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日,当朝太傅王光启的日子不太好过,因为最近几日夜里总有人在他家大门上泼狗血,有时还连带着死狗的尸体一起丢在门口。
起初他还在苦思冥想,自己到底得罪了什么人,但三天前的夜里,府中家丁抓住了泼狗血的人,是三名年轻书生。
当他回到家,准备质问三人这么做的原因时,三名书生却是率先破口大骂:“无耻老贼,你卖国求荣,还敢抓我们这些一心为国的学子,你就不怕死后遗臭万年吗?”
王光启被骂的满脸问号,心头也是一阵无名火起:“本官如何卖国求荣了?你等身为学子,却大半夜在我府门口行此等卑劣之事,该当何罪?”
一名学子再次高声骂道:“你太原王氏勾结蒙古鞑子,要我大唐不战就先乞和,不是卖国求荣是什么?呸,想你这种杂种,怎配做我大唐男儿。”说着,居然挣开身后家丁的束缚,冲向王光启。
书生双手被捆绑着,只能用肩膀撞向王光启,王光启今年都七十多了,一时间根本躲闪不及,结结实实被撞在了胸口,接连后退几步,仰面倒地。
身后的几名家丁连忙冲上去按倒书生,愤怒的将自己毕生所学的拳脚功夫,倾泻在了书生身上。
王光启被另外急忙家丁扶起,老头子满脸涨红,轻轻拍打着胸口缓了半天气,对家丁叫道:“送官,把他们通通送官。”
到了府衙,几名书生依旧态度恶劣,不住得对王光启破口大骂,直到南阳府尹忍无可忍,对几人用了刑,这三名书生才老实下来。
但经过一番调查,这三名书生背后的确每人指使,他们完全是听信了坊间的传闻,自发来做这事的。
但三人当夜才是第一次做这事,前几次并不是几人所为。
果然,昨日早上开门,家丁又在大门上发现了新鲜的狗血,可是三名书生一夜都在大牢里关着呢!
王光启大怒,命令几位家丁在大门口的角落里守了一夜。
到了后半夜,几名书生打扮的人端着两大盆狗血出现在街道上,与蹲守在门口的家丁撞了个正着。
几名书生也被送了官,结果和之前的三人相同,也是听信了流言,并且是第一次干这事。
这样的留言之前王光启也听到过,很多人和他一样,也都听到了这样的流言,但是都没有放在心上。
甚至有些人和他一样,都猜到了这是长公主府那边放出的留言,不过再一想,长公主现在肯定已经是焦头烂额了,怎么还会有精力放这种无关痛痒的流言呢?
从宋葛遇袭到现在,秦王派有大量官员被撤了职,掌控的势力日渐稀薄,甚至长公主府和秦王府在外的生意,也被不少商贾在背后官员的支持下吞并下来。
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六部各部侍郎,光禄寺左少卿等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秦王派有八名五品及五品以上官员被罢免。
其余的,也多半在背后的全力运作下,彻底与秦王派划清了界线,秦王派一夜之间便显得有些风雨飘摇。
所以众人即使怀疑过是长公主府放出了这些流言,甚至这些流言中有很多都是在有意抬高长公主府和秦王派的地位,但仍然不敢此时就是长公主府所为。
今早,王光启在朝堂上将此事上奏给了李景俞,一大早,就想要去大街上听听这个流言到底传成什么样了。
刚行至离天桥坊不远的地方,王光启便被外面的喧闹声吸引,掀开窗帘一角向外望去。
街道上,一大群书生手中举着各种各样的木牌向这边走来,最前方的木牌上写着四个大字:天理已死!!!。后面还跟三个鲜红的感叹号!
后面大大小小的木牌上写着各种标语,什么“打到王光启,严惩卖国贼”,什么“释放我辈爱国学子”之类。
队伍中,还有书生长篇大论的重复着那些流言,然后再引经据典的抨击,然后还带着众位书生高声宣读木牌上的标语。
王光启气的是一佛出窍二佛升天,跳下马车就要与众书生政变。
刚下马车,不知队伍中哪个书生高喊了一句:“快看,那个就是王光启,居然还敢到这里来。”
一群书生一拥而上,将一行人团团围住。
王光启刚刚下朝,来街上听听流言的想法也是临时起意,所以队伍中只带了两名家丁。
当众人被团团围住时,两名家丁左拦右挡,却是根本护不住王光启。
众书生原本只是想上前讥讽一番,但当一块石头从人群中飞出,正中王光启面门的时候,众人心中的暴力情绪便再也抑制不住了,一拥而上。
下了朝,李景俞到了御书房,刚喝下一碗粥,还没来得及开始批阅奏章,便有太监从外面匆匆跑来。
李景俞眉头一皱,抬头问道:“怎么了?”
太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喘了几口粗气道:“启禀皇上,王太傅下了早朝,在天桥坊外与一群书生相遇,结果不知为何遭到了众书生围殴,待巡城士卒赶到时,王太傅已然毙命了!”
李景俞闻言愣在原地,早朝上他才刚说过:“这些年来王太傅劳苦功高,如今发生此事,不仅是针对王太傅,更是不将我大唐国威放在眼里,南阳府衙必须彻查此事,给王太傅一个交代,也是给我大唐百官一个交代!”
结果事情还没查明,王太傅就先没了。
李景俞将手中的竹简捏地嘎吱作响,“砰”一声的摔在御案上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