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远远不够!”朱厚炜斩钉截铁道:“蒋爱卿还没明白其中蕴含着何等的意义,沈将军此行对大明又有何等长足的影响,朕记得曾经和你们说过,朕要让大明的土地里面,长出一种亩产能够达到四五千斤的主粮,现在沈将军已经将之带了回来,别的作物不谈,仅此一项,蒋爱卿可知道意味着什么?”
蒋冕目瞪口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石破天惊,意味着天塌地陷!意味着不可思议!
当初皇帝说起他梦想的时候,众臣都是当笑话来听的,哪怕亲眼看见热气球上天,事后也算是明白了过来,无非就是孔明灯的另外一种利用罢了。
可亩产四五千斤的主粮是什么概念?
完全没有概念……
因为这完完全全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在古往今来的所有书籍上面也没有丝毫关于这种作物的记载。
几千年了,如果有早就有了,既然没有,就肯定是没有,这一点不要说读书人,就算是整日里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也不会相信。
因此百官坚信,这种作物肯定不存在!
可皇帝这次派沈庚中远行万里去寻找,看来找的就是这种高产作物,那么悖论来了……
皇帝是怎么知道这种作物的?
如果是以前就知道,那么为什么以前的时候没有派人把这种作物带回大明?
难不成是生而知之?
这种说法对于‘子不言怪力乱神’的读书人而言,完全就是扯淡。
“朕知道诸位爱卿不信,朕会用事实让你们相信,沈将军。”
“末将在。”
“去将土豆取来。”
“是。”沈庚中转身就走,随后从简易的马车上取来一个没有盖子的大木盒,看得出来,保护的很好。
没办法,这已经触及到了朱厚炜的知识盲区,他只知道土豆什么时候种植,但如何种植只能说是一知半解。
于是他让沈庚中自己抓美洲土著问清楚,然后栽培好之后运回,免得土豆发了芽,还能不能种活,他可不清楚。
现在木盒内的土豆很显然已经成活,而且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朱厚炜也不客气,径直用手刨开松土,然后将一串并不算大的土豆给提了出来。
一尺见方的木盒内,就这么一株土豆,份量足有三四斤!
众臣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幕,数学稍微好些的立即开始在心里面默算,这不算不要紧,一算浑身发冷!
至少两千斤!
一亩地至少两千斤!
这是什么概念!一亩地如果能种出两千斤这样的粮食,那简直……简直活人无数!
众臣心里面不能不颤,因为他们此刻想的极其长远,古来王朝为什么会亡?
土地兼并,为什么土地兼并会成为王朝灭亡的最主要原因?
很简单,因为失去土地的百姓失去了生存能力,为了活下去,他们只能铤而走险,进而杀官造反。
但凡能填饱肚子,能有一点活路,谁愿意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造反,就连大明的太祖皇帝,当初家里面父母饿死,兄弟姐妹饿死,不也只是乞讨、出家?
没活路了,这才走上了反途!
这什么土豆如果能亩产两千斤,苍天呐!无数的百姓都能吃饱,那他们为什么要造反。
如果说一代王朝难逃三百年的宿命,那么靠这土豆,至少能让大明享国五百载!
而且大明将会迎来一次人口的爆发性增长!
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是肯定的,只要有吃的,华夏民族的繁衍能力堪称恐怖!
强汉盛唐为什么没有在极其强盛的时期,没有疯狂的扩张自己的版图,就算占领了西域等地,也仅仅只是设置了都护府?
很简单的原因,没人呐。
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到汉代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理论,天下的概念才算是深入人心。
儒家人都知道,想要对征服的地盘实现有效统治,那么必须要做好两件事,一事文化同化,二是人口移民。
文化还好说些,可移民?
移民靠的是海量的人口,没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谈什么占领?
可是现在这土豆如果亩产真能两千斤,那么老百姓就多了一条活路,人口的繁衍就会加速,二十年,最多五十年,大明的人口就能倍增!
人口多了,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养活,那么就算读书人不喜欢战争,也只能推动战争去掠夺更多的土地来养活日益见长的人口,否则就算再高产的作物也没用……
朱厚炜接过任兴递过来的绸布,小心翼翼的将土豆擦拭干净道:“明年你们就会知道朕说的这些是真是假,但是在这之前,朕要lùn_gōng行赏!”
众臣肃然,从皇帝的语气当中就能听的出来,皇帝已经是下定了决心,而对于拿定主意的皇帝,他们向来是无能为力。
“五百零二位烈士葬入烈士陵园,配享英烈祠,抚恤尽数翻倍,所有烈士若是无后,则从民间选出孤儿继承其嗣,烈士之后,大明培养其直成年,所有用度朕一力承担!”
“末将替战友谢陛下恩典!”
众臣反应不大,皇帝的这番处置并不算多重,只是在烈士原本的待遇上略有赠加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
“活着回来的战士都是大明的功臣,朕对于功臣从来不吝啬赏赐。”朱厚炜的目光扫过肃立的近五百战兵道:“每位战士赐银千两,军职晋升sān_jí,由军功处议定本次军功,记录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