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玄幻奇幻>穿越之入赘公子>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失败之理

经此教训,霍单再也不敢随便逛什么青楼,所谓的红尘知己该断的全都断了,他家中的母老虎可不是吃素的,如若再遇到一次这种情况,很难保证不会在锦衣卫中胡闹,霍单可是爱面子的人,他丢不起这个人。

当然,这件事也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有事需要保密,千万别把这件事告知李旭!说起来李旭可是害他不浅,府内很长一段时间鸡犬不宁就是拜他所赐。

而李旭大嘴巴的称号也在锦衣卫中广为流传,那时候几乎人人见到李旭都以嘴哥相称,李旭自知做了亏心事,也不与他们计较,顶多笑骂两句这件事也就过去了,久而久知,嘴哥也就没有一开始那么难听了,他逐渐接受了这个称呼。

官职低于他者,便以百户大人或嘴哥唤之,而钟逸就没有那么不正经了,仅唤其名姓李旭。

而钟逸重提旧伤也不是为了嘲讽、鄙视李旭,仅仅是打趣一番,得到黄三石的保证后他心情很是畅快,言辞不免轻快些许,至于为何要存粮,这个原因并非什么秘密,对于忠心的手下,钟逸也很乐于解释一番。

钟逸抬头看着又躲藏在乌云身后的月亮,淡淡道:“这只是我未雨绸缪之举,我对白莲教不了解,他们所走每一步,我都难以猜到用意,不过我却了解民心!”钟逸将民心二字咬得格外重,在他看来,没有比民心更为重要的东西。一国的建立之初,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国家建成后,只有民心才能让这个国家长治久安,在大厦将倾之际,也只有民心才能将其挽回。不仅国家,就连小小的城池也是如此,好比如今的海津城,若钟逸能够收买民心,不论其方式如何,那么任由白莲教翻江倒海,都掀不起什么大波浪。

“说到底咱们与白莲教的斗争便是民心相争,白莲教能有与朝廷对抗的底气就在于海津城中民心的积累。而我们欲争夺民心,其一便是安定民心,若欲民心安定,粮食是绝不能少的,如果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口饱饭吃,不至于饿着肚子,谁愿意跟着这些外门邪教干掉脑袋的买卖。古往今来,百姓最为逆来顺受,只要能活下去,他们便不会心生乱心,而民心一旦安定下来,白莲教如何能煽动?它能在海津城中享有这么多教众,也是从粮草动的手脚,隔三差五送些粮米,以小利诱之,在日渐积累下,便有了扎实的教徒基础。”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钟逸便来气,他深深叹了口气,如今海津城中恶劣的局面全是拜这群毫无作为的官员所赐。按理来讲,依海津城的富饶程度绝对能让每家每户都能活下去,可为什么白莲教这么受欢迎?还不是因为他们这些只顾自己利益的人不断克扣粮食,多加赋税导致,名不聊生才是反叛的关键之因!

钟逸望着认真倾听的李旭,意味深长道:“今日的治国如烹小鲜,查反贼亦如烹小鲜,需要一步一步慢慢的布置,不可急于求成,从目前情形来看,做的越多错的便可能越多,动则破绽百出,不动则有奇效。静观其变,见招拆招才是上策。而粮草的重要性昭然若揭,古言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只有将想得到的每一颗有用无用棋子,先把它布置下来再说,只等将来火候一到,这颗看似无用的棋子兴许却发挥了大作用呢。”

李旭暗暗感叹,心中钦佩不已,诚心实意的恭维道:“大人明见万里!”

钟逸恍然摇头,开口道:“无所谓明见,与白莲教无论斗勇还是斗智,说来都是我占了大便宜。天时地利人和,我独占其二,因为我背后站着朝廷,站着陛下,我可兴举国之物力人力独战于一隅,在这方面,白莲教便吃亏多了,不过咱们也不可大意,与他们争斗不是什么轻松的营生,人和是三者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凭此白莲教还可挣扎一番,再加上破釜沉舟、退无可退,哪怕他们悬崖勒马归降朝廷都只有一死,向死而生的人是十分可怕的,而我们却有很多顾虑,所以战斗很可能比想象中的更为激烈。但最终结果不过落败一条道路,说起来我这也算胜之不武”

仔细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只要钟逸保证好自己的安全,不被对方刺杀暗算,在一步步运营下,便是百分之百的胜算,大宁一国之力可不是开玩笑的,小小白莲教又无支撑,它用什么抗衡?

海津城一行成了钟逸的镀金之旅,只要他能办好这件事,那么在官场中便如同大鹏一般扶摇直上,成为朝廷最年轻的栋梁。

当然,用的时间长短以及是否处理得一干二净都是皇上评判的标准,只有两者都及格甚至满分,钟逸才有可能如方才的设想一般平步青云。

李旭点点头道:“大人所言不错,虽然白莲教可以说毫无胜算,但也会挣扎很长时间,就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陈帅都中了他们的陷阱,大人您可千万不能大意啊!”

难得李旭能看到这些,不过他与陈达斌的处境却有很大不同,相较陈达斌而言,钟逸有了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于是钟逸向他解释道:“陈帅所带随从寥寥无几,而海津城的锦衣卫也无人可用,能成功将霍单活着送回去,也是拼尽全力了,若是换一个人,怕是要全员折损在海津城中。况且陈帅与我还有所不同,我是朝廷钦差,而陈帅只是锦衣卫指挥使。当然,在咱们锦衣卫看来,指挥使便是最大的官职,可在海津城中不一样,仅有这一个衙署的人可用,而且这些人懒散惯了


状态提示: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失败之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