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白眼狼>第四百四十九章 挖墙角

白崇禧和黄绍弘对视了一眼,心中不由怦然而动。

黄绍弘和白崇禧二人不是肯在他人屋檐之下的人物,之所以投靠李宗仁是无奈的选择,他们从百色一路走来,路上受到各地自治军的偷袭和阻击,无论是弹药还是衣物都没有得到补给,此时的队伍人心涣散,走到了崩溃边缘。随着部队的扩编,地盘的变大,那些原本愿意跟随李宗仁的合伙人都有了新的想法。首先是黄绍竑有了动静,他的实力可以与李宗仁的嫡系相抗衡。如今,戴春风的提议让他们二人动了别样的心思。与其寄人篱下,不如自行发展,就这样,黄绍竑动心了。

李宗仁则是一言不发,眉头紧蹙。

李黄的合作,并非什么精诚合作开创未来,真正促使他们走到一起是有原因的。李宗仁需要壮大实力,发展生存空间。在战乱的年代,多一支枪就多一份生存下去的机会。李宗仁的部队从一开始就分成三个派系,分别是李宗仁当年带领的第2营嫡系,代表人物有钟祖培、尹成纲等,其次分别是何武、俞作柏两派。随着黄绍弘的加入,使这个团体变成了四派。

戴春风见此情景,微微一笑:“你们三位可以先慢慢思量,明日我们再议此事!”

说罢,戴春风看向李宗仁:“能否给在下先安排一住处?”

……

送走了戴春风之后,黄绍弘咬咬牙起身对李宗仁道:“德邻兄。攻打梧州就让我和健生去!”

李宗仁望着黄绍弘:“你真的决定了?”

黄绍弘点点头。

“健生,你呢?”

“我也同意!”

李宗仁叹了口气道:“让我想想,明天答复你们!”

……

“戴先生,不知你为何要这么做?”焦头烂额的李宗仁找到戴春风质问道。

“李司令,你难道不知道黄绍弘和白崇禧去意已定了?”戴春风反问道。

“自然是知道,所以我在一力维持!”

“如果我是李司令,我就会放其自由。”戴春风意味深长道:“李司令您若强留,势必引起火并,很可能弄的两败俱伤,这样用不了多久。您的部队就要被别的势力吞并。与其如此。不如同意黄绍弘的决定。不仅如此,你还应该答应黄绍弘,在他的部队站稳脚跟之前,继续向他提供军饷。这样也可以为为今后留个余地。”

李宗仁点点头:“也只好这样了!”

……

李宗仁的部队虽然拥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派系还是不少的。这其中就有俞作柏一派非常不稳定。俞作柏的入伙,多少有些受到当年林虎兵败,需要找个靠山取得生存的意思。加上这个人野心颇大。并不愿意长久的“寄李篱下”,黄绍弘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派人去拉拢俞作柏。

但黄绍弘觉得挖了一个俞作柏还不够,又顺带着去拉拢伍廷飏。伍廷飏被黄这么一拉,也心动了。但伍觉得一声不响的背离李宗仁,有点不够意思。于是在部队出发前,派人去知会一声,算是对李宗仁有一个交代。

黄绍弘自己的人马要走是拦不住了,但也不能继续挖墙角啊,而且一拉就拉走两路人马,这还像话吗?

李宗仁大为不快。在旧军中相互勾引对方的部下,拆台挖墙角的事是很平常的,而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彼此今后即很难相处。李宗仁部下对黄绍竑的行为极为气愤,坚决主张派兵追击。李宗仁却说,拉都拉走了,不打还是我们的弟兄,将来还好见面;打起来只是好了沈鸿英,我们两家都倒霉。

戴春风见状,悄悄在李宗仁面前耳语了几句。

李宗仁点点头,不动声色地联系黄绍弘,说俞、伍两部要跟你走没问题,但为了协调指挥,把第1支队司令李石愚也派给你,就让他指挥俞、伍两部听命于你。

这明面上是派李石愚过去协调指挥,实际上就是叫李赶紧过去把部队给劝回来。这李石愚在当时部队里,一直是二把手,由他出面劝说,自然不会空手而归,伍廷飏所部的尹承纲营当即归队。俞作柏虽然铁了心的要跟着黄绍竑走,但他所指挥的林竹舫营也同意返回李宗仁麾下。于是黄绍竑的这次挖墙角,实际上只挖走了两个营而已。

李宗仁凭借着戴春风的正确判断,成功保证了本部人马的完整。

梧州是广西的咽喉,是人人都想抢占的要塞,史上有“得梧州者得华南”的说法。

要想夺取梧州,必先解决梧州的守军,此时的梧州守军是冯葆初,他的部队武器精良,多为子弟兵,作战勇猛,沈鸿英派他驻守这两广要塞是有道理的。尽管黄绍弘走的时候挖了李宗仁的墙角,带走了伍廷飙和俞作柏的部队,但总兵力也不足四千,强行攻取的确不是个上策。为了避免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局面出现,黄绍弘和白崇禧决定智取。

此时的黄绍弘屯兵梧州上游二十里处的戎圩,这就令冯葆初非常不安,他急需确切了解到黄绍弘的真实目的,基于这样的心理,当黄绍弘向他发出邀请函时,尽管有鸿门宴的迹象,冯葆初依然相信自己就是刘邦。

梧州五显码头江边,冯葆初带着亲自挑选的卫队迈着略有沉重的步伐来了,尽管他心事重重,但他那脸上依然能够露出自信的微笑,因为他一直在经营着梧州,这是他的地盘,他在不远处布置了一个营的兵力,他想,或许鸿门宴的主角是可以调换的。

冯葆初一到宴厅,黄绍弘便摸着自己的大胡子迎了上去:


状态提示:第四百四十九章 挖墙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