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第430章 百官们吵成一锅粥

李格不但不惊慌,反而是笑着坦然道:"原来是渊盖苏文啊,他曾经是高句丽的副使,那人倒确实是个人才,他在长安的时候,我倒是和他喝过几次酒!"

一众大臣们虽然将目光投向了李格,倒不是将这事按在李格身上,终究只是渊盖苏文在长安的时候和李格喝过酒,渊盖苏文攻打高句丽和李格能有甚么关系?

他们只是觉得李格的眼光可真好,居然在那时候就发现了渊盖苏文是个军事天才。

金志觉和金胜曼都没想到李格居然说的这么轻松随意,他们还以为李格会诚惶诚恐的谢罪或者极力推脱呢。

李世民沉声道:"那个高句丽副使啊,朕有些印象,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没想到攻打新罗,高句丽居然是他领兵。"

新罗公主沉声道:"当初渊盖苏文只是一个小小的副使,就是因为和吴王与晋王两位殿下交好,所以才蒙高句丽王看重,因此青云直上!"

李治摸了摸鼻子,这个新罗公主摸的还真够仔细的,居然连这个都知道。

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们新罗把人家的底细都了解的这么清楚了,为啥还是屡战屡败呢?

你这是将新罗危机都怪罪在我大唐李格、李治的头上吗?

一众武将们全都忿忿不平,就算没有渊盖苏文也有渊盖苏武,这跟李格、李治有神嘛关系?

李绩不禁笑了:"渊盖苏文倒是很会狐假虎威,他领军与否与我们两位王爷有甚么关系!"

新罗公主心中十分不忿,要说他最怨恨的大唐人是谁,当然属李格、李治无疑。

若不是有李格、李治,高句丽也不会派大军进攻新罗。

所以,她才会情不自禁地当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直接说了出来,只是没想到她指出来之后,立即就有人为李格、李治开脱,而且皇帝也没有责问李格、李治的意思。

李治、李格在大唐朝中的地位果然极高,而且极得皇帝信重。

但是,无论如何,李格、李治都是他们不得不迈过去的槛,若是求不到大唐出兵相助,那他们新罗就完了。

所以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就在新罗公主忍不住要开口说话的时候,高高在上的皇帝发话了,"新罗使臣行程三、四千里来长安,一路辛苦了,暂且退下吧!"

退下?

那怎么能行?

新罗公主刚要开口,就看到金志觉一直在朝她使眼色。

金志觉恭声求援:"外臣遵旨,只是我们新罗已经快要抵挡不住高句丽的进攻了,还请陛下早日发兵救援,不然,我们新罗灭亡了,大唐也少了一个恭顺的属国来牵制高句丽和百济!"

金胜曼也行礼请求道:"还请大唐皇帝早日决定发兵!这是新罗王臣的祈求,千万新罗百姓的祈求!新罗愿世世代代都奉大唐为宗主国!"

金志觉和金胜曼说完之后,就在太监的指引下退出了大殿,他们也知道,大唐出兵还是不出兵都不是小事,大唐皇帝不可能立即就给他们答复,肯定会跟朝臣们商议。

出了大殿,金胜曼和金志觉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甚至心里更是火燎似的焦灼。

金胜曼小声问:"金大人为不让我继续说下去?不揭穿李格、李治的真面目,李格、李治一定会从中作梗。"

金志觉低声道:"公主,臣觉得还是等大唐君臣商议过后瞧瞧情形再说!"

"如果渊盖苏文真是拉了大旗做虎皮,那咱们直接在朝堂上指责李格、李治,反倒会引起李治、李格以及大唐君臣的不喜!"

在新罗的使臣退出大殿之后,大殿里依然很安静,一时没有人说话。

李世民身体往后一靠,沉声道:"新罗一直都是大唐的属国,新罗时时进贡,对大唐十分恭顺,如今遭到了高句丽的进攻,有灭国之危,都说说怎么办吧!"

文官们一时都不言语,新罗被高句丽攻打即将灭国,这确实是个大难题,大唐不管吧不好,管吧又鞭长莫及。

然而对于武将们来言,这就简单的多了。

程咬金立即出列奏到,沉声道:"陛下,新罗是我大唐属国,高句丽却敢擅自对其动兵,根本就没将我们大唐放在眼里,根本就没将我大唐皇帝放在眼里,必须严惩高句丽,才能镇住高句丽!"

尉迟恭也出列奏到:"陛下,若让高句丽吞并了新罗,再吞并了百济,那高句丽必然实力大增,高句丽一直对我中原王朝不敬、虎视眈眈,所以,臣觉得决不能坐视高句丽吞并新罗,不然辽东边患遗祸无穷!"

这话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去了,李世民沉声道:"呃,那卢国公的意思是?"

想到从李治那里听到的消息,程咬金果断道:"启禀陛下,臣觉得应该出兵征伐高句丽,为新罗解围!"

就说嘛,程咬金话音一落,文臣立即交头接耳的热议起来,他们就知道像程咬金这样的武将们一定会鼓动出兵。

这些武将们一门心思就想着打仗,除了打仗就不会多想点你那甚么股票,难道你们就没想过前隋的前车之鉴吗?

马怼怼当即出列奏到:"陛下,臣觉得卢国公和鄂国公所言大谬,前隋三次东征,征夫百万,耗费民力无数,皆无功而返,以至国家分崩离析,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臣觉得出兵之事当慎之再慎!"

给事中杜正伦当即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亦不赞同出兵,前隋之鉴,是我朝之最好警醒!若高句丽敢兴兵进犯大唐,那朝廷派兵东征是应有之义


状态提示:第430章 百官们吵成一锅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