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罗塔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了解了,并且多注意了一眼那个大巴黎的中后卫。
确实,这种身材能够人才济济的法国队踢上主力,必然有过人之处。
“芬格,慢一些,我们不用跟他们打快,速度是他们的优势。”陆阳回到中场之后提醒了芬格一句,但芬格却皱起了眉头。
他知道陆阳的意思。
回到中场当一个工兵球员。
可在国米呼风唤雨了一个赛季的芬格已经回不去了,他体会到了当核心的快乐,所以他不能再接受自己扮演工兵角色了。
意大利的阵型是4312。
这套阵容中三个中场其实是精华,防守的时候,他们三个相当于三个后腰。
进攻的时候,他们三个轮番插上一两个人,可以让球队在进攻的时候人数也有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三个中场的战术地位就很高了。
相反,这套战术中战术地位最高的是1和2,也就是前腰和两个锋线。
甚至如果喜欢打边路进攻的话,两个边后卫的战术地位也在三中场之上。
所以熟悉意大利队的球迷就知道,意大利中场没有核心。
佩莱格里尼、芬格、德雷基,还有以前的佩罗蒂和坎德雷瓦,都算不上球队核心和组织核心。
这套战术把核心可以发挥的作用,分别赋予在了多个位置的球员身上,他们各自具有一部分的核心作用。
这也是意大利在马涅罗离开之后,对人才凋零的中场做出的科学的改造。
优点是能力平庸的中场球员们不会因此有过多的战术压力。
缺点就是中场球员的存在感较低,但付出却很多,来回冲刺奔跑,攻守兼备,得是可以b2b的全能球员!
芬格现在,就要要回属于中场球员的权力——组织权!
芬格也自以为抓住了罗贝里的身后空间,可以做很多文章。
但他忽略了这个空间其实能抓住的人不多。
他自己带球推进可以,但他的推进能力远不如约瑟夫的防守能力。
陆阳向右前插可以,芬格的传球同样很难突破约瑟夫的拦截。
佩罗塔也能够拉到右边接应,不过这之后需要其他球员进行一连串的移动。
所以需要时间。
佩莱格里尼上来、安卡雷利去中间,陆阳交叉跑位去左边或者右边,都需要时间。
芬格打的太快,其他人跟不上,就会形成他或者佩罗塔孤单持球的情况。
不是其余球员不愿意跑,而是组织者没有给他们留出充分的跑动时间。
看上去就好像是芬格高出了其他球员一档似的,但其实是芬格自己无法自由的调节速率从而被迫快速运转。
一慢下来,约瑟夫和回抢的罗贝里、齐佐,都有可能抢下足球。
芬格没有能力在他们的逼抢下辗转腾挪。
对战国际米兰的时候陆阳就和莫里奇分析过这个球员了,他只能在有机会的位置打出机会,但不能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创造机会。
他很平庸。
可惜,陆阳的话没有被芬格听进去。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支意大利队……没有中场核心!
这一点,算是马涅罗的失误。
他没有在这套中场中确立一个统帅,这就导致球队中场在压力和机会面前有些失控。
当然了,马涅罗也很冤枉。
这个中场阵容和踢法,很显然应该确立陆阳为核心,但可能吗?
起码现在还太早了。
陆阳才为意大利踢了一场球!
哪怕那场球技惊四座,但难道陆阳没有获得与之相对等的收获吗?
他现在可是意大利队的主力前腰啊!
路得一步步的走。
现在贸然立陆阳为核心,只会让球队内不少人不满,对马涅罗和陆阳都不是什么好事。
而立其他人为核心,陆阳以后要再取而代之就难了,起码时间需要花费的更久。
所以马涅罗才一直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悬而不决。
他就是在拖时间,拖到陆阳足以服众的那一刻。
他原本认为可能需要三场比赛。
但陆阳为莫里奇和克罗地亚做的事情,让他的威望在队内大大提高,或许……只需要一场好球就行了!
比如眼前的这场!
虽然呼吁大家为克罗地亚的和平而踢球看似和队内地位没有太大的联系,但其实……怎么可能没有联系?
哪怕是经常组织大家聚餐的那个人,说话也比普通成员显得有分量吧。
陆阳一呼百应之后,他距离成为球队中场核心,其实已经不远了。
上半场第三十七分钟,陆阳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芬格一意孤行,非要打别人看上去是漏洞但其实验证过后确定不是漏洞的地方。
如果意大利队是三前锋阵容,有一个右边锋固定在罗贝里身后,那么这个漏洞是能够打成的。
但意大利是双前锋。
砰!
约瑟夫又一次完成了对芬格的抢断,而且他直接大脚长传,找到了前面的罗贝里。
没有芬格,罗贝里的内切几乎没有任何阻碍。
斯卡马卡第一时间就被罗贝里卡在了外侧。
在芬格的“帮助”下,斯卡马卡目前为止的表现都是废物级别的。
进攻的时候上不去,防守的时候又总是不能提前卡住罗贝里。
斯卡马卡心里苦啊。
罗贝里的内切是卡得住的吗?
那得多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