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白眼狼>第三百零九章 言出必行

听李虎这么一说,大家惊异地发现牌子上面写了95个人的名字。并且这95个人现在都不在卧龙岗,他们要么是已经被刘八枪毙了,要么是违反纪律之后逃跑了再已没有回来。

李虎指着牌子上的这些名子对众人说道:“不管是谁,只要违反了卧龙岗的军规,都必须受到相应的惩处。”说到这里,李虎指了指牌子道:“这些人也不例外!我向大家保证,如果牌子上的这些人受不到相应的处罚,你们今后违反军纪,我李虎二话没有。”

说完,李虎指挥jing卫班的战士在其中的32个名字上面,用红笔打了一个大大的叉:“这32个人已经被连长枪毙了,就不算了!剩下的63个人,我保证在一个月之内把他们全部缉拿回来,然后按军纪处理。”

第二天出cao的时候,土匪们没有看到李虎和jing卫班的战士。

第三天,李虎依然没有踪影。就在土匪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催命钟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当众人迅速赶到cao场之后,他们看到了风尘仆仆的李虎。李虎果然没有食言,第一次出手就逮回来了四个土匪。

李虎扫视了一圈众人,直接了当道:“准备行刑!”

众人一听,顿时傻眼了。因为,按照李虎的规定,对违纪的处罚方式很特别。原来大家都不以为然,现在看来李虎是准备来真的了。

“来人,将他们四人捆到行刑柱上去!”

李虎所说的行刑柱,是指在那个写满人名的大牌子前所立的几根石柱。jing卫班的人听了李虎的命令,将那四个人捆到了行刑柱上。

李虎指着第一个被绑在石柱上的土匪,对众人说道:“此人叫黄三,十五ri前在李家屯李老泉家被抢事件中,一直在门外把风。事后,被朱平胁迫逃离!”顿了顿,李虎接着说道:“根据新订的军规,黄三将受到藤刑!”

说完,李虎一挥手,旁边一人递上一根藤条:“一人一下,重重地抽!开始行刑!”

众人排成一纵队,第一个人从李虎手中接过藤条,朝着黄三狠狠抽了一下,然后交给了第二个人。小拇指粗的藤条,看似柔弱,挥起来却呼呼作响,抽在身上火辣辣地疼。第二个人抽完交给第三个人,依次经往下传递。

“停!”李虎突然大喊一声,他看着其中一个土匪:“你为什么不用劲?”

也不知是起了怜悯之心还是不忍心看黄三的惨样,这个土匪大发慈悲,只是象征xing地轻轻抽了黄三一下。听了李虎的询问,那个土匪张口结舌不知如何作答。

“来人!将他捆在行刑柱上!”jing卫班的人将这名起了怜悯之心的土匪捆在了行刑柱上。

“此人违抗命令,擅自作主庇护违纪者,应与黄三受同等惩处。下面,先对此人行刑完毕之后,再继续对黄三行刑。”

李虎的话音一落,众人一片哗然。他们没想到李虎竟然如此强硬,不认真行刑se人竟然要受到与受刑者相同的刑罚,后面一些抱着侥幸想法的土匪赶紧打消了念头。

于是,那名土匪和黄三两人,被几百名土匪结结实实地每人抽了一藤条。行刑结束,两人的衣服内已经渗出了血迹。

接着,李虎指着下一个被绑在柱子上的土匪说道:“此人叫卢朋,十五ri前在李家屯李老泉家抢得十五块银元。当时,卢朋在抢完财务之后,曾劝过朱平不要伤害李老泉一家的xing命。后来,卢朋在朱平的胁迫下逃离!依据新订的军规,卢朋应当受竿刑!”

待众人准备停当后,李虎命令道:“行刑!”

众人和上次一样,每人都朝着卢朋狠狠地抽去,所不同的是小拇指粗细的藤条换成了大拇指粗细的白蜡竿。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这一次谁也不敢放水。行刑完毕,卢朋早已昏死过去,眼看着进气少出气多了。

李虎接着指着第三个被绑在柱子上的土匪:“此人叫李二狗,十五ri前在李家屯李二狗把李老泉家的一头牛抢走,并将李老泉家的闺女糟蹋了。另外,李二狗是朱平的得力手下,根据朱平的命令胁迫黄三和卢朋不准二人回卧龙岗。根据新的军规,李二狗应当受棍刑!”

与前两人一模一样,只不过行刑的家什再次换成了小臂粗细的木棍了,掂在手里沉甸甸的。在惨叫声中,才几十棍李二狗就被活活打死了。可后面的人没有命令谁也不敢停下来,行刑完毕,李二狗已经看不出人样了,说他是一堆肉泥也丝毫不为过。

看着李二狗的惨状,众人的心中都生出一丝jing醒:说什么也不能违反军纪了。

李虎指头最后一个人:“你们也许认识他,他叫朱平!十五ri前在李家屯李老泉家的血案,就是他一手策划的。朱平不仅糟蹋了李老泉的老婆和两个女儿,还亲手将李老泉一家五口全部杀死,然后一把火将李老泉家烧得一干二净,之后胁迫手下逃离卧龙岗。依据新的军规,朱平应当受拳刑!”

李虎将违反军规所应该受的惩处由轻到重分别设定为藤刑、竿刑、棍刑和拳刑。其中,最重的是拳刑。

拳刑顾名思义就是用拳头来选刑,事实上这种处罚对受刑者来说和棍刑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这对行刑者来说,绝对是一种考验和震撼。每个人都必须对朱平狠狠地来上一拳,到了后来行刑的人,每个人的拳头上都沾满了血乎乎分不清是什么的东西。

据说,对朱平行刑后,有上百名土匪呕吐不已,很多人直到三天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九章 言出必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