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我在大明得长生>第226章 小心思

许宅之中,诸位大臣们一时间并不能立时拿出处理天下妖魔鬼怪的主意。

他们人是在这儿,但是心却是七上八下,连收回心思,冷静思考都难,就更不用说出个好主意了。

哪怕是李东阳,号称谋臣之首,这时候也没什么好建议,见皇帝投注过来的目光,躬身说道:“陛下,妖魔鬼怪之事,还是需从长计议。”

“嗯。”弘治皇帝点了点头。

其实就是弘治皇帝自己,这时候思想也还在飘着。

自打闪光起,便有如在梦中。一切的一切,就好像世界都变的不真实起来。唯一开心的人皇之气,还让太子说是假的。整颗心此时真真是空落落厉害。

这时候就是有人出了主意,他也不一定听的进去。从长计议,也好。

“摆驾,回宫。”

弘治皇帝下旨回宫,又想起许玄说道:“许卿家与其子随朕一起回宫。”

弘治皇帝有好多事要问许玄父子,今日之变,总是要闹个明白的。

看着皇帝要带许玄入宫,司天监的诸人是开心的。

鬼神之事归司天监管。陛下重视鬼神,他们司天监自然是水涨船高。

一个个喜形于色,忍不住的发自内心的开心。

“陛下,不可。”

但是朝堂的事永远不是“对的”,便全部支持。

“陛下。”只见孔文本又站了出来道,“京师本就因白莲匪人动荡不安,陛下这时亲近鬼神,只怕天下人不安。”

孔文本此时站出来,可不是真的担心什么天下不安。他担心的是儒家天下不安。

认真说起来,儒家是从道家手中夺得的天下。

汉时行黄老之学,与民休息。是儒家得了汉武帝的重用,这才把黄老之学逐出朝堂。

所以不管道家怎么变,儒家都是绝对不许道家思想重返朝堂的。

这不是说孔文本害怕道家学说,而是儒家早就看透了道家。

一旦让道家重返朝堂,其他的学问,他们就再也堵不住了。

道家的无为而治,只会让百家争鸣再现。而一旦百家争鸣出现。

刑律上,儒家不如法家;百工上,比不上墨家:农桑上,又绝不是农家的对手。

至于外交上的纵横家等等,就更不用说了。

到时候儒家还剩下什么?

百家争鸣时,孔子游历诸国,求一官位而不可得。是天下君王全是傻子吗?

不,是百家学说,自有更优于儒学的治国之道。

道家虽然不争,朝堂战斗力不强,但它却是蕴孕百家的罪魁祸首,正因为他“不争”,才使得诸家兴起,说什么也不能让其起复。

这里面牵动的是儒家千年大利,所以孔文本面皮都不要了,也必须要拼命阻止,

“陛下,孔大人说的极是。此时当是安抚百姓为主。”

孔文本一出声,自有儒学追随者出声。

不要看孔文本先前不信僵尸时,没有多少人追随,那是朱厚照的威慑力。现在可能要影响自家了,他们自然出声了。

弘治皇帝非常注重大臣们的意见。他认真想了一下,觉得自家臣子说的也对。

鬼神之事,本就不应该大肆张扬,又与白莲匪人有关,百姓们知道只会是让更多的人从了白莲匪人。

这事应当低调处理,悄悄的召其进宫的才好。

“嗯,诸卿言之有理。许卿父子,朕事后再召见,摆驾回宫。”弘治皇帝下了决断。

“臣领旨。”

弘治皇帝下了旨意,此事自然就这么定了。

除了朱厚照心中愤愤不平外,其他人自然是遵从。

如果仔细去听,还可以听到朱厚照说:“看你再遇鬼怪,哪个还会帮你。”

这话也就朱厚照敢说。虽然是事实,但是哪里有“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来的好听与悦耳。

孔文本看了下朱厚照,松了口气。幸好当今陛下不是这一位,一个不信“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画大饼的帝王,可不好办。

而现在,他只需要联络大臣,绝不许朝堂走上“无为”之路就可以了。

有一说一,单纯的道家,战斗力就是渣,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想当年他们以“天人感应”独霸朝堂,他们最怕的便是道家反击。毕竟这世界再没有比道家更懂天的了。

然而结果却是道家根本不是对手。

没了道家,其余诸子百家一一消亡。

毕竟儒不是道。儒从诞生那天起,便是为天子服务的学说。

皇帝身边的李广没有出声,不过他的脑子也没停下过。

他是不管儒道之争,但是他是绝对不想朝堂中再出一个神秘学的专家。

皇帝身边的专家有他一个就够了。所以他下定了决心,回去就查书。他要回答皇帝的所有问题,绝不让皇帝重用了许家父子。

皇帝起驾回宫,百官相送。待其离开,司天监的官员欢呼起来。

“噫!我司天监出头就在今日。”

“多谢许大人与许公子为我等……”

说着,有人忍不住的失声痛哭:“父亲,你看到了吗?”

“祖父,我家不用祭天了!”

……

看上去他们是朝廷官员,但又何尝不是高等的祭品。

生死间有大恐惧,他们这些人排着队,一代又一代的祭天。心中压抑的恐惧可知有多大。

“噫!现在好了,妖魔鬼怪出现了!”

甚至有人为此欢呼。

只不过


状态提示:第226章 小心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