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窝在厨房里偷笑。金老大的书没白看,随便捡几个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小典故出来,也能唬得着一众见多识广的皇阿哥。

她如今也算是号着这几位常来的皇阿哥们的脉了,偶尔小打小闹小讥讽一下没问题,一旦人家有发作的迹象,立马闪人就屁事都没有了。

除了老九老十这两个没皮没脸的自来熟,人家都自恃身份。

真想找她出气的,也只会去找胤禛告状,要他管教好自家的女人。最多嘛,也就是说点阴话,给点脸色看,没人会追着她一个没名没份上不了台面的小妾跟她较真的。

嗯,就好象前些天得意忘形,狠狠将了第一次见面的老三一军,人家顶不过也就是冲着胤禛说了一大通圣贤之德,意高旨远,不容曲求的道理。

对她,干脆就是眼眉也不再瞧一眼,主动告罪也不哼一声,只当没听见,就算罢了事。

其实也不算什么,不过就是拿金老大书里孔子七十二门人,成年几人的问题,和“论语”有几个字的脑筋急转弯捉弄了一下他嘛,有什么好矫情的,臭酸文人就是心眼小。

阿敏现在还记得老三在听了“三爷,孔夫子讲‘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三十,六七四十二,正好一共七十二人,成年的就是三十人吧!”的答案时的表情……

还有,在听了早被阿敏用脑筋急转弯熏陶锻炼出来的老十讲出“三哥!《论语》不就是两个字嘛!哈哈,也有我老十答的出三哥答不出的题目!”的话后,脸色几变的模样……

只没想到“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居然是个老联,被他眼也不眨就对出来了,要不是怕影响未来的老纪,就出他那个“月照纱窗各个孔明诸葛亮”的绝对让老三对了。

哼,这种正经文章他要是对不上来,看还能有什么脸冲胤禛发作!

想是这么想,阿敏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也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来。

不单是因为会给胤禛惹麻烦,而且做人做事,怎么能不给人留三分余地?更何况是这几位习惯了颐气指使的大爷,可都不是好相与的家伙。他们能让你见好就收,已经够给面子了。

…………

是谁说太子党,八爷党,四爷党,各立山头,誓不两立的?经过这小半年来与数字龙们的相处,阿敏觉得简直就是屁话。

当然,现在应该还不存在什么八爷、四爷党吧?

老大,老二两位如今针锋相对的领军人物到是没到过这里。

听说老大除了演兵论战在他老爹面前当孝顺儿子外,就是留在府里做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好丈夫。太子嘛,向来不怎么跟兄弟们来住,他宫里美女美男大把,哪里忙的过来。

其余的几位,似乎真没什么特别。就是从胤禛嘴里,听到的也都是些兄弟们打着哈哈,两头不得罪,各自应付差事的小插曲。

想到所谓的四爷党,阿敏恨恨地扯起了手上的白菜,几片叶子被她撕的七零八落。

四爷哪儿有什么党?二人相从,三人成众,他就一个嫡亲的十三弟可依赖,顶多就是算兄弟,算朋友,怎么就生出党了?

那是活活累死的一对孤臣寡君,居然还挂上了朋党的标签!太不公平了!

唉,又到一年尾了。明年就是康熙四十六年了……

阿敏现在有个越来越惯性的坏毛病——为古人担忧。严格讲来,就是为胤禛担忧。

想着想着,阿敏有些心浮气躁了,胡乱想起了与今天要应付的事情相关的一些过往。

记得第一次听胤禛讲起他的兄弟,讲的就是老九:“老九经商多年,这些年买卖做遍大江南北,各处蓬达。他虽恃着皇家的身份得了不少便利,却也是他天生眼光独到、出手准狠的结果。他缺的只是几分耐性。可惜,他行事也喜取巧走偏……商人天性重利,他品性一贯如此。他是无利不动,无利不欢,在他眼中怕是无人无弱处……”当时的胤禛还有些自得:“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不好女色,不重财物,不求口腹,不藏珍宝,也不夺名利……呵,老九,该是把你看作了爷可能的弱处在接近,你自己留意些言行,莫着了旁人的道。”

一年多前听胤禛讲这些话时,阿敏还有些莫明其妙,自己怎么可能是胤禛的弱处嘛。

如今嘛,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对于胤禛这些时日的反应和打算,阿敏很是好奇:既然忌讳,也或许不止老九一个人有这种心思,干嘛不绝了人家的念头,干脆别让他的兄弟们上门就是了。

阿敏回想起那日跟胤禛关于这个问题的交谈。

“在庄里不同在府中,真要硬拦就落了兄弟的脸面,你多担待些罢,实在不想应付,自己找借口躲开就是。”胤禛只笑。“不过,我要没个名目总这么跑着,没得让人捡话去说,于你也无益。我是两头沾光,借兄弟的光能多过来几趟,借你的光,爷也能跟兄弟们多亲近亲近。还有,兄友弟恭,皇阿玛也乐见,爷是几面讨好。”

“那他们有没可能真利用我来要挟你什么啊?”

“你是我胤禛府里名正言顺的人,不到万不得已,谁敢明目张胆的动你?我现在也不过就是个无实权的空头贝勒,能有什么事?将来若是掌了部,领了实差,能有让人用的上眼红的地方,咱们再作打算就是。若是私下里求些小事,你看着办罢。不过……最好莫开这个口子,莫让他们瞧出你的利害,


状态提示:第111章 阿敏的心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