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穿越宋朝当太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内藏库

勤政殿内,灯火通明,不当皇帝不知皇帝的辛苦,赵昕这一整天都在翻看大臣们的劄子,宋朝官职凌乱,各部门权利交叉重叠,一步到位的改革很难达成。

但无论怎么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把兵权握在手中。

宋代的兵部形同虚设,权利都归枢密院,赵昕改枢密院为军机处,又默然想起清朝的军机处可不单单是管理军事,它的职责范围什么都包括,相当于皇帝的顾问团队。

好在诏书还没有下达,所以赵昕又将韩琦给召回,最终商议后决定,废除兵部,改枢密院为军部。

军部尚书为韩琦,下设左右侍郎辅助,说是辅助,其实就是分权。军部掌管武器装备,军籍等事务,但却不统掌兵权,兵权收归到皇帝手中,皇帝设立军机处,遇到战事时,于朝中文臣武将挑选军机大臣一起商议,最终由皇帝下达决策。

至于军机大臣的挑选,不分文武,不论品级,挑选的唯一标准就是懂军事,善谋略,也就相当于后世国防部的参谋部。

“官家,张都知来了!”

内侍梁怀吉走进来禀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同理一朝天子一朝宦官。

“怀吉,请张都知进来吧!”

赵昕放下手中的劄子,淡淡的说道。

新皇登基最关心的除了兵权之外,莫过于他的小金库了,因为无论是整编军队,还是搞经济建设,都离不开钱财。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穿越都不是万能的,钱才是万能的。所以赵昕几天前就派张茂则重新统计内藏库,想必今日定然是有了结果。

“臣张茂则拜见官家!”

张茂则走进来,恭敬的施了一礼。

“张都知快快请起,你是先帝时期的老人,先帝在时,常夸张都知为人谨慎,心思细腻,所以朕才将统计内藏库一事交于张都知。”

赵昕笑道。

“官家厚爱了!臣愧不敢当!”

张茂则谦虚的回道。

赵昕知晓宋史一共记录了55个宦官的生平,不为表彰仅为给后来的统治者们提供警戒,以免再闹出阉宦负国的悲剧事件,尽管这55人中多数都身有战功,颇具才华。

而张茂则就是其中之一。

据其记载,张茂则从小黄门做起,处事冷静理智,在宫内捉贼灭火,被提拔嘉奖却不居功自傲,反而自请外放,与外臣视察水患等等,多有贡献,累功升迁,最后做到了入内都知。

然而却“性俭素,食不重味,衣裘累十数年不易。”

对比起明朝那些自称千岁,迫害忠良,为非作歹,贪污受贿的宦官而讲,宋朝两百多年似乎曾未发生过宦官专权一事。

曹太后虽然嘴里说不干政,但赵昕为了彰显孝道,下朝后,还是会将朝里发生的事情说给曹太后听,前几日,赵昕在曹太后面前提起想要重新理一下内藏库,并且将东宫内库和内藏库合并在一起的打算,但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曹太后便随口提了两个宦官,一个是张茂则,另一个就是任守忠。

清平乐里,张茂则是一个理智冷静、刚烈手腕、深情刻骨、情义两全的完美宦官。如上善之水,同时具备温柔且彪悍两种极端的特质。

赵昕还不是太子的时候,张贵妃生子,对他动了杀心,所以没少设计谋害赵昕,赵昕最终能顺利的躲过去,也少不了张茂则的帮忙,所以张茂则是一个可以让他相信的人。

“张都知今夜前来,想必定然是将朕交代的事情给办好了,朕眼下特想知道,朕的内藏库还有多少钱财!说一下大体上的数字就行了!”

赵昕很是直接的问道。

“回官家,具统计,内藏库中还有黄金18万两,白银130万两,钱1300万贯,绢200万匹......”

听到张茂则念完,赵昕不由得眉头皱起,大宋的财政眼下已经到了濒危的边缘了。

皇帝的收入是不靠国库的,他有自己专门的来源,比如山川林泽税、盐铁税、榷场税等,只要稍微从里面抠出一点来,就足够皇帝使用了。此外还有藩国进贡的物品、抄家籍没的财产、到周边国家打劫的东西,都是皇帝的私产。

宋太祖赵匡胤在陆续平定各藩镇后,并没有将掠夺来的财富纳入自己的私产,而是放在了一个专门的存钱机构,也就是封桩库,以后每年朝政的结余也放在了里面,本来是打算用来攻打或者是赎回燕云十六州的,但最终,宋太祖无疾而终。

宋太宗即位后,拿出了一部分钱财前去打辽国,结果这个瞎指挥的家伙最终兵败白沟河。

到了宋真宗时期,“三冗”现象开始显现,辽、宋边境又冲突不断,军费激增,国库相当吃紧,再加上西夏这个小跳蚤不时跳来跳去,让北宋朝廷压力山大。

这时,有人想到了内藏库。可是钱到手了又要吐出去这放在谁身上都不爽,宋真宗虽拿了几次钱解燃眉之急,但明确警告管财政的三司们以后自己想办法,甚至严令内藏库的官员们不得将内藏库的账目泄露,否则杀头。

在宋仁宗时期,朝廷内部的财政已经逐渐亏空,社会中的生活极其困苦。而仁宗不得已只能把内库里的钱拿出来使用。

到了宋神宗时期,整个国家的国库都已经快耗空了,内库里的钱财已经消耗殆尽,这对于国家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后备隐藏能量了,如果这时再出现大规模的饥荒,或者是战乱问题,国家没有财政去支持这场战争,必定会迎来灭亡。

“张都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七章 内藏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