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言情总裁>带着异能兴农家>第453章 米湖县城谋发展

乌知县一见被告和证人说的一致,无懈可击,信以为真。便对沈掌柜喝道:“沈掌柜,你一把年纪,怎不念亲戚关系,兴讼公堂,他们口口声声相伴还银给你,这难道有假不成?”

沈明礼听了争辩道:“他们既然结伴儿来还我银子,可曾有我店里伙计在场?”

乌知县又问被告证人,二人都说,因为银子数量不小,没有守着店里伙计说及此事。

沈明礼一见二人同口一词,咬定银子已还,气得跪在大堂上连呼“冤枉”。

“这个案子要是搁着过去,为兄很可能会挂起来不管,或者用刑罚草草结案”乌知县叙述完,一脸诚恳地对梁晓乐说:“如今遇见了你,为兄虽然不敢自喻从此公正廉明,但为了积德行善,也断不敢再草率断案。可为兄又实在判不清他们谁对谁错!为兄今日来,就是想让你帮我掐算一下,看看到底是哪一方在说谎?”

梁晓乐听的一脸黑线。心中暗道:我可以看见鬼魂,可以驭物驭虫驭兽,也可以“调包”任何东西,唯独这人心看不透!你这不是要我的短儿哩嘛!!!

转而又想到:自己在人家面前可是演示过卜算的,如果这事推断不出,“小神童”的光环势必减弱,万一乌知县怀疑起自己来,顺风顺水的土地租赁热潮,也会因此而降温。

既然大话已经说出去,牛皮吹起来,那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梁晓乐闭目掐指做推算状,脑海里却飞快地回忆着前世记忆中关于这方面案例的描述。

还好,梁晓乐前世兴趣广泛,曾经读过不少民间文学,尤其是机智人物故事。什么《包公案》《狄公案》,都是她十分喜欢的古代清官断案书籍,如今回忆起来,有的还历历在目。

哇塞!想不到前世作为消遣的故事阅读,在这个时空里也能派上用场?!

梁晓乐找到了案件参考,心中高兴,故作神秘地对乌知县说:

“这个案子明显的是被告有理,因为他有证人,而原告却没有。但是,这也是这个案子的突破口。因为两个人一块儿还的银子。证人又知道是三百两。仁兄可在大堂上令手下人取来两张席,一筐萝卜,两把刀子。把皮三桂和梅成信分别围在堂下左右,各给几条萝卜一把刀子,让二人各将还给沈明礼的三百两银子的实数,按所还时的重量、数目,用萝卜切割成形。如果重量和数目相同。则说明证人没有说谎;反之,这里面有诈。”

乌知县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可以,回去按照做了。

当皮、梅二人各从席筒里出来,捧出各自削成的萝卜元宝,乌知县让摆在公堂上。让人观看。结果皮三桂的是十两的二十个、五两的二十个。而梅成信的是十两重的十五个,五两重的三十个,都是三百两。

乌知县当众质问:“即是两人同去还银。为何数目和重量都不一样?”

皮三桂和梅成信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

乌知县回到座位,把惊堂木一拍怒声而喝:“本案已明,皮三桂、梅成信,还不从实招来”

皮三桂一看露了馅儿。只好把案情全讲出来:原来是梅成信给皮三桂出的赖银主意,企图从中渔利若干。

事情大白。各责四十大板当堂判决:皮三桂立即还清借银三百两,追加利息五十两。

梅成信教唆犯罪,罚银五十两。

审理完毕,乌知县退堂。

此案审得明白,判得公正。沈明礼为了感谢乌知县,送了一块匾称赞此事,上面写了四句顺口溜:赖银不想还,受罚又挨板。乌知县巧断案,清名世代传。

乌知县凭借此事得了好名声,对梁晓乐越来越信任了。

一个月以后,大太太闹起口来,吃不对付就吐,而且专爱吃带酸味儿的东西。让几个有名的中医郎中把脉,都说是怀孕了,而且还是个男胎。

乌知县对这确信不疑:民间有“酸儿辣女”(注1)之说,就凭大太太停经一个月,而且还爱吃酸味儿食物推断,不是男婴那才怪了呢?

乌知县四十岁上得准子,高兴的了不得。想起梁晓乐在新婚之夜“调包”之事,对自己的强抢逼婚不但没有怪罪,还亲自向神灵祈祷送子于自己。加之后来的向要饭儿的要来银子,向“剌脸的”要来木头,以及协助断赖银案,对梁晓乐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对梁晓乐的话,更是言听计从。为了尽快实现梁晓乐许诺的“双儿双女”,乌知县彻底改掉了过去工作拖拉,得过且过和搜刮民财的恶习。口碑很快在民众中竖立起来。

大太太结婚二十年怀头胎,更是欣喜,睡里梦里都是笑。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在家吃斋念佛,出门遇庙烧香,见寺磕头,到处做善事。

乌知县夫妇俩的变化,着实让梁晓乐高兴。她没想到自己一个为“弃妇”打抱不平的举措,却挽回了他们的感情,激发了他们的人性。看来,只要一个人的人性未灭,给以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就算犯过一些错误,也能使其改邪归正。

梁晓乐对乌知县夫妇,尤其是乌知县,产生了好感。便想在米湖县城开设“果品粮油门市部”,卖梁家屯总店里的货物。进一步利用乌知县的关系,发展自己的事业。

当梁晓乐把自己的想法对辛洛和梁玉云一说,辛洛举双手赞成:

“乐乐,这个想法很好。县城人多,客流量大,买卖一定兴盛。”

梁玉云却有不同的看法:“乐乐,就我们三个人,这里


状态提示:第453章 米湖县城谋发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