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一剑平天>第六十三章 五祖七真 斗酒紫贤

白玉蟾并不是神雕原书中曾出场的人物,而是真实历史上全真教南五祖中的第五位祖师。

尹治平前世因为与尹志平同名,所以曾查证过真实历史上全真教的尹志平究竟是个什么人物,所以稍带的对全真教的传承与历史也有了些了解。

真实历史上的全真教有五祖七真共十七位祖师,五祖又分南北各五祖,合共十祖。

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这五人。

南五祖则为悟真紫阳真人张伯端、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绾紫清真人白玉蟾五人。

而七真便是马钰、丘处机等全真七子,被后代的全真教弟子尊为七真人,与南北各五祖合称作五祖七真。

五祖被分为了南北各五祖,乃是因为后来的全真教有南北二宗之分,北宗尊北五祖,南宗则尊南五祖。北宗自然便是王重阳所开创的全真教及马钰、丘处机等七真这一脉,而南宗则原本并非归属于全真教,其第一代祖师紫阳真人张伯端,要早于王重阳之前,是北宋年间的人物。

张伯端生于宋太宗赵匡义执政时的雍熙元年,卒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乃浙江天台人,又因常年在天台山修道,所以他这一派亦被称作天台派。而因他自号紫阳山人,后世尊他为紫阳真人,所以又因此而被称作紫阳派。

张伯端自幼聪颖好学,经史百家无不涉读,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术、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等。他的道家思想亦讲求释道儒三教合一,著述之中多有将儒、佛之学溶入道家学说。而且他的成仙理念也跟王重阳相同,认为人的[**]终究难于永存,唯有灵魂才能不朽,创内丹术,教人jing气神合一,最终能够阳神出窍永存,超脱生死。

内丹之术发源于钟离权与吕洞宾,在此之前,道教的传统修炼之法是符箓与外丹之法。画符敕命,招遣鬼神;烧丹炼药,期能炼得一粒神丹,服下就能立刻羽化飞升,超脱生死,登列仙籍。千百年来,不知多少人想要求此长生之药,但无一能成。

龙虎山正一派及其各分支道派,便是符箓经典大派,也有炼丹服药之法,但并不以此为主。期能服药就成仙,实属旁门左道,正一派亦能分得清这一点。

自钟吕之后,将内丹术发扬壮大,最终造成丹鼎派大盛,压过符箓派系的,一南一北,便要属张紫阳与王重阳。所谓内丹术,说白了就是炼气导引之术,讲求xing命双修,修炼先从命功入手。

内丹是相对于外丹而言,传统外丹是在炉鼎中投入各种药材,以火烧炼,最终炼得一粒丹药,而内丹是以人的身体为炉鼎,以炼气导引之法,将jing气神三宝炼化合一,成就一粒金丹。再最终丹破成神,得不朽之阳神,亦称元神。

但张紫阳却并没有像王重阳这般创下一个大教派,所以没有王重阳所造成的影响大。南宗一派,一直是一脉单传,张紫阳传石泰,石泰传薛式,薛式传陈楠,陈楠再传白玉蟾。一直到白玉蟾,方才多收了几个弟子,开始形成一个教派团体。后来全真教南传,因两家教派的学说与所求相同,便合并为一。天台派归入全真教,成为全真教的南宗,张伯端、石泰、薛式、陈楠、白玉蟾五人亦被尊列为了南五祖,与北五祖及七真并列。

尹治平想到了白玉蟾是谁而吃惊,一是惊讶于自己竟然遇到了南五祖中的第五祖紫清真人白玉蟾;二则是惊讶于这个世界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世界,而是基于一本成的世界,想不到竟然还会有白玉蟾的出现,而此人又明明是没在原书中出过场的。但现在白玉蟾却出现了,还是出现在这郭靖与黄蓉所举办的英雄大会上。

白玉蟾也瞧到了尹治平面上的惊讶之se,问道:“尹道友听过我的名字?”

尹治平回过神儿来,点头道:“确有耳闻,紫阳真人的大名我亦久仰之极。”他点出了紫阳真人张伯端的名号,那自是表示对白玉蟾这一脉有所了解。

白玉蟾微笑点头道:“尹道友既对咱们天台派这一脉有所了解,那却是再好不过了。贫道此来,其实是特地前来拜会全真教几位真人的。尹道友前年下山行走江南之时,我便有听闻到了尹道友的名号。原本便想寻去一见,可却未曾寻获。后来又听闻尹道友乘船入川后却无故失踪,直到去年方才又现身江湖,之后重回终南山。”

“我其实早有心拜会贵教的几位真人,只是一直俗务缠身,未能成行。但前年尹道友南下,这一动念而起,便觉非见一见不可了。于是今年便想动身前往终南山拜会,但才过了江北,闻说郭大侠夫妇在此举办英雄大会。我想全真派是当今江湖上的第一大派,这等大事,定然会派人参与,又寻人打听了下,果然如是。便转道往大胜关而来,于此相候,也就不必再继续北上,多跋涉那千余里路程了。”

尹治平闻言,不由心中惊讶,没想到原来自己前年下山行走江湖时,到得江南,白玉蟾便想寻来一见,却因他其后失踪之事而不了了之。更没想到白玉蟾现在来此参加英雄大会,竟就是为了专门在此等候他们全真教的来人。

他拱手行了一礼,道:“有劳白道友这几经波折,真是抱歉。却不知白道友前来拜会,所为何事?”

白玉蟾道:“这可说不得什么抱歉,那也都


状态提示:第六十三章 五祖七真 斗酒紫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