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盐政,说起来是雷霆手腕,可钱宁失踪干什么去了?自然是暗中搜集证据去了,今上为了不给官场反应的时间,才需要这般暗中筹谋。
最后也确实如今上料算的那样,等到朝堂知道,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迟了,满朝大臣就算吵吵嚷嚷,可银子都被今上装进了内库,还想拿出来?
所以盐政坐实,百官只能退而求其次,想要今上从盐政银子里面分出一部分来给户部,只不过可惜这提议又被今上驳回。
现在的天子根本不愿意任何人去提盐政和盐政银子入户部的事,他需要的是淡忘,让群臣形成习惯,既如此今上会以盐政为提考策问?
想想都不可能,那么谈起大政,必然是到今天还悬而未决之事,如今的朝堂只有两件事悬而未决。
一是设立巡学使,巡视天下学政,巡学使的品级没有巡抚高,但管的不是地方政务,管的是地方天下学政,论权比巡抚甚至还高,而且每年可调度三百万两以上的银子!
这巡学使掌握如此之权,又是一等一的肥差,朝中的大臣谁不想任用私人,不过今上属意王守仁,大臣们虽然还在抗争,但今上把话说的很死,所以大臣就算据理力争,最后妥协的可能性也很大。
因此严某认为策问考兴学之事的可能性不会超过三成。”
一直闷不吭声的张骢突然间问道:“在下听闻陛下还是永王的时候,就曾在永王府内兴学堂,七年间收留入学的孩童高达三千之数,今上是不是想要将永王学堂的那种授学方式普及天下?”
“十有八九。”严嵩点头。
“可永王府学堂传授的乃是以杂学为主,儒学仅以认字启蒙为主,陛下若是以天下兴杂学,儒家岂能同意?”
严嵩似笑非笑道:“秉用以为陛下此举有何深意?”
张骢凛然道:“陛下难道想要非科举,以杂学士子取代儒家?”
“秉用不可妄言。”夏言大惊。
“是在下失言了。”张骢笑了笑继续吃菜。
严嵩目光凝重,微微摇头道:“其实秉用说的也并非没有可能,不过儒家传承数千年,古来君王不喜儒家的比比皆是,然而历朝历代的天子却依旧重用儒家,为何?
因为读书人尽出于儒家,因为儒家能够因时制宜,因为儒家能够保证皇权的正统性,维持君权神授,因为皇帝必须用儒家,否则天下必然大乱。
今上雄心勃勃不假,可要说今上想要废了儒家,扶持杂学,这不可能,至少二三十年内做不到,而几十年的时间足够让儒家拥有充足应变的时间,这一点毋庸置疑。”
夏言和张骢略微松了口气,要知道他们都是传统的儒家读书人,自然也不愿意看到儒家道统衰败,这个后果他们根本接受不了。
但是二人同样警惕,为何警惕,因为严嵩刚才说了,就算今上确实要对儒家动手,至少也要等二三十年。
可二人都是进京赶考的举子,一旦高中,只要不出意外还有人提携的话,那么二人将在二十年内位列朝堂,到了那个时候,今上若是执意要对儒家动手,他们就必然是首当其冲!
不止是他们两个,严嵩也肯定跑不掉……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严嵩呵呵笑道:“公谨、秉用此番参加会试,当先该想的只是如何才能金榜题名,四书五经关系到二位能否中试,而策问和殿试关系的则是二位能否名列前茅,严某是没机会了,可二人机会甚大,没准以后严某还要靠公谨和秉用多多提携呢。”
夏言和张骢连道不敢,然后说了一堆没有营养的废话。
“正德七年年底的时候,就已经传出过商税的风声,然而直到今日,天子也没有下旨征收商税,为何?”
张骢笑道:“想来是朝中阻力甚大,就算是陛下也不得不慎之又慎。”
“今上可没有这么好说话。”严嵩嘿嘿一笑道:“在严某看来,之所以还没有开始征收商税,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只有一个。”
夏言和张骢立刻做出洗耳恭听的架势。
严嵩目光变得凝然几分道:“征收商税,士大夫的损失可不算轻,那么这些受损的官员肯定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他们阻止不了商税的征收,但可以上下勾结,徇私舞弊,以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偷税、漏税甚至做假账。
到时候商税没有征收上来,或者比往年没有增加多少,朝臣言官们一定会跳出来说征收商税以至于民间商业凋零,不堪忍受巨额商税的大商们纷纷减少经营,甚至改商为农等等。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要废除掉商税,届时今上无计可施,便只能向朝臣妥协……
不过今上何等睿智,这其中的关窍想必早就想到了,所以今上必然会想出一个法子来遏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严某以为,这次策问七成以上天子会以商税如何征收,如何杜绝上下其手、徇私舞弊来出题。”
夏言和张骢目瞪口呆……
“天子如何出题,考官们管不到,但是阅卷的主考官肯定对于商税有自己的看法和应对,因此公谨和秉用,你二人在这策问题中该考虑的是如何迎合主考官的想法。
若仅仅只是夸夸其谈,去迎合天子的想法,那么名落孙山的可能太大,不过梁阁老和蒋尚书为人正直,你们只需要中规中矩作答,策问题当可无虞。
不过中了会试之后便是殿试,殿试时候天子可能只阅几张卷子,也可能阅很多卷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