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明末金手指>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变革之战

公元1633年,始皇历1853年,后金趁明朝分崩离析之际,动员五万精锐南侵。

大明崇祯皇帝广发《华夏国战诏》,举二万大军即两个师北上支援辽东,归老将孙承宗调配。两个师长分别为卢象昇与孙传庭,洪承畴则作为总参谋长随军征战。

自山西被擒,洪承畴也不好意思说自己能力卓著,最重要的是他的兵都给灭光了,也硬不起来了。

之前是以副将的身份,在卢象昇麾下,如今改组之后,自请结束军职回归文职。奈何如今大明的文职已经满员,而且洪承畴的军事素养也是毋庸置疑的。故而经过黎落提议,崇祯首肯之后,洪承畴出任总参谋长一职,算是属军旅文职体系。但就权利而言,仅次于卢象昇和孙传庭,算得上是三号人物。

甚至在关键时刻,就连二者也不得不听从洪承畴的战略部署。

“你们就是最近崛起的三大名将?”孙承宗是第一次看到这三位新秀,自然要好好亲近亲近。

他也不年轻了,说不定就是这两年驾鹤西去,以后大明的安危,到头来还是要交到这些后生身上。辽东那边的将领,也属于中老年时代,也需要后起之秀去补充。满桂在大明花费十万两银子之后,在大秦那里赎了回来,他正值壮年倒也可以多征战个二十几年;辽东那边吴襄的儿子吴三桂也是难得将才,就等他们慢慢成长起来了。

这一次,实际上真正投入战斗的只有三万人,这是孙承宗一开始就定下的。

其他的将领不直接对外征战,固守几个重要据点不要让后金钻了空子才是关键,只要守住这几个要点,就是大功!

至于出征的几支部队,其中由洪承畴和卢象昇两人带领一万五千人的火铳部队,五千由本家孙传庭带领的火炮部队,最后是吴三桂带领的一万关宁铁骑。

如今关宁铁骑也基本上配备了骑枪,而且是一长一短两把。长的在最初的冲锋之中,作为威慑和压制敌人使用。随即使用短铳的转轮六发铳通过游斗的方式射杀敌人的有生战斗力,当然第一目标是对方的武将军官。到了最后六发子弹都打光了,这才拔出腰间的马刀,做最后的战斗。

实际上若是调配得好,这样的战斗模式可以最快的扰乱对方的军事部署,甚至运气好的话可以杀死几个主要将领。若带队的是黄台吉,说不得还会直接把贼首给灭掉。不管结局如何,一万人七发子弹,那就是七万发子弹,就算浪费了90,那也是会有七千人殒命。再则,战场之上,后金采用的是旧式的军队模式,部队阵型密集,这样的情况下真的打出10的命中率,吴三桂可以被撤职了,严重来说完全有资格拿下砍了。

“长伯,你要记住,战争模式已经改变,你不能够适应新的时代,那么就就得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我老了,脑袋转不过弯了,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所以我只居中统筹调度,不干涉你们的战争。我希望在出征前,你答应我,为大明带回一场旷世大胜吧!”孙承宗在出征前,单独把吴三桂叫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

“老帅放心,这段时间小将也在不断攻读伪秦那边的著作。虽然没有实战经验,但总不会是一个因循守旧之人。”吴三桂先是谦虚了一句算是安抚孙承宗,“老帅放心,区区后金鞑子,末将还不放在眼里。只请您放心,不日定有好消息传回!”

“恩,大胆行动,小心防备,为将者当如此!”孙承宗笑了笑,最后提醒了一句。

吴三桂自然虚心受教,再客套了几句话后,告辞离开。他看出了,孙承宗就说了那么几句话,已经露出了疲态。

这不奇怪,孙承宗今年已经七十岁,已经是古稀之年。再则辽东苦寒对身子骨最是折磨,他能够支持到现在,已经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身为一个文人转职而来的武将,孙承宗得到了辽东将士的认可,其中也是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次日,大部队已经集结完毕,火炮也主要选择了仿制的拿破仑炮和仿制的迫击炮。至于弗朗机炮和红夷大炮没有带上,只因为二者在只能用实心弹的情况下,实用性还比不上前面二者。唯有攻城战的时候才有意义。

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黎落可是千方百计,以150的价格在张弘斌那里买了足够的炮弹,都是原始的开花弹。自此有了新的炮弹之后,这类炮弹也在处理的范围之中,不过对于敌对势力,自然不可能优惠,加收50那还是看在国战的名头上面,否则只会以后金250的价格出售。

不得不说,这种开花弹很受欢迎,不仅南方的势力争先购买,就连后金和周边一些国家也是纷纷购买一些回去。毕竟一炮就能够造成一定范围杀伤的炮弹,不管其研究价值还是实用价值都是很大的。

全军北上,每天的行程不超过三十里。毕竟不少士卒都来自华中地区,他们对于辽东的严寒还有点不适应,就算如今是夏初时节也不行。所以必须要让他们一点点的移动,慢慢的适应这里的气候,否则打起来说不得就会影响战斗力。

后金却是没有这个顾忌,毕竟他们本身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

但就算这样,他们每天也是走六十里路。毕竟在他们的身后,有超过二百门大炮在随军而来,不少都是弗朗机炮,少数红衣大炮。每一门火炮,都有足够的开花弹,这是黄台吉花费了不少的代价,才从张弘斌那里买来的。不过不要紧,只要南下成功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变革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