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楚史乱国志>第三百一十四章 蒋钦周泰,孙坚调令

那名持大刀同孙策交战,最后促使后者进步的水寇首领叫做周泰,字幼平;而另一名首领,叫做蒋钦,字公奕。

他们两人,可能在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眼中,只能算作平平,甚至有可能并没有听说过,但实际上,他们是奠定孙氏东吴根基的一批人才。

蒋钦文武兼备,虽然在这个时代可能会被掩盖光辉,但在原本的历史之上,也是孙吴武将之中出名的智将。

周泰更不用多说,武力上是绝对的一流武将,更重要的是他的作战方式。

史书之中提及周泰,都会用四个字来形容他的战斗方式,那就是悍不畏死!

但凡周泰到了战场之上,便如同丧失理智一般,全然不顾自己身上伤势,从来都会抱着和对方同归于尽的心态去战斗,这种人虽然不是最值得招揽的,但却是最为有用的。

忠心,无所畏惧,这样的人,是作为护卫的最佳人选。

倘若不是武力上实在比不过那个古之恶来,周泰便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护卫人选。

尽管项明对自己的实力有着近乎自大的自信,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不需要护卫,相反,正是由于他的强大,才需要一个能够护卫他家眷的顶尖护卫。

自从听到周幼平的名字,项明便知道,他是最好的人选。

这并不是浪费人才,但未来天下一流武将虽不说多如牛毛,却也至少有数百,若是让周泰在正面战场上厮杀,很难让他出人头地。

倒不如干脆就让他做护卫,最起码还是顶尖的护卫,这样至少要比在滚滚青史之中埋没了要好得多。

只不过,此人目前还在孙坚或者说孙策麾下,倘若不将孙坚纳入己方阵型,则周泰便不会成为自己麾下。

正当项明考虑如何顺理成章地将孙坚纳入麾下之时,后者又说了一件除孙策之外的大事。

关于孙坚自身的调令!

对于朝廷调走孙坚之事,两人早就有所猜测,项明原以为孙坚至少早在丹阳等到春天才会调走,却没有想到这封调令来得如此之急,在冬天便将孙坚调走。

项明一看到那封调令,倒是明白了如此急迫的原因。

原来,大汉虽然保持了表面上的安定,但黄巾与异族的祸乱还是动摇了大汉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于是,这几年各地都不太平,盗匪横行,扰乱各地治安不说,还有数起谋反事件。

最近一起,是今年秋天被徐州刺史陶谦于下邳镇压的数百人的叛乱。

而孙坚的调动,则是源于更早的一起。

长沙人区星,趁当初刘表出兵岭南,召集同乡三千人,加上收拢黄巾残余,共有近万人。自称将军,起兵谋反。

同时响应的,还有周朝郭石两人,他们各自统领数千人,于零陵和桂阳起兵,攻打城邑,倒是真让他们乘机占据了数个县城。

刘表回归荆州之后,得知这个消息,顿时勃然大怒,集结大军三万,派麾下将军黄祖领兵征讨叛逆。

然而,区星三人分据三郡,交相呼应,黄祖连攻数次,皆损兵折将,反倒是磨练了这些反贼的战斗力。

刘表无奈,再次向朝廷上书求援。

正巧,刘宏心中早有调动孙坚的意思,于是借此机会,以十常侍拟诏,调令孙坚为长沙太守,征讨这些反贼。

朝堂上传言,是由于孙坚贿赂十常侍,才使得他们冒险代帝起诏,但实际上,若是没有刘宏的暗中指使,十常侍也不敢做出调动太守这样的大事。

总之,机缘巧合之下,孙坚即将被调往荆州,成为长沙太守。

这倒是和项明知晓的历史相符。

听闻此事,项明不禁发出一声冷笑,却并没有解释。

但他的笑声之中,充满了嘲讽。

一是嘲讽世事的奇妙,即使孙坚此时立下的战功远远高于历史中的他,但依然要被调动为长沙太守,等待乱世的到来。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双手不断推动事情的发展,这一点项明早有察觉。

但项明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既然来到这里,就要在这个时代留下自己的印记,于是他也层层谋划,就是为了改变一些既定的事情。

二则是嘲讽刘宏。

刘表作为大汉宗亲,天子亲封荆州牧,怎会因几名反贼就向朝廷求援?上书汇报肯定是有的,但项明对求援一词却不敢苟同。

岭南百越入侵也就算了,若是连民间数万人的起义都镇压不住,那么刘表也不配执掌偌大荆州。

至少,在他手上抽出十万大军是毫无问题的。在他的地盘上,用十万大军来进攻这数万名乌合之众,简直轻而易举。

事实很可能是,黄祖第一波进攻并未奏效,刘表上书汇报情况,同时准备召集大军清缴,却被刘宏制止,趁这个机会将孙坚调动到了荆州。况且,还令孙坚带走麾下士兵,只剩维持丹阳治安的部分,就是摆明了要削弱项明治下的势力。

无论这股势力是不是真的属于项明。

这一点,项明和孙坚心中一清二楚。

但天子调令,无法更改,不能拒绝,于是孙坚一边下令全军准备启程,自己则奔赴历阳向项明请辞。

此时,他已经不是丹阳太守,离开治下之所自然不算渎职。

“某知晓文台兄之能,此番平叛必将旗开得胜,也就不再多言,但某有一言,希望文台兄一听。”

在孙坚准备离开之时,项明叫住对方,来到他身边,在他耳畔轻声低语道:

“贼要剿,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四章 蒋钦周泰,孙坚调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