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启明1158>一百四十一 姚宏放暗自思量着未来的道路

吃过饭,苏长生跟着姚宏放来到了他所经营的酒家长隆酒家。

苏长生看了,感觉这酒家不同凡响。

三层高的楼,富丽堂皇的装饰,怎么看都不像是面向普罗大众的酒家。

“能来我这酒家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体面人,你在这里能看到这些有头有脸的体面人不为人知的一面,看得多了,你就对宋国没什么念想了,想着就这样一帮人又能如何呢?”

姚宏放带着苏长生从另一个门进入了长隆酒家,边走边说道:“对了,这酒楼的名字还是当年故人为我所取,我只是没和别人说过而已,酒家开业之前招待的第一位客人其实就是他。”

苏长生越听越觉得奇怪。

“既然官人与阿郎祖父关系如此密切,为何阿郎当家之后就没有来往了呢?阿郎之前也是好一阵子才想到了官人。”

姚宏放沉默了一会儿。

“私盐贩子之间的情谊可没有让后人继承这一说的,我和故人一样,都很不希望后人继续做这个事情,都想着盼着能让后人从这火坑里跳出去,咱们自己被烧死也就算了。

故人那是伤心难过之下一失足成千古恨,把儿子乃至于孙子都拉入火坑,晚年他也悔恨不已,但是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我却是不愿再和苏氏有什么往来了。”

苏长生低下头。

“原来如此。”

这样想想,苏长生也的确想起当年苏定光临终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多次流泪,对苏咏霖说自己对不起他什么的。

“不过对于这一行来说,骤然起势,骤然覆灭,那也是常态,起兵造反的都有,我做这一行那么多年,看得太多了。”

姚宏放笑道:“所以,我反倒有点好奇苏雨亭打算怎么走下去了,就算要造反,不在宋国,却跑到金国去造反,他认为在金国造反比在宋国造反要容易。

可在我看来,差别并不大,都是造反,谁比谁容易?在宋国你们还有地利,有熟悉的人和地形,不至于人生地不熟,连造反都得不到支持,你们啊,可得好自为之。”

“多谢官人教诲,阿郎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和山东本地人赵开山、孙子义联合,他们之间已经有数年的来往了。”

“这样的话……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了。”

姚宏放看了看苏长生。

“雨亭把你调教的不错,这倒让我更加好奇他现在变成什么模样了,你派人传话给他,让他知道,可别在我见到他之前就死了,我还想见见他现在是如何的风采。”

苏长生的嘴角抽了抽。

“一定。”

“嗯,对了,雨亭结婚了吗?有后了吗?”

姚宏放忽然在意起这个问题。

苏长生摇了摇头。

“阿郎总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不曾成婚,貌似也没有这样的打算。”

姚宏放有些意外。

“这……苏家三代单传,他就没有想法吗?他一旦出事,苏家可就没有后人了。”

苏长生的嘴角抽的更厉害了。

“这也不能说一定吧?”

姚宏放沉默片刻,摇头叹息。

“罢了,这是你们的事情,我不干预,跟我来吧。”

姚宏放带着苏长生一路走到了一间屋子里,从屋子里喊出一个白胡子老者。

“长文,从今日起,这后生就在店里做工了,你照看一下。”

说着,姚宏放又回过头看着苏长生:“这是酒家掌柜,跟了我几十年的家生子姚长文,是我的心腹,你带了几个人来?一起来做工吧,这里管吃住,也方便些。”

“六个。”

苏长生留了个心眼,没把所有人都说出来。

说到底,对姚宏放还是不够信任。

他不知道姚宏放信不信他报出来的人数,但是姚宏放也没深究,点了点头。

“算上他,七个后生,壮劳力,你不是一直跟我说店里缺人手吗?这下够了吧?”

“那倒是够了。”

姚长文笑道:“阿郎吩咐的事情,我会办好的,后生,跟我来吧。”

苏长生又向姚宏放行了一礼,表示感谢。

姚宏放没有多待,很快就回家了。

等夜色降临之后,姚长文回到了姚家,在书房里见到了姚宏放。

“阿郎,那几个人是什么人?什么来头?怎么需要您亲自来吩咐我?”

姚宏放一边检查账本一边缓缓开口。

“很有趣的几个后生,是我故友后人派来的,来这里有事情办,他们自然会做工,至于做工之余他们做什么,你就不要干涉了,他们想怎么做你就让他们怎么做。

当然,让咱们的人留意着点儿,别让他们做了出格的事情,如果有迹象,要立刻阻止,年轻后生刚过来容易毛手毛脚,惹到了什么不该招惹的人,咱们也要麻烦上身。”

“喏。”

姚长文跟着他很久了,对他的性格很熟悉,点了点头,便默不作声的离开了书房,自己安排去了。

姚宏放检查完一本账本之后放下笔,揉了揉眉心,缓缓松了口气,又抬起头,视线投向了那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字。

依稀还能记得起当年故人挥毫泼墨时那种豪情万丈和转瞬之间的失落颓丧。

姚宏放只是私盐贩子,一届商人,并没有太深刻的家国情怀,可是故人却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北地官员南下,所以姚宏放也不是不能理解他心中的痛苦。

只是……

“你这老东西都教了他些什么啊?怎么能做


状态提示:一百四十一 姚宏放暗自思量着未来的道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