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三年,冬。
入冬之后,天气日渐寒冷起来。在异国境内辗转作战的女真人显然不想在面对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出现的明军的同时,还要面对另外一个更为可怕的敌人——寒冬。
于是,随着女真各路大军最后几次大规模的劫掠行动的结束,女真各旗迅速脱离战场,迅速汇集成一路押送着无数金银物资、奴隶牛羊的巨大队伍向着关外缓缓退去……
面对这种大好时机,明军却显示出了一个暮气沉沉的帝国的僵硬与迟钝。不但没有全力以赴寻求战机,甚至连拦截骚扰的部队也不曾派去一支!
似乎所有明军都在高兴的等待这些**掳掠够了的敌人在吃饱喝足后退回老家!
在这种情况下,女真人安然押送着无数物资、牛羊和奴隶大摇大摆的撤出了大明境内,穿过根本没有出击意思的山海关和宁远,轻轻松松的上演了一把完美的大胜利!
而另一方面。
大明的乱局却没有因**哈赤的撤退而发生太多的好转——走上历史岔路的白莲教趁着女真人牵制大部分明军主力的天赐良机,早已经趁机发展成了一个能正面与大明朝廷对抗的庞然大物!
白莲教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壮大,在原本历史中,白莲教因为遭人举报而在天启二年在打量骨干被抓被杀的情况下仓促起义。从而导致力量严重不足,许多精锐甚至连召集教徒的时间都没有就被早有准备的明军剿灭。
因此,徐鸿儒也仅仅是掀起了数十万人规模的起义,最终也因准备不足、人员武器严重缺乏,没能在初期打下一片稳定的后方而最终被淹没在了明廷从各省调集来的大军当中……
而天下各省白莲教徒看到教主徐鸿儒起义失败的惨状后,显然受到了震慑惊吓。加上内部群龙无首,互相间争斗不休……这才沉寂下去。
最终竟是一直到二三十年后明朝灭亡也再未有什么大的动作。
而当清军入关时,这本应是白莲教这等始终意图造反的一个大好良机。但在清军祭出的屠刀和无数汉奸竞相卖国的大潮中,显然白莲教的主体已经没有了敢于和清军一争的心思和胆量。
于是,直到明朝覆灭,这白莲教在徐鸿儒败亡后鞑子、明军、流民闯王们的乱战中也再未有什么大的作为。
但在如今……这可以说早已经走上历史岔路时代中,可能只是最初一点小小的变化……白莲教并未遭到出卖,或者说出卖者在出卖之前露了马脚被内部“清理”掉了。
总之,这小小的变化却导致了如今整个局势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本应在天启二年仓促而行的起义推迟到了天启三年。
小小的时间变化背后却意味着白莲教参与起义的高层及各地骨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起义用的武器刀枪、人员物资……甚至详细到约定的时间与明军、衙门中的内应全部准备就绪。
这与仓促而行,边跑边打的套路可是完全不同!
本就腐朽僵化的大明官方在这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到全方位的打击,显然一下便乱了阵脚!
许多驿站、分驻各处的明军哨所纷纷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覆灭。
一些武备库、粮仓被白莲教徒攻破夺取,大量的武器粮食乃至金银攻势下……许多良民也被裹挟、鼓动、或者干脆收买进了队伍。
不管怎么说吧……
等这些“良民”杀了明军士兵,或者随便某个朝廷小吏、官员。这人便彻底戴上了“反贼”的帽子。
而无论在哪个时代……造反也就意味着失败后的惨死和整个家族、甚至朋友都要受到巨大的牵连!
在这种大背景下,宗族、家庭、亲朋邻里观念本就十分强大的古代社会中……大量注定被牵连着杀头甚至凌迟的亲朋好友、族人邻里也不得不加入了造反大军!试图靠着打败明军的方式获得安全!
再加上准备充分、且骨干俱在的白莲教的大量收买人心、开坛做法、或者讲经布道的举动,大量文化水平根本就是文盲{识也因为明代严格的制度而只限定在家乡十几里范围之内的农民大量迅速被洗脑,狂热的加入了白莲教!
这些因素都给白莲教提供了强大的后援底蕴!
其实如果此时明军全力以赴的剿灭白莲,那么虽然有了大量教徒和财力的白莲教其实还是会因为没有大量经过正规训练的士兵而导致军事上的败亡,最终所有教民要么战败被杀,要么投降后被斩头凌迟……
但此时另一个历史变数却又让大明的局势向着历史岔路上更进了一步!
那就是女真!
在原历史中,这个时候的**哈赤的野心应该已经随着发七大恨造反成功,女真人纵横关外而有些自满懈怠了。
直到几年后才会想要一举解决明军在关外的势力——锦州、觉华岛等地。但他也几乎没有想过真正重创或者推翻大明朝廷。
毕竟,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大明实在是太庞大了!
人口万万,这岂能是一个人口只有两三百万,且还是拼凑起来的山野小族能够比拟的?
科技文化上的辉煌也让底蕴不足的女真人根本有这个想法。
拒在崛起之战的萨尔浒大战中消灭了明军的主力,也间接导致了失去了传承的明军后期的越发疲软**。
但作为同时代,而非未来人的**哈赤同样也看到了自己在老天帮助下才打败的明军很快又成批成批的出现在了辽东!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