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洋港社区>第三十九章 侄女的闺蜜(二)

“别谢了,开吃。”韩苏觅徐谢琳夹了一只大虾,窃笑着提醒:“刚才不是说过吗,别再喊叔叔,再喊我小叔叔会不高兴的。不知道怎么称呼就喊小哥哥,嫌喊小哥哥肉麻,就喊韩哥或者晓武哥。”

“这怎么行?”

“有什么不行的,我们各交各的。”

“对对对,你就不用跟小觅一样喊叔叔了,我可不想被叫老。”

“行,那我就称呼您韩哥。”

“叫韩哥也行,动筷子啊,多吃点。”

小姑娘外表漂亮清纯,待人接物也非常有礼貌,“谢谢”不离口,有几次甚至起身致谢。当韩苏觅提到一个暗恋她的保安,知道她今天过生日,下班时想请她去吃夜宵的事情时,她那张俏脸瞬间涨得通红。

韩晓武知道她害羞,赶紧换了个话题:“琳琳,你老家在南云什么地方?”

“我老家在南云蒗宁彝族自治县,韩哥,您可能没听说过。”

“蒗宁彝族自治县……我虽然去南云好几次,但你们老家我还真没听说过。”韩晓武想想又忍不住问:“琳琳,那你是汉族还是彝族?”

徐谢琳脸上的红晕依然未褪,小声说:“我爸是汉族,我妈是彝族。”

“那你呢?”韩苏觅好奇地问。

“彝族。”徐谢琳不敢直视韩晓武,可总不抬头又觉得失礼,只能抬头偷看他一眼:“听我爸说,我刚出生时报户口,汉族彝族都可以。因为报彝族有优惠政策,就帮我报了彝族。”

“原来你是汉族和彝族混血儿,难怪这么漂亮呢!”

“小觅,别笑话我了,我哪有你说的那么漂亮。”

看着徐谢琳着急慌忙的窘迫样,韩晓武不禁笑道:“琳琳,看来我们以后要多联系,等会儿加个微信,回头请你帮我填张表。”

“填什么表?”徐谢琳紧张地放下筷子。

“少数民族登记表。”韩晓武也放下筷子,微笑着解释:“我在社区工作,是洋港社区的统战联络员,专门负责统计来安海上学、做生意和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

“统计这个做什么?”

“放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填了之后,你在安海要是遇到什么困难,比如你们老板娘拖欠你工资,只要跟我们说,我们到时候会出面帮你去要。逢年过节,我们社区书记甚至街道统战委员还会去慰问你。”

“小叔叔,做少数民族这么好?”韩苏觅很惊讶。

“这叫民族团结,我们汉族是老大哥,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同胞是小弟弟、小妹妹,老大哥当然要对小弟弟、小妹妹好啊。五十六个民族,你应该听说过吧,可惜我只会唱这么一句。”

徐谢琳没想到闺蜜的小叔叔真唱了一句,忍不住笑了。

韩苏觅赶紧撺掇:“琳琳,既然有好处那就填呗!你不是有好几个老乡吗,也帮他们填上。共产党的便宜,不占白不占,我想占还占不到呢!”

想到那些在工厂打工的老乡,将来说不定真会遇上被拖欠工资的事,徐谢琳连忙说:“我填,谢谢韩哥。”

“不用谢,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韩晓武笑了笑,接着问:“琳琳,如果只是想赚钱,去大城市多好,你怎么想到来安海打工的?”

“韩哥,说了您别笑话,我是山里长大的,小时候除了bj、东海几个大城市,只知道外面还有一个叫安海的地方。”

“安海离你们那儿有上千里,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安海有老师在我们那儿支教,我小学时的语文老师总让我们好好学习,说将来要是能考上民族中学的安海班,就能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还能找到好工作。”

“安海有老师在你们那儿支教?”韩晓武真是第一次听说。

“有啊,现在还有,已经几十年了!我初中的班主任就是安海班毕业的,她考上了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回去做我们班主任。”提起上学的事,徐谢琳有些遗憾:“我初中时成绩不好,没能考上安海班。不过我高中老师也是安海老师的学生,我们那边的人都叫安海老师舅舅。”

“为什么叫安海老师舅舅?”

“舅舅是我们那儿对最尊敬的人的称呼,大家都很尊敬安海老师。”

韩晓武没想到安海居然有老师在南云支教,而且支教历史长达几十年,下意识问:“所以你大学毕业之后,就想来安海看看?”

“开始只是好奇,没想过真来。一个人都不认识,也不敢来。后来有一个同学给我打电话,说她在东海上班,我就去东海了。去了才知道像我这样的学历,在东海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想着安海离东海不远,就脑袋一热买车票来了。”

“可现在的工作也算不上有多好,至少工资不算高。”

徐谢琳没想到韩晓武会这么说,犹豫一下,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韩哥,说了您别笑话,我是山里的孩子,在山里出生,在山里长大。我爷爷是插队过化程度最高的人,做了几十年民办教师,觉得不上学、不识字没出息,只能一辈子窝在山里,所以省吃俭用供我爸上学。我爸我妈受爷爷影响很大,不管家里有多难,也咬着牙供我和我弟上学。

可村里有些人觉得上学没用,有好多跟我差不多大的亲戚朋友没什么文化,现在虽然从山里搬出来了,可我们老家的经济没沿海地区好,工厂很少的,想打工都找不到活儿。就算能找到,工资也不高。”

想到侄女说她在安海有不


状态提示:第三十九章 侄女的闺蜜(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