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五胡烽烟>第110章 防疫手册

文易很清楚一个道理,想在岭南发展就不可能撇开俚人,必须要想办法收服他们为己所用。

每多一个俚人部落加入他的实力就能增加一分,未来的路就能好走许多。

之前他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靠武力征服或者通过交流慢慢诱导他们加入。

但武力征服很容易引起俚人的反抗,到时候真把俚人惹恼了,会很麻烦。

当年秦始皇两次派兵征讨岭南,第一次五十万大军都没能成功,甚至连主帅都战死了,第二次又派了三十万人才勉强征服。

虽然当年反抗秦始皇的是百越,而现在岭南的主体是俚人,但不能因此就小瞧俚人的战斗力。

别看俚人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政权,真把他们逼到一定程度,也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起码他们有能力把这里变成泥潭,拖住侵略者的手脚,最终活活的把对方耗死。

这也是为什么东晋不愿意对岭南用兵的原因。

文易更不想成为俚人的公敌。

所以武力征服可以用,但不能一直用,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文化征服。

之前他一直找不到切入口,突然爆发的疟疾给了他灵感。

疟疾肆虐数千年,尤其是岭南更是高发区域。中原之所以视岭南为蛮荒之地,疟疾就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就是岭南人心目中的救命恩人。

不论是俚人还是汉人,亦或是其他种族的人,都会视他为恩人。

文易找到了治疗疟疾的药方,这个消息传开后晋安县沸腾了,全是歌功颂德的人。

晋安县境内各个俚人部落,听到消息后纷纷派人到县城打探消息,然后看看能不能搞到药方。

杜子恭可不敢私下做决定,就让人过来请示文易该怎么办。

文易当即就做出决定:“公布药方……嗯,这样,召集所有俚人部落的首领,让他们过来学习治疗疟疾的方法。”

“我和杜教主正在编写防疫手册,到时候一并教给他们,免费教。”

薛大元道:“主公英明,等药方传开晋安县乃至岭南都将念主公的恩情,到时我们再和俚人打交道会容易许多。”

“不过,虽然我们不要任何好处,但这是个打入俚人内部的好机会,不能就这样白白错过。”

文易道:“哦,薛先生有何高见?”

薛大元道:“等各部俚人首领过来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和他们协商,派遣医疗队去他们部落亲自指导防疫工作。”

“有黄蒿汤和防疫手册在,我相信大多数俚人部落都会同意的。”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更详细的掌握俚人的情况,还能增进双方的交流拉近关系。”

文易道:“好办法,肖柏山,该怎么做不用我教了吧?”

肖柏山略带兴奋的道:“是。”

从上任以来他一直在想办法拉拢俚人,只是进展不大。现在终于找到突破口了,他有信心借助这个机会收服境内的俚人部落。

……

虽然显微镜还没有造出来,但还是有很多方法能从侧面证明病毒、病菌这些东西是存在的。

根据这些特性结合当前医疗水平,以及从前世带来的一些知识,文易和杜子恭一起编撰了一套防疫手册。

除了预防、应对各种传染病的方法,顺便把防蛊的方法也记录了下来。

蛊就是寄生虫,是困扰岭南地区三大顽疾之一。

嗯,三大顽疾就是疟疾、寄生虫病和瘴气。

瘴气文易没有办法,疟疾和寄生虫前世他有所了解。

能有效遏制三大顽疾中的两个,可谓是功德无量,所有生活在岭南的人都要念他的好。

随着防疫手册的扩散,他在岭南人心目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早晚有一天,这个地位会转换成实实在在的好处。

所以文易本人也非常重视这部防疫手册,书成之后亲自回阆湖让印书坊的人全力印刷。

然后又抽调了数百人学习手册里的内容,未来这些人会深入岭南民间给各部传授防疫知识,并替文易扬名。

当然,这都是未来的事情。

眼下这些人的任务,是去晋安县周边的村镇宣传防疫知识,再去和阆湖交好的俚人部落。

等这部书的影响力扩散开来,有了一定的口碑和群众基础,才是他们行动的时候。

用了七八天的时间把这些人都教会,又印刷了五千本防疫手册,文易又马不停蹄的带着人和书去了晋安县城。

恰好各个俚人部落派过来学习的代表也都到齐了,而且这次来的代表明显比之前要多很多。

原因很简单,以前很多俚人部落不相信他们,躲起来不愿意和他们交流。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俚人发现他们口碑还不错,就渐渐的就放下了戒心。

这次又宣称要免费教各部落防治疟疾、瘟疫的方法,他们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跟了过来。

这么好的刷脸机会文易自然不会错过,亲自给这些人授课,手把手教他们各种防疫知识。

他又趁着这个机会提出了贸易请求,邀请各个俚人部落到晋安县城来购买各种物品,同时向他们收购各种草药。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现在还正跟着人家学习防疫知识,这些俚人也不好意思拒绝。

关键是文易的态度确实很诚恳,而他们也很需要和汉人交易很多生活必需品,于是就这样答应下来。

文易给这些俚人上课的时候,他培


状态提示:第110章 防疫手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