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异世农家>第四百零四章

他们还在说着在西部开荒的利弊,庄子里其他人家也都陆续赶了过来。有的是父子几个,有的是老夫妻俩。他们过来也是一样的关心小龙在外为官的情况,另一个就是开荒的事情。

一屋子的人说的正热热闹闹的时候,文超、青竹带着老先生后面还跟着青木、明浩、明娟回来了。众人一看到老先生进了院门,都连忙停止说笑,一起站起来,太爷爷还离开座位紧走几步到堂屋门口迎着。二丫一看见陌生的老先生立马知道这可能就是史馆长的先生孙举人了,也慌忙跟着太爷爷一起迎到堂屋前。

前不久,史馆长的两位举人先生来到合浦镇,过了几天便得知王家另外还有两个学堂:一个王家学堂一个刘家岭学堂。但是这两个学堂不知道是因为先生教学跟不上,还是因为孩子们自己有了仰仗就不好生读书,这么几年来教学成果一直不理想。于是两个老先生私下里嘀咕了一番之后,就一人一个的包下这两个学堂。曹举人去了刘家岭学堂,孙举人来了这王家学堂。

王家人一听说史馆长曾经的先生过来教导他们家的孩子,谁会不高兴不激动?!一个个把孙举人当上大人一样的恭敬着。这孙举人来了这儿没有多久,不过感觉得到这儿人的淳朴和对他的恭敬、感谢,他心情也随之非常好,吃得好、喝的好、住的也好,这身体啊也感觉年轻了许多。要不是才到这儿时间不长,有点不好意思开口,他还真想把家里的老妻也接来。

孙举人称呼自家女人为老妻,其实在二丫看来他并不算有多老,也就六十刚出头。只是这里把七十称为古来稀,所以六十也已经算是很老的老人了。

孙举人看到王家老太爷和女东家亲自迎到堂屋门口,内心的喜悦更甚以往。他双手微拢、前半身微微下倾向着老太爷和女东家行了个君子礼,太爷爷赶紧效仿着回了个礼。二丫则半侧着身子,向前微微的倾了一下前身。算作回礼。

二丫一边装模作样的行着礼,一边在心里暗烦:跟读书人打交道就是礼多,一不小心就得被人挑错,怪责。

孙举人一到。王家人就不再像刚才那样大声喧哗,也不怎么说话,基本都是孙举人、太爷爷、大爷爷几个说话,他们旁听。二丫也是问一句答一句,把自己放在绝对配角的位置上。在这种规矩为大的读书人面前。二丫还是矜持着些好,免得他们看不惯一个女人在男人面前指手画脚的就有话说。

晚饭的时间已经到了,王家其他人都告辞回去,太爷爷、大爷爷和大伯二叔孙举人他们留了下来。

二婶是在他们刚开始吃饭的时候到家的,自从二丫和小虎都走了之后,她就帮着他们把几个厂子都给照管起来,每天都转悠一圈。她的想法很简单,哪怕自己什么都不懂,但是有个自家人在那杵着,总比事事都交给别人的好。早晨赶在员工上班之前到。晚上落在员工下班之后再走。她这样也确确实实有效果,至少那些做管理的人,因为天天看到东家婶子在那而时刻警醒着。

大伯娘别的帮不了,不过,明浩和明娟就交在她身边管着,二叔一日三餐也是在大哥家解决。文超和青竹因为有留下来的乳娘照顾,倒是不用在大伯家家吃饭,但是晚上的时候,大伯娘还是要亲自过来陪着两个孩子的。

送走了客人,孩子们忙着看书习字。二丫就拿起史景轩的记事簿子一页一页的翻看。

史景轩这个记事簿是仿照记账本做的,每一页都是画了条格,注明日期、各部门名称等。最有特点的竟然还有一项跟日记本似的标了天气情况。这个对于以后查证一些有争论的事情时,谁是真谁是假可是大有益处的。

这上面记得事情多。但是都很简单明了、不啰嗦。例如对于鞋厂的记事:就是简单的今天出厂多少鞋子、报废多少、返工多少、上工人数多少等。如针织厂几台机子在正常作业,哪台机子在检修、哪台机子被要求报废等。如车行已经做好多少辆马车,接到手的订单又有多少,拿到定金的有多少单等。

还有农田方面事情记载,今年的气候怎么样啊、对庄稼有没有影响啊、是丰收还是减产啊、大致出了多少粮食、多少水果、多少水产等。

别看他记得很简洁,但是这个都是以后核对错账的依据。免得真有人在账簿上做了手脚,都没法查证。

细细的看完了史景轩的记事簿,即便二丫这么长时间没有到过几个工厂和农田那里,但是现在的她需要掌握的一些关键性的地方,她都已经了解了。因为史景轩做的太好,使她再一次觉得把史景轩留在她家做个管家太屈才了。

第二天她没有急着去刘家岭,而是回娘家看看。汇贵依旧是不在家,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玻璃厂。他已经是玻璃工厂的大师傅,还占着一成股份。

他师傅原先供职的琉璃作坊是朝廷办的,他在那儿学了一年的时间,老师傅说他可以独立制作玻璃能够出师了。但是他没有着急离开,而是跟着老师傅后面一边照顾老师傅一边当二师傅制作玻璃。虽然是二师傅得不着半点分成,但是给的工钱却不低,一月能的几十两的银子。这很难不叫其他人看着眼红!

尤其是老师傅几个没有得到这个制玻璃技术的亲孙子,对老师傅撇开他们去收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为徒这事非常愤怒,对自家爷爷不敢有什么表示,但是对汇贵可就不客气了。汇贵毕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四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