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我的第三帝国>第705章 705雪花

天上飘落了一朵细小的雪花,气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到了让人感觉到刺骨寒冷的地步,呼出的气在嘴边形成一片浅浅的白雾,冰冷的钢盔扣在头上不再闷热,相反还有一些凉意。

德国的m35型钢盔在20年代就已经配发给了一线的国防军,这种钢盔生产了两种型号,一种是用绳索编织成内衬的廉价出口型号,主要出口到周边的仆从国,早期的产品只有一个销售渠道,那就是遥远的中国;一种型号是内衬皮革的高端型号,两侧还有打孔铆钉穿出的透气孔,防雨盔檐还有卷起的精致边沿,冬暖夏凉做工一流。

不过随着德国扩军的脚步越来越快,钢盔就成了紧俏型商品,一些集中营非前线战斗部队,甚至只配发了供巡逻士兵临时佩戴的一组钢盔,其余人都只能穿着布制软便帽,所以钢盔的配发也就混乱了起来。

现在的德国前线上,精致的m35早期型钢盔只有排长级别的人才有资格配用,而绝大多数的士兵都使用着没有透气孔的“新款”。事实证明了,新款汽车并非一定是更好的,新款装备也并不一定是加强了。

东线德军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做了非常细致的准备,包括一块儿包裹住钢盔的白色迷彩伪装,还有一件可以御寒的防风兜帽罩衫。不过这套装备穿着并不太舒服,功能也并不完善,至少德军的灰绿色多动能战术背心,只能穿在这件罩衫的外面。

当然,有总是要比没有强一些,至少这些东西在第一场雪来临之后,就让前线的德国部队拥有了一身还算说得过去的伪装迷彩,比起灰绿色的那套著名的标志性军服来说,算是给基层士兵多了一些胜算。

现在又一场雪要到来了,整个东线的天空都阴沉沉的,寒流过境带着凌厉的冷风,吹打在钢铁铸造的大炮炮口,发出呼呼的响声。阵地上一片沉寂,仿佛屏气凝神一般,在等待着那个可怕的时间到来。

“呼!”一名大约有35岁的德国士兵,左手压在自己的那支突击步枪上,右手捏着一根抽了一半的香烟,喷出了一口不知道是哈气还是烟雾的白烟,深凹进眼眶里的双眼盯着阵地前方不远处那片泥泞的土地,更远的地方是一片看不到边际的树林,那里是苏联人经常出没的区域。

他的身边有一个42机枪阵地,右边大约100米的地方就是一个灌木丛,那里巧妙的隐藏着一门75毫米长身管的战防炮,可以在1000米开外的地方上击毁苏联人的绝大多数坦克——当然,kv-2坦克那种怪物除外。

这条战壕还有延伸到前方不远的突出阵地,那里是为偶尔前出的狙击手和大规模作战时候的反坦克小组准备的,都经过精心的伪装,大部分里面都蹲着装备了铁拳火箭筒的士兵,这个时候同样在等着战斗的到来。

最高级别的战备级别命令已经下达,半个小时之前所有前线的排级单位都已经领到了更多个基数的弹药,所有人都被要求守在冰冷的战斗位置上,班长和排长都在反复的强调作战时候的注意事项,还有各个阵位上需要完成的作战任务。

抽烟的是一名老兵了,从他可以配备宝贵的突击步枪就能看出他的身份,作为一名士官他是一个战斗班里的骨干,任务就是在机枪附近负责稳住整个掩护阵地。抽烟是不允许的,不过因为班长在阵地的另外一边,所以周围的新兵们也不敢阻止他这种类似作死的行为。

整个阵地前方,雪水和泥土因为十几天前的略微升温混在一起,又因为这些天来的降温冻住,接着又被新下的雪盖住了一些,看上去颜色并不雪白,还掺杂着很多黑色的斑驳。不少地方几个月前就已经布雷,现在已经看不出任何痕迹,预留的通道只有按照地图才能分辨,根本没有任何标记和指示牌。

天色依旧阴沉,雪花飘下的速度非常缓慢,周围没有太大的风,所以那下落的雪花一点一点落在白色的钢盔上的时候,给人一种时间被放缓了的感觉。

不过子弹的速度可不会因为雪花的缓慢降落而减缓一点,就在德国老兵吞云吐雾的时候,从远方树林里飞来了一发子弹,正打在距离他仅仅只有30厘米不到的战壕胸墙上,溅起了一片白色的冰雪。

德国老兵吓得赶紧丢了自己手里的香烟,膝盖一软就缩回到了战壕里面,他用手摸了摸自己头顶的钢盔,确认自己没有被子弹打中,这才略微放下心来。不过还没等他抬起头来,更密集的枪声就从树林那边传来,苏联人的进攻毫无征兆的就开始了。

老兵换了一个位置,露出自己的脑袋看了远处一眼,只看到大约有数百名苏联士兵从树林里冲了出来,有人挥舞着手里的枪支,有人端着枪正在开火。看规模绝对算是两个月来最大的一次了,而且这人数也并不像是试探性的进攻。

“稳住!自动武器不要开火!步枪开始还击!”这名老兵大声的喊了一句,然后德国阵地上的几个端着毛瑟98k步枪瞄准了半天的德国新兵就开了火。呯呯嗙嗙的枪声稀疏的响了起来,战斗才刚刚开始,远远没有到达最残酷的巅峰。

对于双方士兵来说,这种程度的交火就和开胃菜差不多,机枪没有开火,重炮也没有嘶吼,所以整个场面算不上有多么火爆,只有偶尔打在战壕泥土上的子弹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其他的事情就只是在考验大家平时的射击训练究竟到不到家。

显然还是德国士兵的射击功底更深厚一


状态提示:第705章 705雪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