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进宫的时候,皇帝正在崇德殿议事。奔波了两天,他也有些累了,对外头服侍的宫人说了一声,便找了个暖榻和衣歪了歪。这一觉睡得酣甜,再睁眼时已是华灯初上。
揉着眼睛起来,便看见皇帝的背影,正伏在案上不知看什么。
初初见到这位皇伯父时,李晟还在幼年。他儿时与母亲住在一起,极少进宫。进宫时也因年纪太小而记不清什么。直到母亲病重,大半夜里,皇伯父带了几乎所有御医院有名的大夫冲进了王府。在灯光下,他看见父亲双目带着红丝与他争吵,二人剑拔弩张地对峙着,尽管灯火通明,他还是感觉到仿佛天都坠下来一般,四周是沉滞得让人无法喘息的空气。
之后,他被乳娘抱回房里,不许他出来。
再之后,他在母亲的房里看见了皇伯父。
远远地坐着,定定地看着床上气若游丝的女人,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靠前半步。
父王半跪在床前,哭得像个孩子。
母亲笑着招手唤他过去,指着他对着皇帝说:“这是我唯一的孩子,也是我留在这世上最后的牵挂。看在我的面子上,以后对他好一点儿,让他过得自在安然。”
皇帝红着眼睛点头。
然后,母亲看着父王,喃喃地说了一句。
那时年幼,并不明白母亲说的是什么,现在想来,好似是一句话:如有来生,愿你我不识、不见。
那夜之后,他再也没见过母亲。而原本疼爱他的父王看着他的目光里总有沉重得让他无法呼吸的悲恸。
李晟明白,那一刻起,他既失去了母亲,也失去了父亲。
父亲变得神经质起来,家里上上下下过得胆战心惊。长相酷肖其母的李晟首当其冲,在第三次被父亲掩着脸赶出房门之后,他叫来了王府长史。
“你能跟皇伯父说上话吗?你告诉他,我在家里过不下去了,让他帮我找个地方住吧。”
刚进京的外祖母和舅舅们第一时间赶到了王府,还没等到灵前哭上几声,就被宣王用棍棒赶了出去。
披头散发的父王疯了一样指着母亲的家人骂,躲在幔帐后的李晟从父王的骂声里得知了母亲病逝的真相。
府里一个不受宠的姨娘,心怀怨愤地毒害主母,让她缠绵病榻六年之久。
而那个姨娘,当年正是外祖母家送进去的。
外祖母有错,但错更大的是父王。如果心里只有母亲,为什么还要娶那么多侧妃姨娘?如果没有那些人,母亲一定会过得快乐舒心一些。也不会这么早离开自己。
父王自此迷上了修道,在烟雾缭绕的虚幻里寻求慰藉,而他,跟着外祖母远远离开了京城,离开了充满幼时回忆的地方。
那时候,皇伯父还年轻着,面容俊逸,身板挺直。
如今,他也有些老了。
李晟轻轻叹了口气。
皇帝闻声转过身来,对着他一笑:“你醒了,睡得可好?”
李晟从榻上起来,跪下行礼:“微臣失态了。”
“人都有疲惫的时候,累了就歇歇。”皇帝对他招了招手,“来陪朕坐着,喝两口茶醒醒神吧。”
李晟坐在了皇帝的对面,守在外面的太监送了茶进来,并摆了三样精致的茶点。
“你外祖母又去了宣王府?”
“什么事都瞒不过陛下。”李晟笑了笑,为他斟了一杯茶,“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不停往人家家里塞人,这么些年了,也不会觉得累。”
皇帝哼了一声:“不过是怕家族势微,总想着可以用女人拴住富贵荣华。”
“舅舅家里却是干净,除了几个通家之好的庶女娶来为良妾,家里连一个通房也不容得。”李晟托了腮,出神地看着桌上的烛火,“如果她的手不要伸得那样长,我一定会好好孝顺她。”
皇帝抚着杯沿,过了很久才叹了口气:“朕还以为你会怨她。”
“人心难测,当日她送人进府里时,也没想过反而会害了母亲的性命。那些年她常常于睡梦之中哭醒,人也一下子老了许多。这么多年的煎熬,她过得并不舒坦。何况,事情的源头还在我父王身上。若不是他自己心性不定,何至于冷落了我母亲,又招了旁人的怨恨?空担个痴情的名声,却又做不到钟情始终。”
李晟放了杯子,摇头笑了笑说:“这些事都过了那么久了,提起来又让人伤心。”
皇帝皱了皱双眉:“郑氏是怎么回事?不是一个月后便要行礼的吗?怎么现在就带进王府里去了,郑家怎么这么不懂规矩。”
李晟嘴角一翘:“可能是怕我将来只顾着世子妃而冷了她罢,郑家还送来了不少银子,臣已让人送去内库了。”
“送去内库做什么,你自己留着用吧。”皇帝看了看他。
李晟笑了起来:“皇上您也怕微臣兜里没银子吗?”
皇帝也笑了:“你这个小鬼头。这两年海禁,只有你有船能出海,赚得能少的了?”
“是,多谢皇伯父给微臣赏口饭吃。”李晟站起身来,对着皇帝长长一揖,“不过微臣这么辛苦,所得不过三分利,陛下您看,如今我也要娶媳妇儿了,养家糊口不容易啊,是不是能再赏一点儿?”
皇帝哈哈大笑起来。
守在外间的乐印也不觉面露微笑。只要有宣王世子在,皇上的心情就会好。之前还忧心忡忡的,只这么一会儿,便又听见笑声了。
“等大婚之后,你便进政事堂吧。”
看着皇帝略显疲态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