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安从来便没有与大相国寺和解,不是大相国寺不愿意,而是叶安根本就不会给他们生存下去的空间,大相国寺是皇帝的家庙不假,但不该仗着帝王家庙的身份在民间胡作非为,更不该打压格物。
没错,大相国寺以及佛门已经开始对格物的打压,而仅仅是因为格物对生产力的提升已经开始影响大相国寺的买卖了。
很难想象大相国寺也有俗家买卖,但确实存在。
资本这东西天生就已经存在的,大相国寺的财富积累已经到了足够支持他们资本化运营的程度,所以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便出现在了叶安的眼前。
这下叶安才发现,原来现实原比历史要离奇得多,东京城中的店铺有很多,但这些背后的东家中有不少却是来自一个地方,慈济商号…………
慈济商号就是大相国寺的商号,其中拥有大量的铺面所组成,所谓的字号其实就是商号的别称而已,就如同普惠商号的店铺前面必须要加上普惠二字一样,在慈济商号的店铺前面也必定会有慈济二字,比如慈济堂,慈济香烛铺等等。
眼下叶安与大相国寺看似没有什么冲突,但实际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大相国寺背后有着诸多金主,投资的利益早就被宋人给看穿,大相国寺的铺面货物好卖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许多宗室因为与大相国寺时常来往,手中有资金,而大相国寺需要这些钱来发展,于是双方便一拍即合。
大相国寺可能是大宋最赚钱的资本,而这也是叶安索要冲击的宝座,垄断经营的甜头一旦被尝到,那这种行为便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
明里暗里双方之间都有矛盾,当然最大的矛盾还是在于生产力上,普惠商号的生产力是极为强大的了,后来居上的普惠商号有着自己的工厂,这种集合了流水线作业与机械辅助的工厂远胜于这个时代的所有的作坊。
就那香烛来说,普惠商号也有香烛店铺,并且价格便宜的令人发指,香烛在大宋本来算是较贵的东西,百姓的消费能力也是有限的。
白蜡,黄蜡价格昂贵的令人发指,但石蜡却并没有出现,毕竟猛火油也就是石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被作为战争所需储备,根本不会有人会想到从中能分理处汽油,润滑油,沥青,以及石蜡。
但对于叶安来说,石蜡便不是那么难以获取,大宋每年都有大量的猛火油储备,这些东西对于大宋来说实在是太多了,并且也不是战争的必需品,所以叶安便能大量的购置,以至于普惠商号成了武备司最大的处理者。
许多人并不知道普惠商号购买这么多的猛火油有何用,但刘娥却知道叶安能从其中提取出石蜡,和一种极易燃烧的油,最终刘娥亲自批下手谕,允许叶安购买武备司的猛火油,但条件是在必要时,分理出的汽油也要提供给朝廷。
这些汽油有什么用?当然是战争所需,以及有规模,有组织的纵火开荒。
这便是掌握了技术的好处,猛火油的价格低廉,因为这东西其实就是地方上的特产,以及外朝进贡来的东西,其中最多的便是占城进贡猛火油,没错占城不光向大宋进贡了稻米,也进贡了石油,所谓的占城就是后世的越南………
通过蒸馏法分理出的石蜡与润滑油后,普惠商号便有了香烛铺子以及油铺,润滑油在大宋使用的并不多,但在车轴上却是必须要有的东西。
无论是植物油还是动物油都会出现凝结的现象,相对来说润滑油的效果更好,使用时间更长,成本也更为便宜。
只要是被普惠商号盯上的买卖,那价格自然会是极为便宜的,普惠商号的香烛铺子以及润油铺子的价格要远比同类商品便宜的太多。
百文钱一根的蜡烛,在普惠商号的蜡烛铺子只需要二十文一支,这样的价格在叶安看来还是太贵了,但秦慕慕却认为价格相较于慈济商号香烛铺子的价格太过低廉。
试想一下,当邻人去你家中做客,瞧见你家早早的便点上蜡烛在那里吃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并且普惠商号的蜡烛不需要剪烛,李商隐的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是因为古代的蜡烛燃烧久了,露出的烛芯就会变长且容易分岔,所以需要剪掉多余的烛芯来维持明亮的照明。
但普惠商号的蜡烛芯是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使烛芯燃烧时自然松开,末端正好翘到火焰外侧,因而可以完全燃烧,更加方便有效。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石蜡燃烧之后会产生黑烟,但相比于白蜡与黄蜡的价格,这一点缺陷也是无关紧要的。
如此一来普惠商号的蜡烛产业便已经触碰到了大相国寺以及其背后金主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双方之间本就将爆发一场“战争”。
只不过叶安看的更长远,宗教与科技之间必然是矛盾的,这一点现在还不会体现出来,但在不就的将来一定会出现。
科学会下意识的破除封建迷信,这不是任何人能改变的事实。
所以叶安对佛门的打击从本来都不会停止,眼下这个西域藩僧的出现必然是佛门为了提高声望所促使的事情,但可惜叶安对于破除封建迷信乃是一把好手。
要说这样的障眼法,他能弄的更加奇幻,甚至是以假乱真,所以眼下这个西域藩僧在叶安面前连提鞋都不配。
三言两语就把他打发走,顺便让边上维持秩序的衙役派人通报开封府,这样的人必须盯上,这事情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