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一生的头球打飞之后,他有些许的沮丧。
退防的过程中,坎贝尔摸了摸他的后脑勺。
朴一生知道,这是一种鼓励的方式。
足球场上有很多英雄惜英雄的故事,坎贝尔希望自己昔日的队友朴一生能够有更好的表现,又希望自己整场比赛都能防死朴一生。
前者,出于友情。
后者,出于职业素养。
坎贝尔是一个矛盾的心理状态,但这种矛盾似乎又不冲突。
朴一生也是这样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想要打爆坎贝尔,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打爆的不是坎贝尔。
这或许又印证了亚历山大的那句话:有时候,我们脚下踢的不是足球,而是人情世故。
面对坎贝尔的摸头,朴一生只能以笑面对。
曼联队的攻势越来越猛,朴茨茅斯队的大门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失球的危险。
可是,朴茨茅斯队的主教练还是决定要与曼联队打对攻,本赛季,朴茨茅斯大力发展进攻足球。
就一个字。
干!
2002年,朴茨茅斯以甲组联赛冠军的身份上升至英超,到现在已经是七年的时间。
朴茨茅斯在英超混了七个赛季,成绩平平,去年与前年的两个赛季差点降级。
球队管理层想要扭转局面,一方面签约像坎贝尔,克劳奇这样能力更强的球员。
另一方面,改变打法。
随着国际足坛进攻足球的兴起,而且,越来越多的球队取得了成功。
朴茨茅斯的管理层也开始跟风,大兴进攻足球,希望以此来改变朴茨茅斯队的现状。
本赛季,朴茨茅斯队不管遇到哪支队伍都实行全攻全守战术。
目前,朴茨茅斯队排名英超联赛积分榜第九名,可见,进攻足球并没有给朴茨茅斯队带来更好的成绩。
但是,成绩比之前的两个赛季要理想得多。
所以,朴茨茅斯队管理层认为他们走进攻足球路线是正确的,只是效果不理想而已。
有时候,朴茨茅斯队的主教练并不想与对手打对攻,遇到强队的时候,防守反击它不香吗?
可是,因为朴茨茅斯队管理层的要求,朴茨茅斯队的主教练不得不执行进攻足球战术。
朴茨茅斯队的主教练也是有苦难言,球队管理层根本不了解球队的真实情况,只会纸上谈兵。
这与朴茨茅斯队的财力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朴茨茅斯一直是一支财赤的球队,身后没有大的财团支持。
这几年的英超联赛,各种石油大亨,金融大亨,甚至是中国的一些财团开始入驻英超联赛。
朴茨茅斯也想分一份羹,球队的表现好或许能够得到一些财团的支持。
因此,朴茨茅斯队的管理层才想尽办法想让朴茨茅斯的成绩有所提升。
然而,这只是有病乱投医罢了,财团收购俱乐部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纯纯的为了玩。
对于那种超级大老板来说,钱就只是一串数字,他们挥舞着支票收购俱乐部只是为了娱乐。
这样的大老板收购俱乐部就像每个月收入一万块钱的蓝领上班族买瓶矿泉水喝一喝那么简单。
这样的老板收购俱乐部肯定优先考虑的是没落的老牌强队,通过钱的投入来让俱乐部重现辉煌,以满足他们的精神层面的荣誉感与成就感,实际上就是为了丰富精神层面的生活。
另一种是为了钱。
收购俱乐部想当于投资,不是每个老板都有花不完的钱,也有财团老板收购俱乐部是为了盈利的。
这样的老板收购俱乐部主要看的是价值,对于俱乐部来说,什么是价值。
第一,地域
第二,球迷基础
第三,发展前途
地域并不是说要选择在什么地方,这里的地域指的是联赛,欧洲五大联赛肯定是收购俱乐部的首选,其次是欧洲地区的其他甲级联赛,最后是欧洲以外的其他联赛。
球迷是收入的保证,球迷越多的球队越容易盈利,谁会收购一支球迷少得可怜的球队。
而发展前途关乎到的东西就很多了,比如赞助商,广告,转播权等等。
朴茨茅斯队虽然是一支历史悠久的球队,但是,球队历史上除了总足杯冠军之外,没有更多的荣誉,算不上是一支老牌强队,只能算是老牌球队。
其次,朴茨茅斯队虽然是欧洲五大联赛的球队,但成绩基本上垫底,球迷基础与一些老牌强队也无法相比,发展前途也不算好。
所以,对于有钱的老板来说,收购朴茨茅斯觉得不值得,就像有钱人不会买五毛钱的垃圾食品一样,显得掉了身价。
而对于想赚钱的老板来说,朴茨茅斯队的投资空间很小。
所以,朴茨茅斯队一直处于财力危机的状态与球队的成绩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由于朴茨茅斯队的管理层的干涉,朴茨茅斯队的主教练基本上被架空了,在英超联赛敢与曼联队玩对攻的球队屈指可数。
朴茨茅斯队的主教练想要打防守反击战术,可是,他做不了主,只能任由球队继续执行对攻的战术。
比赛继续!
由于两队技战术的差距,曼联队牢牢的掌握了中场的控制权,朴茨茅斯队就像是一只待宰的羔羊。
即便如此,朴茨茅斯队的场上战术还是很明确的,只要有机会,他们就通过两翼进行突破,边路传中,或者直接中路长传中吊。
这是专门为克劳奇准备的战术,2米多高的克劳奇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