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水浒之柴进为王>第六十二章 人心

金国平静了起来,宋廷却吵翻了天。

童贯提十万大军,只拿下来几个州府,人家梁山轻轻松松的就拿下来了半个析津府,怎么不令人眼馋?

先是治了刘延庆一个丧师之罪,贬至筠州安置。被刘延庆代替的种师道也得以起复,被封为宪州刺史。

郭药师的怨军被安置在涿州,郭药师进安远军承宣使,加检校少保,同知燕山府。

燕山府、燕云府路是赵佶迫不及待改的称呼,辽国称呼为南京析津府,后世改名燕京。

当然,宋廷的燕山府路只有易州、涿州二地,五分之三括燕京在内,都在梁山手里。

不知道将郭药师安置在此,是为了防备梁山,还是准备攻打燕云?

亦或是二者皆有。

对于梁山,朝廷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买。

主持与梁山招安之事的张叔夜自然成了不二人选,张相公轻车简从的直奔幽州城而来。

过去霸州,就到了梁山的地盘,虽然已经过了春耕时间,但是路边仍有不少百姓在补种粮食。

张叔夜站在马车上,眺望着原野上忙碌的人民,眉眼舒展开来,道:“缘何朝廷的官吏就没有梁山这般清正廉明,若是朝廷治下的官吏都如此劝农桑,我大宋何至于屈辱百年?”

马车上一个文官模样的道:“嵇康未免太过偏颇,我朝从建国以来,贤相层出不穷。从赵韩王,到寇莱公、文潞公、王荆公数不胜数,缘何没有清正廉明之说?只不过圣明天子一时间被奸佞堵塞了耳目,这才如此。”

赵韩王是赵普,寇莱公是寇准,文潞公是文彦博,王荆公是王安石,这文官举例的都是宋朝名相。

张叔夜算是受到梁山影响颇深的一个,出言反驳道:“前朝贤相也不少,姚崇、房玄龄、杜如晦、宋璟也都是一时英杰,未见前朝何在?”

那文官站了起来,道:“前朝败亡在于藩镇林立,各方节度使桀骜不驯,这才引起霍乱。我朝则不然,国家重用我等文人,武将没有这么大的权利,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霍乱!”

宋承唐制,自然要总结唐朝败亡的原因,宋朝认为唐朝最大的错误就是重用武将,各方节度使权利极大,这才造成了后期藩镇林立。

张叔夜皱着眉道:“清卿,你真觉得有万世不易的制度存在吗?”

马车上面跟随张叔夜出使的唤做李若冰,字清卿。

李若冰没有接话,张叔夜继续道:“梁山有一点,在我看来极为受用。”

“张相公明言。”

“梁山萧嘉穗处有一句至理名言,我觉得说的很对,就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李若冰不明就里,张叔夜解释道:“清卿,何为官?”

“牧民也。”

“朝廷的官是牧民官,是用来管百姓的。而梁山的官是用来为百姓服务的,是用来给百姓造福的。梁山取消士绅的超然待遇,看似不得士绅的心,实际上却收获了民心!”

李若冰若有所思,感慨道:“那萧嘉穗也算是一时人杰了,只可惜明珠暗投。”

张叔夜摇了摇头,道:“不是萧嘉穗说的,是柴进说的。在他看来,皇帝、匠人、官员、农夫都一样,只有职业的不同,没有身份高低贵贱的不同。”

李若冰怒道:“张相公,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休要再说。”

张叔夜笑着闭上了嘴,却对着李若冰挑了挑眼。

李若冰看了一圈四周的护卫,确定他们没有注意过来,才压低声音道:“张相公莫不是被柴进蛊惑了?请张相公明言以告。”

张叔夜摇了摇头,说实话他是极喜爱梁山的。梁山开明、兼容、发达,各处都透露着大智慧。

但是宋廷待张叔夜不薄,赵佶屡屡简拔。可惜的是张叔夜为人正直,看不惯朝堂之上的懈怠懒惰,屡次上奏,被蔡京嫉恨,这才被发配到济州担任知府。

张叔夜道:“陛下待我恩重如山,本府没有投靠梁山的可能,但是这等势力,若是不能为朝廷所用,日后必成大祸!”

李若冰道:“张相公,梁山不过是一群贼子,纵使邀天之幸的了燕云、辽南,也不过是一路之地罢了。能成什么气候?单就柴进那一句皇帝、百姓一视同仁,就足以说明此人对陛下缺少足够的尊重。依我看,还得打!”

张叔夜叹了口气。

他看到了梁山的潜力,梁山这些个改革派能为朝廷注入无限的新力量,唯独没有看到柴进的心思。

李若冰突然坐了下去,道:“张相公,柴进的一视同仁之语,恐怕也就只能收拢人心。若是他得了天下,在能说出此话,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张叔夜哈哈一笑,没有接李若冰的话。

马车上一时间平静了下来,两人都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车夫不会因为两人的交谈而停下马车,一行人马不停蹄,不过两日的时间,张叔夜就来到了幽州城前。

梁山早就知道张叔夜要来的消息,柴进引着闻焕章和韩企先就在城门口等候着。

“张相公,许久未见,清减了许多。”

张叔夜一边从马车上往下走,一边拱手道:“柴蓟公在燕山府做下如此大事,嵇康怎么吃的下去饭。”

张叔夜对于自己身份的转变倒是很快,原本梁山虽然有辽南一地,但是总归是一块飞地。燕山府就不一样了,此地以前就是汉家土地,与宋廷接壤不说,治下百姓也不下百万。

柴进若是在此地坐稳了,又是另外一


状态提示: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