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第七十八章 偷嘴就要有挨打的准备

外蒙的作战计划实行的很顺利,毕竟外蒙伪政权组织的军队就是一些武装牧民。

沙俄派往外蒙的军队也只有一个团的人数,他们主要是起到教导团的作用,训练外蒙伪政权的牧民军队。

所以在二三集团军的两面夹击下很快就被歼灭了,其本身的伤亡情况轻微的可以忽略不计。

而第一集团军出击伊犁河口的五个师却出现了严重的伤亡情况。这却是让新疆都督府始料未及的。

第一集团军的五个师进入沙俄境内后,一个外出搜寻警戒的步兵团,在【塔尔迪库尔干】的平原地区遭到了沙俄一个哈萨克骑兵师的突袭。

哈萨克骑兵师采用惯用的波浪冲击战术,在付出5000人的代价后,成功的歼灭了这这支前突的搜索团,致使全团1600人无一人生还。

最关键的是,搜索警戒团的剩余武器弹药连带一个连的运输卡车全部被敌军缴获了!

张二爷看着副官拿来的战场分析报告,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暴跳如雷。这些学生兵还是缺少锻炼啊!他只是有些心痛这些学生兵。

从分析报告可以看出,步兵团吃亏就吃亏在没有合适的防炮战术上!哈萨克骑兵可是有步兵炮的。步兵炮的射程肯定比迫击炮的射程要远。

哈萨克骑兵师利用远程步兵炮,成功的压制住了步兵团的炮兵和机枪,这才成功的冲破了步兵团的临时防御阵地。

好在内务部的战场调查员在炮兵阵地前沿发现了大批炮弹爆炸后的钢珠,以及机枪阵地被炮火炸毁的机枪残骸。让人侥幸的认为,警戒团的官兵在最后时刻,销毁了所有的秘密武器。可惜,事与愿违。

内务部最后调查报告结论是:

(1)警戒团在突然遭到大批的骑兵偷袭时,由于仓促应战,根本就没有按平时训练要求组织士兵在二线开挖防御坑道或散兵坑。

(2)炮兵阵地和机枪阵地,并没有设立第二阵地的痕迹,在战斗进行时没有做到训练大纲上的及时转移。

(3)弹药储存地离机枪阵地距离过远,不能做到及时的补充弹药,致使敌方骑兵在机枪间隙中快速的冲破了我军机枪封锁线。

结论,由上观察结果可看出,此战我军失利,指挥混乱是主要原因。

另,根据其师部弹药补给记录,及现场残骸计算,此战我军共丢失迫击炮架16具,机枪5具,机枪及步枪子弹各5万发以上;根据现场钢珠散布情况及单位面积内钢珠数量计算得出,该团特种炮弹或已基本全部销毁,具体情况不明。

国防第一集团军,内务部【特种武器监管督查科】实地查验报告。

1916年8月16日上报。

内务部调查报告一出,连集团军司令张牧之都急了!他可是知道这些武器厉害的,于是急忙从指挥部来到了都督府的军事委员会。

“急什么!天塌不下来!”

张大都督盯着巨大的地图思考着,这个沙俄骑兵师会隐藏在哪个地区呢?

此次他们虽然全歼了前突的警戒团,但他们自己也付出了5000多人马的巨大的代价。一个骑兵师几乎被打残了!

他们不可能回转沙俄腹地,因为沙俄国内此时比边防区都乱,回去他们不但得不到补给,有可能还会被派往西方欧洲前线。哈萨克骑兵在沙俄部队里向来是炮灰般的存在。哈萨克族跟俄罗斯族历来就不亲近。

如果我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的话,就绝对会就近选择在哈萨克族的家乡补充补给及兵员。

而且他们又有大批的军马,需要大量的饲料跟水源。因此他只可能在【巴尔喀什湖】附近修整。那里有草有水,又是哈萨克部族的聚集地。

思考周全后,他张大都督并没有立即下令清剿这个骑兵师。

而是让副官通知战备储存1号库调用1000挺机枪及其弹药备用,另外又通知3号库,调用了2500辆卡车及其配属用油。

一切准备好后,张大都督才指着地图对张牧之说:

“通知你部五个师,我给他们补给2500辆汽车、1000挺机枪。告诉他们给我把机枪全架在汽车上,给我呈扇形向巴尔喀什湖地区搜索前进,一旦接敌,务必做到穷追不舍一个也不放过,务必把丢失的武器找回来。”

之所以调用这么多汽车,那是因为二爷清楚地知道,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地区都是平缓的丘陵草原地带,非常适合汽车通行。你不是骑马溜得快吗?老子拿汽车来追击你,你有本事跟汽车赛个跑看看!跑不死你!

“是!坚决完成任务!”

看见副官和张牧之都走后,张大都督又拿起电话,摇通了新疆第一兵工厂的电话,通知大厂长贝尔曼到都督府报道。

二爷通过这次战斗看到自己部队的火力短处,那就是没有一款合适的远程压制火炮。

早在第一兵工厂建成之时,他张大都督就交给贝尔曼五款火炮和机关炮的设计图纸及其生产工艺。

其中一款就是二战时最好的加农炮,战后曾被世界各国称之为二战中最轻便、最漂亮、最可靠、操作简单、用途最多的步兵用火炮——苏制zis-3型76.2毫米加农炮,该炮发射定装药穿甲弹和杀伤榴弹两种炮弹,射程 13.29/公里。

zis-3型76毫米加农炮担负着消灭敌方有生力量,破坏敌步兵火力点和压制敌方炮兵火力,击毁敌坦克装甲车辆,破坏敌铁丝网障碍物,消灭敌掩蔽部和永备火力点等多种作战任务。

最关键


状态提示:第七十八章 偷嘴就要有挨打的准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