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乃是人尽皆知的马上皇帝,不仅仅是位优秀的军事家,也是武艺高强的武术家。
早在他兵变之前,就已名声在外。
而他的四儿子,赵德芳也同样继承了他这一点。
正所谓是文能上马安下,武能下马定乾坤,是位不折不扣的英雄好汉。
外人对他的了解,仅仅只此而已,英俊的王爷,能文能武,可年纪轻轻就因病不治而亡。
“师傅,您......您不会就是这赵......赵什么来着?”
赵半仙儿摇摇头:“是赵德芳,当然不是贫道了,这都过去多少年了,我要是赵德芳的话,不成妖怪了么?”
李攸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赵匡胤建立了北宋,而现在的时间应该是南宋初期。如果赵半仙儿真是他的儿子,现在也得个三百岁左右了。
话间,两个人已经踱回了马前,赵半仙儿将油纸袋栓在马鞍上之后,边摸着马的鬃毛边。
他从就被遗弃在晾观中,被师傅抚养长大,直到他准备下山的时候,师傅才道出了他真实的身世。
他并不是被抛弃的遗孤,而是一个老者,亲手送来的。
那老者称自家主人身陷危难之中,被奸人迫害,要逃去南方,不方便带着孩童。迫于无奈,才将赵半仙儿寄养至此。
而且,那老者还出了半仙儿父亲的名字,正是赵德芳。
“您您是赵匡胤的......孙子?”李攸有些不敢相信,等着赵半仙儿答复,但这老头却迟迟没有下文。
太阳现在已经快要埋入山头,赵半仙儿望着夕阳归去,继续道:“唉,这些也早已不重要了。”
得知自己身世的赵半仙儿,因为年轻气盛,趁着师傅睡着的时候,独自一人下山,打算去到东京汴梁城,跟当今圣上对峙。
刚刚走至山脚处,眼前忽然出现了一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年轻人,浑身是血,大喘着粗气,伸手拦住了他。
这个人,就是卜凡。
他的身世虽然没有赵半仙儿般离奇,但也十分坎坷。
十二岁父母病故,一个人生活了三年,到十五岁的时候,被接到娘舅家寄住。
本以为生活会好受一些的他,却发现还不如从前了。经常挨饿不,还要帮忙上地干活。
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正应该跟着先生读书识字。但是卜凡却每都是早起晚归的,像个大人似的忙前忙后。
干活慢了,不给饭吃;收成不行,挨揍的却是他。
随着年纪的增长,卜凡那叛逆的心里越发严重。那晚上,在又一次被舅舅打骂之后,年幼的卜凡,终于爆发了。
双眼通红的他,二话不抄起地上的柴刀,先后把舅母和舅舅都砍死了。
等冷静下来的时候,看着倒在血泊之中的尸身,他也顿时后悔了。
那时候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杀人就要偿命的道理,在他身上也可以实现。
想到自己才活了这么几年,就要下去陪自己的父母,他实在不甘心。
于是就慌里慌张地跑了出来,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
跑着跑着,就来到了赵半仙儿所住的道观的山脚下。灵机一动,心想要不如就去出家当道士得了,这才使得二人能在夜里相遇。
赵半仙儿瞧他这么狼狈,急忙问他怎么了,为何要拦他去路。
“我杀鸡......杀jī_jī跑了,我怕被家大人责骂,就......就离家出走了,对,离家出走。”
因为很少外出的原因,卜凡并不怎么会撒谎,磕磕巴巴地胡编了一套,驴唇不对马嘴,漏洞百出。
赵半仙儿是在道观里长大的,接触的陌生人比较多,一看就知道他在撒谎。
但也没有急着揭穿他,就问他还有什么事儿。
“我,我想问问您,能不能带我上山,我想出家当道士。”
看着卜凡认真的样子,想着这句话倒不像是在撒谎,但他现在还要趁黑赶路,就这样带他回去,被师傅发现聊话,就不好办了。
于是他计上心头,对不凡自己现在要去汴梁办点事儿,如果想要上山的话,就得先陪他去那边才校
卜凡一听这个要求也不算是为难,于是二人商量好行程之后,就结伴而行了。
在路上,赵半仙儿得知了他叫卜凡,今年一十有五,掐算年月的话,卜凡还比他大上半岁。
一路无话,二人转眼间来到了汴梁城外二十余里处。
赵半仙儿打开存放粮食的布袋子,见里面的吃食马上就要见底儿了,现在又多了一个人,一时间愁眉不展。
算了算剩下的距离,想着这样下去,还没见到皇上,就要饿死在路上了,思前想后,他就跟卜凡商量,他穿的脏,去乞讨的话比自己要方便。
而赵半仙儿则是去达官贵饶府宅跟前,看看能不能以道童的身份,化些吃食。
分头行动一定出事儿的原则,很快就实现了。
卜凡还没有离开赵半仙儿的视线,就被一群官兵给团团围住,一顿拳打脚踢。
年幼的赵半仙儿一看这阵势,也不敢冒然上去劝阻,就在边上先暗中观察一番。
得知这卜凡原来刚才是饿急眼了,看到那做酱肉的店铺刚摆出来的肉香气扑鼻,受不住诱惑,直接上去抢了一块。
也不管烫不烫嘴,囫囵个地直接往嘴里塞。
掌柜的见状肯定是不干啊,急忙从里面跑了出来,让他快把肉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