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海上升明帝>第432章 阻击

战争拼的就是资源。

“大明不会速亡,但也不可能速胜!”朱以海面对自己心腹御前大臣们说的很直白,“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积小胜为大胜!”

北上的战舰上,朱以海吹着初夏暖和的海风,还不忘记对远在西部的川陕等地作指示,“贺珍兵溃,马科降虏,张献忠诈降复反,毁川北上,不少人建议朝廷坐山观虎斗,让他们两败俱伤,甚至有人还提出跟鞑子议和,联手将西贼剿杀!”

“可笑,荒唐!”

“这些人肯定是当初朱由崧在南京时提议联虏灭寇的那批人了,时至今日,还不醒悟。”

对于这些官员朱以海非常不满。

朝堂上有太多带不动的猪队友,哪怕他一再的严禁党争内斗,但有些人还是不忘这些,之前朱大典在湖广兵溃,就有无数人弹劾上奏,历数朱大典罪责,甚至翻起旧账,要彻底清算他,喊着要杀他,甚至凌迟处死等。

就如当年北京朝廷杀袁崇焕一样。

虽然朱以海觉得袁崇焕被杀,其实也并不全是冤枉,但他更认为,以当时的局势,袁崇焕不管怎么说,也是朝廷督师,在辽东更是七分功三分过,朝廷根本不该杀,崇祯更不该杀。

这和袁崇焕不该杀毛文龙是一样的。

崇祯杀了袁崇焕,百害而无一利,并没起到他想要的结果,反而更败坏了君威民心。

朱大典兵败,朱大海没有半点处罚,甚至反而是派特使前去予以安慰,为何,因为他很清楚,当时湖广的局势很危急,朱大典过去时间很短,能打出一波小高潮胜利,已经不易了。

甚至可以说,不管是何腾蛟还是朱大典,或是堵胤锡他们任何一个来主持9厶跫,都难免兵溃,这是非战之罪。

若是朱以海这点都看不透,容不得半点失败,前面重用拜为督师大学士,这转眼兵溃就立即喊打喊杀擒拿下狱,这对大局没有帮助,反而会让整个湖广接下来更乱,以后谁还敢去做事?

为了避免被朝廷追究,便极可能就是跟后来祖大寿等那些辽将一样,只报喜不报忧,甚至谎报军情,在崇祯朝,不管是周延儒还是温体仁又或是其它督师大臣们,最后基本上都是一样。

欺上瞒下,为何?

就是因为朝廷容不得半点错。

朱以海是清楚湖广局势的,所以能接受湖广的败绩,也清楚知道这不是朱大典的错,他能够接受失败,仍继续重用朱大典,也避免出现更大的湖广动荡,避免有人趁机清算甚至重掀内斗。

维持朱大典的督师地位,仍由堵胤锡等主持湖广,避免局势更坏。

事实证明,朱以海这样做是对的,朱大典保下来了,堵胤锡等也越发感激卖力,在得到广西瞿式耜,江西张名振等的增援下,他们迅速平定了王朝先刘承胤张先壁等的叛乱,稳住了洞庭湖以南的局势。

甚至在朱胜利率湖广行营赶到后,还夺回长沙,收复岳阳。

各地降清的土司也大多又重新归附大明。

起码没让局势更坏,甚至还多次向襄阳、荆州等地清军发起袭击,很好的牵制了湖广清军,并对江汉平原持续性的扫荡,抢夺人口、耕牛、粮食等,破坏他们的耕种,使的湖广这个大粮仓,完全无法给清军提供粮食,甚至连湖北本地清军都供应不足。

这在朱以海看来,已经是非常成功了。

可偏偏朝廷始终有一些官员,一直还揪着当初武昌兵溃的事翻旧账,总是找朱大典麻烦,今天这个说该杀,明天那个说误国,还总说当初湖广五忠数十万人马,好像这些纸面上的数字,就是真的一样。

朱以海对这种没脑子或者说心坏的官员,也只能给予训斥,可这些人太多了。

如今川陕的局势比湖广的更坏。

西安兵溃后,又有一大群人跳出来喊打喊杀,要治总督高斗枢的罪,治巡抚孙守法,提督贺珍的罪,治经略文安之的罪,治总兵官刘体纯、王光泰、武大定等的罪。

一个比一个喊的凶。

张献忠诈降后重又反叛北上,好多人又开始指责文安之,说他误信献贼。又有人则提出联虏灭贼,先联合清军把张献忠给彻底绞杀,除了这颗毒瘤。

还说什么还能借此机会,达成议和,到时四川汉中归大明,陕甘归清廷,湖北归清湖南归明,正式划定边界,南北休兵和议等等。

简直是在放屁。

虽然有些没说要联虏灭贼,却也是要朝廷就坐看鞑子跟西贼互攻。

谷醛

甚至还有人因此建议,为了让鞑子能够安心跟西贼打,朝廷暂时不要出兵打鞑子。

这一样是放屁。

虽然朱以海同样对张献忠很不满,这家伙起兵叛明最早的一批,也是如今撑的最久的一批,但当今局势下,鞑子才是心腹之患,张献忠是次要矛盾,甚至在面对入侵的异族鞑虏面前,是还可以想办法放下成见,先争取统一战线的。

哪怕张献忠自私,朱以海也不能坐视,更不能给鞑子提供机会安心打张献忠。

从战略上来讲,鞑子现在实力比大明强,所以就算张献忠现在是叛逆,但只要他是跟鞑子打,那也算暂时的盟友。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他们在西线大战,朱以海必须抓住机会在东线开辟战场。

想着看热闹吃瓜,那不是蠢就是坏。

等鞑子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全力灭了张献忠,那可能不是两败俱伤,而是清军趁势占领汉中,甚至直入


状态提示:第432章 阻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