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老子要登基>第305章 缺水

周瑜虽然已经派人开始挖水渠,引江水到这边来灌溉。

但是开挖水渠,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就算是人多,安排调度。

短时间里也没办法将长江之水引入到偏远地区。

而且开挖水渠之后,灌溉也只能满足水渠周边的土地,更多的土地根本没有水源,无法达到灌溉的要求。

想要灌溉作物,只能通过手动用水桶将水抬过去,然后倒入农田之中。

其他的植物还好,水稻这种农作物对水分要求极大。

对水的需求量很多,若是没有水很难存活。

这就更让周瑜有几分头疼了。

本来这种小事是轮不到袁耀来管的。

不过周瑜他们短时间里想不到其他的办法。

知道袁耀足智多谋,说不定能想到办法。

“我说最近怎么眼皮直跳,肯定有什么事情发生,没想到是这事。”

袁耀听见周瑜的话后,很快就明白了。

之前他只想到了解决粮食产量的问题,却忽略了,想要将产量提升这些种植下去的庄稼,得完好无损的长大才行。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植物同样如此,若是没有水源的滋润,这些植被很快就会枯死。

那么他们几个月以来的忙活就泡汤了。

“现在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袁耀没有直接询问目前的状况,这么多天不下雨,他就算不问也知道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他想要了解的是周瑜,他们是如何解决没有水源这个问题的。

见袁耀询问周瑜也不含糊,立刻就回答。

“大哥,我让麾下的士卒开挖沟渠,将河流之中的水源引入到农田之中灌溉,不过开挖沟渠工程量太大,挖出来的这些沟渠覆盖农田的面积远远不如我们新开垦出来的田地。”

“有一些偏远的田地,极度缺水,却没有其他好办法,只能命麾下的士卒用木桶挑水过去灌溉。”

周瑜所屯田的地方,还是靠近长江和震泽,一面有江河之水,另外一面则是有湖泊之水。

就算是这样,依然没有足够多的水来灌溉农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土地不够平整,许多良田都处于山丘之上,而水源又在低洼处。

水往低出走,自然不可能走到山丘上去。

天上又不下雨,不会积攒水沟。

所以想要将水源弄到山丘上去,就只能够利用人力进行灌溉了。

“可有帮助提水的器械?”

袁耀对于人力是比较鄙夷的,人最聪明的就是脑子,能够用脑子的事情,为什么要去卖弄自己的力气呢。

懒惰使人进步,科技就是因为懒惰才会进步的。

周瑜很快就回答。

“有倒是有,不过器械的提水效率不高,而且还需要人员操控。”

“是什么样的?”

“是一个名为翻车的工具。”

“走,带我去瞧瞧。”

袁耀很快就来了兴趣,跟着周瑜来到了屯田之所,想要查看一下现在的灌溉工具。

周瑜屯田的地方,距离曲阿并不算远,城外的农田,尽数被袁耀征辟,用来军屯。

所以这些地方,也尽数变成了周瑜大军屯田之地,他们来到了一处河流的支流所在,这里有一个由木头制造而成的工具。

名为翻车。

“大哥,就是这东西。”

“此物名为翻车,乃是十常侍毕岚所造,熹平年间,毕岚曾担任掖庭令,掌宫人簿帐及蚕桑女工等事。”

“毕岚在二十年前奉皇帝命,铸铜人四列于仓龙、玄武阙,又铸四钟,皆受二千斛,县于玉堂及云台殿前。又铸天禄虾蟆,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

“这转水之物,便是这翻车,最开始这翻车只是旋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他并不是用来灌溉良田之用,只不过后来传入民间,百姓觉得他可以用来浇灌农田,便尝试制作,如今我们所使用的提水之物,便是这翻车。”

周瑜在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当前的这个翻车之后,袁耀也一边打量着这个翻车。

其实这翻车,已经有了半自动化的机械构造原理了。

这翻车已经有了一些后世那种龙骨水车的雏形了,袁耀仔细一想,好像跨时代的浇灌利器,龙骨水车就是在这翻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的产物。

似乎还正是这三国时期,发明出来的龙骨水车,是历史上三国时期最着名的大名家马钧所改良。

这马钧可是一个厉害人物啊,可惜,此人并不在江东,不然袁耀一定要将此人给抓来。

这翻车已经有了一些技术,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

其整个外形也颇为特殊,有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

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

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

中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有这东西的存在,想要将江河之水,传递到农田之中进行灌溉,倒也省去了不少的力气。

只是这东西制作起来不容易,加上构架很大,还是需要人力来操控,在如今这缺少水源的时候,还是有几分不够快。

效率太慢了。

这也是为


状态提示:第305章 缺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