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喧闹的开封城内,正在上演一出辞官大戏。
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赵昕也没想到一次小小的变革居然会带来这么大的连锁反应,索性他一大早就把欧阳修和曾公亮喊道东宫来,商议具体的法子,因为照目前这种情况来看,他们三人预估了一下,年底前来参加考核的恩荫之官,只怕不足三四百人。
赵昕和欧阳修以及曾公亮三人商议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那就是将庆历六年和皇佑元年登科的进士,一起划归到这次考核中。
俗话说得好,一个萝卜一个坑,北宋即便官职杂乱,机构繁多,但还是一官难求。
冗官到了哪种地步呢!举个例子来说,一般来讲只有科举的前三甲能直接派官为县令或着通判之职,而三甲之后的进士而则会被授予叛司薄蔚之类的低级别官员,所以大多数进士都是毕业即失业。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却无官可派,怎么办?留在候任的队伍里继续煎熬吧!等哪个位置上的萝卜成熟了,被农民伯伯拔走了,或者哪个萝卜被虫子拱了,被农民伯伯拿去喂猪了。又或者哪个萝卜的亲人去世了,回去守孝三年,才能轮到自己这个种子去补上位子,重新当一个萝卜。
排名越靠前的进士越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因为毕竟名册在那,有的是豪门大族,上演榜下捉婿,被捉回去的进士不但能抱得美人归,还能获取不少钱财,留在繁华的开封城里等候补官。
而名册靠后的那些进士们则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家财万贯者还能留在开封城里,凭借钱财走走后门,可家境一般者只能打道回府了,且不说开封的消费有多高,光是那寸土寸金的房租费
庆历六年丙申科,朝廷登进士第537人,到目前尚且有两百多位进士还在后补的大军中等候。而皇佑元年己丑科,登进士第498人,到目前还有三百多位进士等着去填坑。
其它科的进士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派官,但赵昕却只选取了进来的前两科,因为这两科之外的萝卜种子等的时间太长了,估计种下去也很难发芽了。
而庆历六年和皇佑元年这两科的萝卜种子,破土而出的愿望还比较强烈一点,所以种下去的话,只要细心照料,难保不会长出个冬瓜来。
赵昕心里参考了范仲淹改革时抑侥幸的内容,制定了全新的恩荫制度。他本来打算在大朝会上直接上奏,但后来想起那日夜里赵祯的话,便想找一个朝廷重臣代为上奏。
欧阳修此人文章不错,当地方官也是政绩斐然,虽然政治上有时会头脑发热,当一下猪队友,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只是眼下职位有点低,仅仅只是翰林学士。
赵昕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说服刚上任不久的宰相庞籍,便与休沐日携带庞明月一同前往庞籍府上。
庞籍虽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当朝太子亲自来访,庞家上下自然也是不敢怠慢,而且赵昕还留在庞籍府上用了午膳。
午膳后,庞明月被母亲拉到它处说悄悄话去了。而赵昕起身当着庞籍和其子庞统(感觉这名字好听,所以走演义!大家不要较真哈!)的面,说道:“庞相!本太子今日冒昧来访,除了明月思念双亲之外,还有一事想与庞相商量,不知庞府可有书房。”
赵昕今日突然来访,庞籍也很是吃惊,虽然嘴上说送明月省亲,但只怕是有事相商。因为赵昕入主东宫多年,并未曾前去某个大臣的府邸,更何况还留下用午膳。
“殿下!书房自是有的!请随老夫来!”
庞籍起身道。
赵昕随着庞籍来到一处僻静的书房后,庞籍转身对儿子庞统说道:“元英,你去亲饷媸刈牛不许任何人进来!”
“是!父亲!”
庞籍应声而道后,将书房的门关上。
待二人落座后,庞籍旁敲侧击的问道:“不知殿下有何事要与老臣商议?”
“庞相!你先看看这份劄子!”
赵昕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份劄子递给了庞籍。
庞籍狐疑的接过劄子,小心翼翼地打开来,逐字逐句的看了起来。
不稍片刻,庞籍将劄子放在桌上,说道:“殿下!这劄子出自何人之人?”
赵昕回道:“本太子思忖了好久了,才写下的,庞相认为如何呢?”
庞籍又拿起劄子重新看了一遍,而后捋着花白的胡须,陷入思考的状态中。
“殿下!改革恩荫制度一事,非同小可,殿下身为太子,国之储君,切莫深陷其中!”
良久,庞籍才起身劝言道。
“实不瞒庞相,本太子也知晓此事非同小可,所以特地来和庞相商量此事!庞相以为劄子上所写的内容是否与国有利?”
赵昕问道。
“殿下!如果朝廷真的能按照劄子中所言而实行新的恩荫制度的话,那么冗官的问题就解决一大半了!只是......”
庞籍说着不由的露出为难之色。
“只是得位高权重之人提出才有可能被实行是吧!”
赵昕补充道。
“殿下聪慧!老臣佩服!”
庞籍笑道。
“庞相,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然则庞相官拜宰相之后,却一言不发,难免......”
赵昕若有所指的说道。
“殿下是想老臣来上疏此事吧!”
庞籍苦笑道。
“知我者!庞相也!本太子正是此意!”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不用转弯抹角的说,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