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峰为了延缓自己的脑癌病情,把公司的事情全权委托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对外宣称将长期隐居山野,便从公众视线中渐渐消失。只有偶尔遇到公司重大事务时才偶尔露下面。
自己长期隐居于镜中静止世界,等待两个宇宙的“混沌丹”碰撞重启宇宙秩序的一天。
而与此同时在这条时间线的西汉初年,汉军大本营中正在进行一场关于汉军主力战略动向的辩论……
以张良、萧何、樊哙等汉军旧部为代表的传统势力,主张先入驻关中,依托关中资源和地理优势。以巩固汉军实力,而后再逐步分化十八路诸侯势力,最终大定天下,定都建国。
而以韩信、马丰厚等汉军新部为代表的新兴势力,主张乘胜追击,占领江东,以防西楚势力死灰复燃,到时其他诸侯又会像墙头草一样两边倒,到时又不知这年年战乱何时结束。韩马二人认为,目前十八路诸侯中,除了汉王一路独大外,其他十七路皆是项羽江东西楚势力说封。只要彻底灭掉江东势力,则天下可定!
诚然,这两种战略都各有其道理。而背后实际上是汉军两个势力集团的斗争。
对于这两种战略思路,汉王刘邦更倾向于支持韩信、马丰厚的思路。原因有二:
其一:这么多年刘邦是被项羽追着打怕了,他恐惧于将来江东势力死灰复燃,想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其二:刘邦此时已经是50来岁的人了,内心急于大定天下,哪等得到回到关中再慢慢经营,自己能否活到出关中定天下的那天都难说。还不如来个激进而直接的方式一定乾坤!
刘邦少有的端坐在王座上,一直沉默不语地听着殿下众臣喋喋不休地争论。
忽然,刘邦一拍王座扶手,起身!
殿中瞬间安静,大家料想定是汉王要做最后拍板定夺了。
“我去方便一下!”刘邦说着,摸着肚子离殿而去。
众臣呆若木鸡,在殿中又等了近一个时辰,没等回汉王刘邦。但等来了一道王令:“汉王口谕!跪!---”。
内官继续传口谕道:“本王已年过半百,又恐西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进退维谷,夙夜忧叹。然,尔等喋喋不休,毫无结果。本王身有不适,先回歇息。尔等需连夜商议出个令本王及众人皆满意之条陈,明日上书于本王。众爱卿,一日令本王不满意,一日不得回家!”
刘邦这招厉害:表面上看似没有支持任何一方,但又似两方都支持了,同时,还暗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让两个势力继续争论,继续斗。但最后,还要求双方妥协出一个多方满意的结果来。结果无论如何,都是下面两个势力自己商议的结果,他用这种权力平衡的帝王之术,解决问题,稳定内部。不愧是政坛枭雄。
最终,汉军两股新旧势力,吃住在汉王宫议事殿中三日,先从针锋相对,再到疲惫不堪,最后逐步妥协,达成:汉军主力四成撤回关中,经营关中,稳扎稳打;另外六成由韩信、马丰厚统领攻占江东之地!
------------------------------------
秋去冬来,江东已入冬月。韩马二人已备战了一个秋天,大军却迟迟未见开拔。
韩信、马丰厚及李赛兰,三人来到乌江畔。他们身后是一队百来号重甲骑兵。所有骑兵居然用一条铁链前后相连。在这队骑兵的最末端,还拖着三驾满载辎重的马车。
骑兵队伍纷纷从韩信、马丰厚面前走过并抱拳行礼。韩马二人皆一一回礼,似在道别。
只见这队骑兵,整齐划一地,前后排成一列,按顺序走上乌江已结冰的冰面。脚步声、马蹄声、车轮声夹杂着咔咔作响的冰面龟裂声,让每位踏冰而行的将士,每走一步皆是步步惊心。
乌江冰面上已经起雾,这队人马渐渐被迷雾吞没。车马声也渐行渐远……
突然,迷雾中传来一声尖叫,紧接着就变成一连串的尖叫声和马匹的嘶叫声。片刻之间,韩信、马丰厚等岸上之人看见一条巨大的冰缝,如同闪电状从迷雾中撕裂窜出,直奔岸边。
------------------------------
韩信中军大营帐中。
“哎!看来冰面厚度仍不足以支撑大军渡江!还不如在入冬前,以船渡江。”马丰厚用拳头重锤了下案机。
“丰厚兄稍安勿躁!以船渡江不是不可,只是江东楚军凭借乌江天险,数千水师即可阻击我军,代价太大。还是再等等,我料定今冬,寒于往年。冰面必能承受大军渡江!”
------------------------------------
随着寒冬步步深入,乌江一带已经是漫天鹅毛大雪,积雪过膝。在又损失了两队探路人马后,终于乌江冰面厚度达到了承受上万大军同时渡江的条件。
-----------------------------------
这日,天寒地冻,天色阴沉。鹅毛大雪虽以停歇,但点点雪花还不时从空中飘落。
韩马9万大军,一字阵型排开,绵延乌江十余里同时渡江。韩信和李赛兰站在乌江岸高地处,远远看去,大军就如一条黑色巨龙,翻滚于江面迷雾之中……
“丰厚,为何要执意要韩郎采用这种低效的渡江阵型?何不九万大军集中一处,整齐排列渡江?”李赛兰疑惑道。
韩信笑了笑道:“丰厚兄说大军会引起什么‘共振’,我也听不明白,他执意坚持,反正也不影响大局,听他便是!”
正说间,马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