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重生1983年>第64章 算一笔细账

“伯伯有你这句话,我就无后顾之忧了。”

潘大章笑嘻嘻地指着后院墙角堆着的一堆废铁说:“伯伯,现在都分田到户了,那些废铁留着也没什么用了吧?不如让我收废旧收了,我给你开五分钱一斤。”

“呵呵,你这小子,原来是瞄着这么一点废铁的主意。”

潘六月不屑地说:“这里才几百斤废铁,不收你的钱,你把他拿去就是。”

买条大前门烟要二块五,这里总共才三四百斤,总共也值不了多少钱。

主要是现在的年轻人象他这样懂得尊敬老者的越来越少了。

特别是自从分田到户以后,很多人看向村干部的眼神都变调了。

一点都不带畏惧和尊重成分在里面了。

“谢谢伯伯,谢谢伯伯,这些天我都是在外面收废旧,所以看见废旧都心里发痒。”

潘大章又把全家人都叫了过来,把村委的几百斤废铁搬到了那间杂物房。

废报纸少说也有几百斤,废铁几百斤,按照收购价算下来,进账几十元应该是有的。

他让学骑车累了的潘小章,去帮助姐姐,用浆糊去糊墙。

他跟姐夫用长竹杆绑了扫把,去打扫隔壁的碾米加工房。

粗略扫了一圈后,地上据目测就有几百斤米糠。

许静金找来几个蛇皮袋,把米糠装袋。

“这个米糠,加一点碎米粒在里面,还可以用来喂猪,以后开碾米厂了,家里可以多养几头猪,不愁没有猪食物了。”

忙碌了几个小时,把碾米加工房打扫得干干净净。

天黑下来了,只好明天再检测机器了。

潘东玲去家里挑了一担干柴过来,并且拿了些米和菜,在碾米厂这边生火煮饭。

晚饭后,许静金问潘大章:“大章,碾米厂承包下来了,你准备怎样操作?”

潘大章懂得他的意思。

亲兄弟明算账,有些事情最好事前说过,免得以后伤了兄弟和气。

潘大章觉得他现在的想法很端正,做人就该有这种不占小便宜,光明磊落的生活态度。

前世的许静金,自从跟他们村几个年轻人去混迹社会后,整个心态都变坏了。

他将年迈的父母接到广西生活的那一天,他还用欺骗的手段,从邹秀花手里哄骗了五千元钱。

还几次忽悠潘大章,想从他手上骗钱。

连自己亲人都骗了。

但愿他今世能够保持住这份纯真。

潘大章认真对他说:“说实话,我买这个碾米厂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你们俩着想的。现在你父母把你们赶出来,连住的地方都不给。

虽然暂时这几个月,还是天气炎热,还可以每天去卖冰棒,赚一二块钱维持生活。但是隔几个月后,便无法卖冰棒了。

不错,天气冷可以去收废旧。但是即使收废旧,最其码也要有一个落脚点吧。对不对?

其实,我看了碾米厂承包的通告后,我仔细算了一番账。”

他拿来一个算盘,吧嗒吧嗒算给几个人听。

“在这里碾米的,除了月舟村外,还有你们麻油坑村,甚至夏祺村还有一半人会挑稻谷来这脱糠碾米。这几个地方加上来,你知道有多少人?”

他觉得还要培养他们精打细算的能力。

许静金也去甫钱初中读了三年初中。

这笔账应该会算。

“你们月舟村有多少人口?”许静金问潘东玲。

“好象说是一千八百人。”潘东玲回答。

“对,目前月舟村有一千八百五十三人,算你麻油坑村有五百人,夏祺村有五百人的稻谷拿来我们这里碾,总共就有二千八百人了,对不对?”

潘大章在算盘上扒了二千八的珠子。

“哥,你算多少人,跟我们碾米厂有什么关系?”潘小章不解问道。

邹秀花也在侧耳倾听。

本来她也是准备晚饭后,好好来问大章的。

你这么小的年纪,出手就是几百块的生意。

到底是怎样想的。

靠谱么?

说他不靠谱,似乎又说不过去。

毕竟现在他用来承包的钱都是他自己挣来的,没有从她手里要一分钱。

才十五岁的年纪,做起事来比大人都还老练。

跟印象中的儿子,有很大的变化。

到底有什么变化,一时她也说不清楚。

所以现在大章解释,她也注意在倾听。

潘大章拍了潘小章一巴掌。

“说你蠢得象猪,你还不承认。我们碾米厂是干什么的?碾米的,每个人都要吃饭。吃饭的人越多,是不是碾米的量就越大?”

许静金连连点头。

“算你一个人一天吃一斤大米计算,二千八百人一天就是二千八百斤大米,对不对?”

潘大章继续算着。

“按一百斤稻谷碾85斤稻米计算,那么一天就要碾3290斤左右。现在收费是碾一百斤稻谷收费二毛五。小章,你来算算,一天可以有多少营收?”

潘小章挠着后脑勺想了半天都不知道怎么算这笔账。

潘大章用算盘快速把它算了出来。

“8.23元,这是一天的营业额。电费我刚才问过黎龙生电工了,二毛五一度,村里也就少数的几个地方有电。现在这个碾米机是一千伏的,生产三千斤稻米需要5度电左右,那么就是1.3块。现在承包费等于一个月16.7块,等于一天六毛钱。其他的就是机器耗损,磨片替换,还有一些其他费用。再算他一天一块,这样算,一天赚五六


状态提示:第64章 算一笔细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