瞪,咬牙说道。
马小丁嘿嘿一笑,跑去清源宫门口买了香烛,两人都不相信什么神佛,不过入乡随俗,为先人李治烧上几支香,还是可以的。
正值初夏,阳光刺眼,清源宫门口有一排长长的石梯,冯莹莹吵吵着要马小丁背她上去,马小丁说道门重地,不可嬉闹,两人吵吵闹闹,迎来了轻松愉快的半天。
白沙乡虽然是个贫困乡,经济差,但是风景确实不错,就拿清源宫来讲,确实是个风格独特的游览胜地。
整座清源宫座北向南,占地8000多平方米,是复合院布局的传统建筑。寺庙的两边修了高达10米风火墙。所以外人难以看清寺庙内部,增添了一丝神秘。
不像许多旅游区的寺庙要收门票,清源宫大门敞开,免费游览,只在大门后面立了一个捐款箱,无人照看,捐多捐少,全凭来客心意。
“真是一处好地方,我来了白沙乡这么长一段时间了,居然没人告诉我这里有这么一个休闲盛地,”冯莹莹嘟起小嘴,不满地抱怨道。
“你们学校的老师都是年龄在四五十岁,正是上有老小有小的时候,哪有心思跟你聊这些,更别说陪你玩儿了,”马小丁也是白沙乡小学毕业的,对学校还是很熟悉。
“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冯莹莹笑眯眯地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马小丁抬头挺胸,拉着冯莹莹往里走去。
里面的建筑更显古朴,抬梁式砖木石结构,镂刻浮雕,工艺精湛,飞檐翘角,青砖绿瓦,板石铺地,三殿一院,还有一幢描金绘彩的戏楼。马小丁介绍说,戏楼一度曾经是白沙乡最热闹的地方,乡里的婚丧嫁娶,经常会有人请戏班唱戏。
可惜戏剧渐衰,现在大家都请歌舞团在自家院坝表演,戏楼除了一年一度的庙会,基本没人登台了。
戏楼的两边,就是对称式的男女宾楼左右对峙。前正后三殿共有32根大圆石柱支撑,颇具明清特色,冯莹莹跟马小丁站在宾楼上,感受着这古建筑群中特有的阴凉。
去正殿烧了香,拜了大菩萨李冰,又回到宾楼喝了一会免费的茉莉花茶,暑气顿消,心情愉快的两人原路返回,路过捐款箱时,冯莹莹放了二十块钱,笑道:
“喝了别人的茶,茶钱还是要收的。”
游览的最后一站是寺庙右侧的一棵参天古树,这是一棵据说跟寺庙同龄的香樟树,站在树下,神清气爽,绿荫宜人。
“来吧,一展你的音乐天赋吧!”冯莹莹眉飞色舞地从包里摸出笛子,还真是个宝藏男孩。
“好久没吹了,怕被人笑呀!”马小丁接过笛子,有些不好意思。
“哪里有人,放心吹吧,别着急,调匀呼吸,平心静气,为你可爱的女朋友献曲一首,”冯莹莹笑颜如花,双手举过头,来了个韩式爱心手势。
马小丁大手抚过这只木笛,看看眼前如夏荷般的冯莹莹,心中很是感慨,从学笛子开始,他一直就希望能为余秀兰吹奏一曲,可惜直到从津港两人分开,他的笛声都未能对伊人响起。
马小丁深呼吸一口气,把笛子放到嘴边,一曲清亮明快的《牧曲》响起,笛子的吹奏讲究随情所至,气息控制,是一种深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乐器。
马小丁十多年的苦练终于得以发挥,这首创作于五十年代的曲子表现的就是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戏时的快乐心情,曲调优美、动人,抒发的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恋人的热爱,明快的引子轻松将人们带到新的农村生活。
曲明心声,马小丁从生疏到熟练,再到全情投入,一连三遍《牧曲》连奏,听到冯莹莹如痴如醉。
心情总会宣泄完毕,曲子终归曲终音停,最后一个音符吹出,马小丁嘴角轻扬,双手发力,一声脆响,把珍藏十多年的笛子折断了。
“你,你干什么呀?”冯莹莹惊讶的喊道。
笛子其实是上次冯莹莹偷偷拿走的,两人在来之前通电话的时候,冯莹莹才对马小丁说了这事,她只是单纯的开个玩笑,告诉马小丁如果不为自己吹笛子,就折断这个宝贝。
“因为我长大了,不需要它了,”马小丁轻轻说道。
他心里清楚,这根笛子,就是自己对余秀兰的最后挂念,有了冯莹莹这么好的女孩,不能再有别的心思,折断笛子,忘记那一抹不属于自己的身影,才能是对冯莹莹这份感情最好回应。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