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文官最喜欢扛着祖制的大旗来限制皇权,只要皇帝想要改革,而改革又会触及到儒家利益的时候,那文官就一定会拿出祖制来给皇帝扣帽子。
每一次皇帝和大臣博弈,一旦文臣祭出这样的核武器,皇帝基本上十有八九都得灰头土脸。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原本历史上嘉靖朝的大议礼之争和万历时期的国本之争,延绵数年、十几年的战斗,身为皇帝赢了一次,也败了一次。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次是皇帝要对宗室,对自己的本家动手,大臣们对这事简直就是求之不得,就差没举双手双脚赞成了,还阻止?
神经病才阻止……
诸王也沉默,朱厚炜说的这些话对还是不对不重要,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需要知道的是朱厚炜会不会对他们这些藩王出手,至于宗室,他们才不会真正去关心。
“朕将会明发旨意于天下,自即日起,一年内宗室待遇不变,自嘉靖二年正月起,取消所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爵位,停发一应俸禄,所有被裁撤掉爵位的朱家将军、中尉以后可从事一切行当,只要学业有成,亦可入朝为官
,郡君、县郡还有乡郡在未出嫁前可继续领取每月俸禄,一旦出嫁则中止。”
众大臣眉头微皱,天子裁撤掉除藩王以外所有朱家子孙的俸禄,让他们凭借自身的能力去谋生,这对于大明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只不过从政……
不过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并未提出质疑,其余大臣也不会说什么。
至于诸王的脸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了,要知道这些将军、中尉还有郡君、乡君不少都是他们的子女,此番裁撤每个人损失虽然也就几百石粮食,王府也不是养不起,可朱厚炜这般粗暴的一刀切,让诸王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挑衅。
顿时就有几名藩王跃跃欲试,想要跳出来反对,可还没等他们开口,便听朱厚炜接着说道:“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更是朱家的大明,身为朱家子孙当竭尽全力维系大明国祚的延续,不惜一切减轻社稷的负担,朕相信,大明的历代先祖若是知道朕如此处置,在天有灵也一定会倍感欣慰,诸位叔伯兄弟想来也和朕一样,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永存,宁愿损己也要利国利民吧。”
诸王气的想吐血,朱厚炜说的这番话实在是太不要脸了,用这么冠冕堂皇的帽子猛扣,谁能反驳,谁要是反驳,岂不是说他们只想着利己,却不去考虑大明的存亡断续?
要是反驳,当成出头鸟,被朱厚炜抓住痛脚,再削了自己杀鸡儆猴怎么办?
于是诸王的表情一个个就跟吃了苍蝇似的,难看的简直不能看,却只能硬生生咽下这口鸟气。
突然间,朱厚炜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目光冰凉的扫射诸王问道:“朕知道诸位叔伯兄弟对今日朕如此对待宗室子弟,心中免不了怨恨,但是朕为了祖宗传下来的江山,只能如此处置,此事朕不做,后世子孙只会更加难做,所以朕这恶人当了也就当了,现在朕便在这金殿之上问一问诸位叔伯兄弟,太祖皇帝分封诸王,目的何在?”
诸王面面相觑,片刻后走出一名颤颤巍巍,须发皆白的老头,乃是藩地位于山东济南的德王朱见潾。
朱见潾乃是宪宗朱见深的弟弟,大明一代战神英宗朱祁镇的嫡子,按照辈分来算,乃是朱厚炜的爷爷一辈。
有辈分再加上朱见潾已是六十大几的高龄,他站出来自然是最合适不过。
“太祖皇帝分封诸藩,自然是为了让朱家子孙镇守一地,护百姓安靖。”
“说的好。”朱厚炜冷哼一声道:“去年济南发生一场血案,德王爱妃的兄长祝阳被满门诛杀,不知德王可还有印象?”
朱见潾浑身一颤,去年发生在济南的这场血案堪称触目惊心,祝阳满门十七口连同上百护院被尽数格杀在祝家大宅,祝阳的人头更是被挂在德王府的府门之上。
堪称轰动一时,祝阳满门被诛或有取死之道,但是为什么要将祝阳头颅悬于德王府府门?
很显然,这伙格杀祝阳的匪徒就是冲着他德王来的!
朱见潾至今还记得自己爱妃祝凝哭的撕心裂肺,哭求他严惩凶手时候的画面,只可惜那伙强人就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大索全城都没能发现丝毫踪迹。
凶人杳无音信,朱见潾也只能不了了之,不过德王府的护卫力量自那以后就增强了数倍,德王卫的兵直接从兵营调到了府内,颇有些草木皆兵的味道。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想想看凶徒都把人头挂你家门上面了,摆明了就是要对你动手,你神经得有多大条,才会置之不理?
这事过去一年,朱见潾差不多都快忘了,却没想到今日在这乾清宫的大殿上,朱厚炜竟然会提出来。
那么朱厚炜的目的何在?
是想说他朱见潾安靖地方不力,故而在济南府才会出现这等惨案?
还是借故找茬?
这一刻朱见潾有些后悔站出来当这只出头鸟了……
“看来德王没忘。”朱厚炜冷笑道:“德王至今都在想在济南造成这等血案的是什么人干的吧,朕知道!”
德王一双浑浊的老眼不可思议的看向朱厚炜。
“是朕的永王卫干的!”朱厚炜冷喝道:“朕为何会派兵去济南,诛杀祝阳,任性说给德王听听。”
“奴婢遵旨。”任兴上前一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