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攻击!不能再这么打了,把各团的团长叫过到指挥所来开会。”
钟卫转身向指挥所走去,炮队分队长、赵长风、汪勇富和魏石头紧紧跟上。
奋勇队战士各自隐蔽,其他战士从各自的战壕里向围墙上露头的伪军瞄准射击。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虽然说战前分析时候提到了只有日军有相对战斗力。
但是一支队需要牵制杨口的1000多守敌和监视其它方向的援军,目前这高沟的1000多敌人和增援的2000多鬼子伪军的确是需要四支队和三支队九团以及地方武装应对的。
旅部只有师部支援的七旅二十团这一只预备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出手的,而且还有将近4000多敌人的援军目前还没掌握其动向呢。
战斗已经打响,不管战前怎样的动员和分析,一、四两个支队加上二支队六团、三支队九团不到5000人的兵力,再加上从盐阜军分区借调来战斗力二三流的两只地方部队,去围歼拔除两个千人的坚固据点,同时还要面对6000人左右的敌人援军,这种战役在苏北乃至全国,恐怕还是第一次。
“新安集的阻击战已经打响,打阻击的三支队九团战士们和地方部队的同志们是在用鲜血和生命再为我们四支队争取攻击时间!”
钟卫看了一眼大家。
“在这里,高沟据点,进行强攻是肯定行不通的,进行攻坚光靠一两次猛打猛冲的简单打法是不行的!战士的伤亡代价太大,效果又不明显。”
“我们还是要采用我们夏季攻势的老办法,先挖好壕沟,尽可能地逼近敌人据点,以坑道作业和炮火为主要攻击手段,”
“命令十一团、十二团未参加阻击任务的部队、警卫连全体战士,要不怕疲劳、不怕麻烦,花大力气,突击进行坑道土工作业,做好充分准备后才能进行攻击!”
5条交通壕同时推进,掘进160米,用坑道避开鹿砦和深壕,很多战士的手掌上的血泡已经破了但是仍然不愿意停止,这160米的开阔地如果不能用坑道推进的话,会有多少同志的鲜血会撒到这片土地上啊。
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流血的时间!
高沟镇,伪军第36师144团团长这两天多的时间可是受尽了煎熬,度日如年。
团长王引哲是东北人,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的时候,这小子才是东北军的1个排长,十几年给日本人卖命也算忠心耿耿,这才被指派为伪军36师的一个团长。
这个团的团副、参谋长和营连长几乎都是他的亲戚朋友,想靠着他这个团长升官发财的。
144团的士兵和基层班排长大多是涟水当地人,排外思想让士兵和基层班排长与高级军官之间矛盾重重。
更为严重的是团里那个东北籍后勤官就知道跟长官一起喝兵血扣军饷发财,根本没有战备思想,并且当时日本人撤退时带走了大量物资,现在高沟城内储存的粮食,团里的1000多士兵最多也就能再坚持两天。
官兵不和、缺粮少水、长官无能,也就是高墙碉堡深壕鹿砦让他们还抱着增援部队赶到的希望,从王引哲来说,他根本没想过怎么坚守,而是想着怎么保命以及把这些年搜刮的金条带出去。
杨口方向的伪军根本就把握不好到底是该支援高沟还是该死守杨口,于是出援的队伍一遇到抵抗,匆忙放了两枪意思一下就窜回了杨口。
丁头堡方向,日军竟然还有两架飞机配合对阵地进行轰炸,承受完了一通轰炸之后,九团三营和十二团一个连配合着链水总队接连打退了伪军几次进攻。
没有鬼子督战的伪军没什么斗志,匆忙抛下一百多具尸体便撤退了。
遵照事先的安排,十二团这个连补充了足够的弹药,还带了一挺缴获的轻机枪,开始向高沟方向返回,剩下的武器自然就是归涟水总队了。九团三营在高营长的带领下继续带着涟水总队负责坚守阵地。
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鬼子的配合并不默契,按照兵力火力集中的原则这两架飞机明显是支援新安镇方向鬼子的,但是怎么跑到丁头堡阵地轰炸了一番,就不太清楚了。
本身这段时间天气不好飞机出动不能频繁,这次的支援还没能起到决定性的效果。
高沟镇的守军兴奋大概也就持续了一阵子,关键是没有水啊,现在城里只剩下一口井的水怎么才能够一千个人同时喝啊。
城外的取水处被狙击分队三个战斗小组严密封锁,到现在至少二十多个人倒在这条路上,到现在也没能取走一杯水去。
新安集阻击阵地上,淮安总队的总队长、政委和几个支队长都跑来向四支队罗政委和九团一营陈俊霖营长报告阵地的部署情况。
四支队罗政委、十团汪团长和九团一营陈俊霖营长一边听一边在阵地上来回进行检查,不断提醒阵地上的部队如何在哪个位置上调配和增加火力。
毕竟上级安排阻击任务的主担可是给的淮安总队,无论是十团和九团一营都是负责协助淮安总队的。从级别上淮安总队的总队长和四支队钟卫、三支队王司令以及老罗是平级,假如罗政委不过来的话,十团汪团长和九团一营带着部队增援,闹不好人家淮安支队不感谢反而还认为是正规部队看不起地方部队呢。
三支队政委老罗简单把这次战役鬼子和伪军的兵力火力叙述一下之后,并再三强调了阻击这一股鬼子伪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