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刘备请我当谋士>第二百章 公瑾,你多虑了

孙策让祖郎带兵去援守春谷的第二日,派去襄安的斥候突然回报,说是徐琨弃城离开,趁夜领兵出城,却被敌兵追袭,三千人马损失殆尽,只剩下徐琨和三百多人逃脱,正向历阳行来。

“敌兵是何人为将?竟能让徐将军如此惨败。”孙策惊问。

“是太史慈。”斥候答道。

事实上,太史慈斩杀和俘虏的只有一千多人,其余人主要是向各处奔逃,趁机跑回家,没有再去跟随徐琨。

“太史慈!我曾与此人相斗,其武力不在我之下,徐将军被他所追,怪不得会如此惨败了。”

孙策还记得,自己的部将陈武就是死在太史慈手里,这次徐琨能够逃脱,已是万幸。

现在襄安已失,春谷就更难守了,春谷如果再丢,刘备兵马渡江进入丹阳,后果不堪设想。

孙策看了周瑜和黄盖一眼,不说话,只是静静思考着。

周瑜和黄盖此刻也都不言语,各自在想着应对之策。

黄盖是荆州零陵人,其祖上曾有人官任南阳太守,但他自少而孤,常常利用负薪贩卖的闲余时间,读书和习兵事。

说起来和刘备有些相似,祖上有人当官,算是寒门,父亲又死的早,生活艰难,一个是织席贩履为生,一个是负薪贩卖为生。

唯一不同的是,黄盖喜欢读书,刘备却不甚乐读书。

黄盖后来任为郡吏,又被察为孝廉,为公府所辟,之后便是跟随孙坚南征北战了。

周瑜突然说道:“将军,襄安已失,徐将军又已遭败,兵马未能退守春谷,即使祖郎所率三千人马能够及时赶到,春谷只怕也抵不住刘备大军。”

“公瑾之意如何,不妨直言。”

孙策见周瑜说了又停住,似乎有些难言之隐。

周瑜又犹豫片刻,才继续说道:“刘备得舒城又弃,所为的是渡过江东,咱们如今也可弃守历阳,全部兵马回守丹阳,务必挡住刘备,将其击灭或赶回庐江,万不可任他在江东横行。”

“弃守历阳,退回江东?”孙策有些惊异。

历阳离大江不远,是守住江津的前沿城池,历阳不下,敌兵就不可能从此处渡江。

孙策好不容易又夺回历阳,怎么可能轻易舍弃,周瑜正是因此,才会有所犹豫。

“若守历阳,牛渚也需要兵马屯守,如此分兵较多,倒不如退守牛渚,敌军无船,难以从此处渡江,牛渚已然可守,我们也可聚兵与刘备一战。”

周瑜知道刘备兵马的强悍,现在只想集中兵力,如果与刘备大战,也不会轻易遭败。

孙策站起身,在众将面前缓步走来走去,显然在思考着周瑜的提议。

以现在的情况,不可能守在历阳坐视不理,也不可能再起兵去攻襄安。

襄安已经被刘备所占,现在去攻,一样会受到刘备和合肥兵马的前后夹击。

退回江东是肯定之事,孙策犹豫难决的是到底要不要放弃历阳。

“将军,给我三千兵马,我必可守住历阳。”

黄盖突然出列拱手,朗声言道。

孙策本来还在犹豫不决,现在听黄盖这么一说,心中一下子做了决定,喜道:“公覆,若你愿守历阳,关羽必不可拔,不过三千人少了些,我给你五千人马,只要你守住历阳,便是大功一件。”

黄盖应道:“诺。”

周瑜忙劝道:“将军,若以五千人马守历阳,牛渚又分五千兵屯守,如此将军所统之兵略少,恐难与刘备一战啊!”

孙策笑道:“既然已有五千人马留守历阳,牛渚只留三千兵守即可。”

“将军,你忘了黄射的水军吗?牛渚比历阳更为重要啊!”

“正因为有江夏水军在江上,才更要留下兵马屯守历阳,我以五千人马拖住刘备合肥两万兵,使他们不能与黄射合兵,渡江袭我之后,公瑾,你竟不知吾意吗?”

“只是刘备所率兵马较多,而我们分兵之后,所剩兵马……”

周瑜明白孙策之意,是想要阻挡住合肥的兵马,不能让他们从历阳渡江。

可周瑜更担心,孙策分兵过多,恐怕难敌刘备。

“公瑾多虑了!刘备兵马虽强,我自也不弱,与他一战,胜败未可能料,况且,刘备未必能够渡江,当前须再加派兵马赶往春谷,若能守住春谷则可无忧。”

周瑜和周平一样,只能提出意见,怎么决定那是孙策的事。

现在孙策这么决定,他也无话可说,只能赞同。

不久,徐琨带着三百多人逃到历阳,这位表兄弟立刻向孙策请罪。

“伯符,我丢了襄安,兵马又几乎全军覆没,你……你治我的罪吧!”

孙策扶起徐琨:“你能回来就好,此事不怪你,也怪我不能料到刘备会转攻襄安,你且先去歇息。”

这一路急逃,徐琨现在是又疲又饿。

徐琨的母亲是孙坚的妹妹,所以他们二人是比较亲的表兄弟,孙策怎么都不会治徐琨的罪。

甚至又给了他两千人马,由他统领。

周泰也很快回来,孙策留下五千人马,交给黄盖留守历阳,自率两万两千多人马,离开历阳。

渡过江后,又让宋谦统领三千人马留守牛渚,同时让周泰带领两千人,火速赶往春谷,与蒋钦同守,他亲率大军在后。

合肥的关羽和李佳,得知孙策领兵退走,立刻按刘备临行时所嘱,留下许定统领五千兵,和合肥令刘馥一起屯守。

关羽和李佳率领一万五千人,向历阳行进


状态提示:第二百章 公瑾,你多虑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