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老二在小黄乡中心小学当了三年的教导主任,也许那个时代的特点就是为苏老二而设计的,那时全国上下的学校都把选拔尖子学生当作重中之重,提倡“宝塔”式选拔人才的理念,一切唯升学考试论。
当教导主任的第一年,小黄中心小学升入乡重点中学的学生完成了任务数的百分之二百零三;第二年完成了总任务数的百分之一百九十二;第三年一下子完成了任务数的百分之二百一十。
教育办公室主任连续四年在研究全乡县模范人选的会议上,开头一句话就是:“先给苏老二定一个吧,若不这样,下面的人选都不好定了”。
到了第四年暑假开学的时候,苏老二被乡政府任命为小黄镇中心小学的校长。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便是阵阵的安慰,在一次和唐局长去小黄乡督导工作的路上,我把这一个事情给他说了说,唐局长听后,沉思了一下对我说:“一个单位真正干事的人就那么几个人,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骨干’分子,我们当领导弄啥嘞?把你提成人事科长弄啥嘞?就是让你全力的支持这样的基层‘骨干’分子干好他们的工作,撑起全县教育的大厦,说的谦虚一点,我们就是要为这样的人做好服务,要知道,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推动我们全县教育前进的真正动力······”。
听了唐局长的这一席话,我的心里好一阵子的激情澎湃。
局长下乡督导工作,一般情况下,中午用餐是乡里的书记陪同的。席间,他们要交流解决一些重要的,敏感的问题,牵扯到的某个人会单独的通知这个人到场。另一方面,这种场合陪同的人,往往都有深刻的现实影响。
那天,去饭店午餐的路上,我对唐局长说:“我有一个想法,说出来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你说”。
“我总认为苏老二在镇上任校长的底气不足,缺少很多必要的条件,我想让他中午做个陪······”。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唐局长就说:“那你把他叫过来吧,正好他们的书记在场······”。
苏老二连做梦都没有梦见过景,完全是组织考察的结果。
他始终认为,老师们干活都是给自己干的,只有老师们团结一致,工作有了积极性,学校的教学工作才能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对得起小黄镇上5000多口平民百姓。为了当好这一个校长,无论他怎样的疲倦,晚上躺到床上他总是用手指在肚子上量来量去,把一天对每个老师的每一件事用一个尺度做一个远近丈量,与谁远了,或者是与谁近了,第二天再做一个找补;他的枕畔总是放着一个笔记本,无论什么时候想到了学校里的任何一个问题,他就拉开电灯把它记在本子上,第二天一定要对照这个小本子逐一解决。
在工作和生活上,苏老二严格要求自己,他很清晰,很坚强地要求自己当一个好人,当一个真正的好人,他的好人的概念不是纯粹的善良和迎合,还有肩头上那沉甸甸的担当和责任,平时对那种“好吃手赖活头”的人从不客气,为此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自己也清楚这便是在他的身上没有“牛筋”那种柔韧性的缺陷,他不后悔,也不感到吃亏,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在“替天行道”,这是在杜绝“误人子弟”,没有抛头颅,洒热血也算是对得起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