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赤色黎明>69 飞去的黄雀二

[***]说过,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陈克一直没有做先生的觉悟,孔子说过五十而知天命。即便到了五十三岁,陈克所意识到的自己的天命,那就是始终抱着做学生的态度,每天不断向前走。做先生当革命导师什么的,他是从来没想过。

不用说别的,每次读《[***]宣言》,陈克都为革命导师马克思同志那深邃的观察归纳能力,那高度凝练的思想,以及建立在历史唯物观的高度所倾倒。总是感叹马克思这些前辈真的是大学问家。至于陈克本人,他只能每天尽力跟着时代向前走,并且把他现在所处的时空的生产力以及社会制度向着陈克以前的那个时空努力推进。他要做的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努力追随巨人的步伐往前跑。

但是陈克本人不想当革命导师不等于这个时代别的人不这么看陈克,毕竟陈克比这个时代多出了整整一百年的见识,马克思没办法准确的把握未来的发展,陈克却是亲眼看到过“未来”的人。

不用说别的,陈克在他现在所处的时空中,对“反封建”这件事上的贡献也算是一种贡献。他见识过农业国的“封建制度”,也见过工业时代的“封建残余”。斯大林同志提出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是当时需要一个理论指导时候出现的。陈克提出的“封建制度”从土地分封到权力分封乃至工业化体制下的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的混合体也是暂时需要一个理论指导的时候不得不提出的“临时理论”。

这个理论在中国是作为反官僚体制而存在的,曰本却引发了相当的反响,曰本这个封建制度浓厚的国家,很多眼前一片漆黑的曰本学者突然就看到了一线光明。曰本明治维新之后,引入了工业化体系,旧有的封建制度并非是被全面打破,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中央权力的扩大的确消灭了一些旧制度,然而封建制度并没有在曰本被消灭,很大一部分封建[***]反倒因为工业化而被强化了。

北一辉在曰本公开行动,有他的宣传与介绍,同时有大正明煮时代的背景,还有曰本国内因为扩张主义失败导致的矛盾激化,不少走投无路的知识份子把陈克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当成了新的指引。他们虽然还不能支持[***],却希望建立一个国家资本主义。或者是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混合经济体。

社会主义制度也好,资本主义制度也好,这是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分歧,这两种制度理论上都是要反封建反垄断的。所以曰本革命意外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横在曰本反封建主义者面前的敌人就是曰本上层,特别是逐步统一曰本上层的军部统制派。

中国革命的成功树立了一个样板,一个国家不仅可以依靠本国普通民众的支持获得解放,还能在获得本国读力解放的基础上开始扫荡封建制度。即便陈克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在曰本国内的进步势力看来,这就是一初真价实的伟大革命。

曰本国内政治思想随即出现了巨大变化。对明治维新后期的“倒退”感到十分痛苦的进步势力们“找到”了明治维新失败的原因。即便是引进了工业化改变了曰本的生产力方式,明治维新却没能在反封建的方面继续维新下去,甚至出现了一定的倒退。马克思主义在“转了几道手”之后,特别是转了陈克这个时空穿越者这道手之后,在曰本革命者的寻求下,竟然与曰本革命需求结合起来了。

田中义一引发的贿选本意是为了强化军部在国家的发言权,可这厮毕竟批了一张“普选”的皮,向曰本民众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与妥协。这道门缝打开之后,很多政治势力不敢提出社会主义这个纲领,就把社会主义纲领裹上“反封建”的外衣出现在曰本政坛上。在1933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上,打着反封建旗号的政党占据了一半以上的规模。

这个变化可是把曰本上层给吓住了,资本主义制度有资本主义明煮,社会主义制度有社会主义明煮,封建制度披上了工业化的皮之后,甚至也可以抄袭利用一下普选。问题在于曰本的本质还是封建制度,能搞血统议员的时候,他们就不会让派系中“暴发户”出身的资产阶级成员获得同等权力。能维持封建派系统治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支持资本主义的有产阶级明煮。更不用说能认同代表劳动人民诉求的议员进入议会这个权力机构。

议会的中期选举中,将近100个议员席位落入了明确支持反封建的议员手中,其中20个竟然是有比较明确的社会主义倾向的议员。当资产阶级以及劳动群众在“反封建”之上达成了统一战线的时候,曰本上层的恐惧感实在是无法形容。

然后曰本内部政治斗争立刻激化了。曰本军部统制派们也没干出什么具有新意的事情,他们开始疯狂的给那些反封建的议员扣上了“红帽子”,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这帮人是[***]者,社会主义者。

曰本武力镇压乃至杀戮[***]以及社会主义者是有传统的,这样的前期准备工作意图实在是太过于明显,以至于这帮议员们立刻展开了反击。统制派背后有海军,反封建的议员们就把目光转向了陆军,转向了最早的反封建主义者,组建了“曰本反封建联盟”的北一辉。

这个时期犹如天助一般,出现了中曰围绕台湾的军事冲突,曰本上层一面表现出绝不妥协的态度,不顾一切的强化了死战到底的宣传。同时把可疑的陆军部队送上台


状态提示:69 飞去的黄雀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