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为上天降下神物要惩罚他们的为非作歹,或者以为上天乃是降下如此神物要赐福与他们。
他们日夜期盼的神龙模样也应该如此,所以有的便供奉供果猪头牛首向珍龙献祭,珍龙要在以往的时日,见到这些獐头鼠目的家伙,早就一口一个将他们膏于龙吻。
可是此时与诸葛青阳已经算是朋友,自己怎能伤害他的同类?
更何况这位好友眼见人类互相残杀已经心中不悦,暴躁不按,自己作为朋友,则能再以杀戮让他伤心难过。
可是对这些人它有些气不过,或者干脆呼吸一口,将他们吹走,或者一脚踢过去,将他们摔得头破血流,众人这才知道,这个龙神脾气不小,也便不敢在他们面前谄媚阿谀。
诸葛青阳带护宝珍龙回返中原,本来没有想到这一点,他决不会以一怪物而让人瞩目自己,诸葛青阳其身自大,岂能需要一个冷血畜生来彰显自己成就非凡呢?
他见到那首《涉江》,便急火流星一般赶返中华,要一心想见到自己幼年时候的情侣,这也是鬼迷心窍,情之所至,可未曾想到护宝珍龙的到来给这乱世增添了偌多耸人听闻的诡秘莫测。
他哪知道这护宝珍龙来到中原,为这即将到来的乱世平添了许多传说和戾气,其中诡异和说辞,已经让诸葛青阳对民众知识的浅薄和愚昧无知感到无限失望。
如此无知的百姓,岂能不遭遇祸患呢,如此好欺负的百姓,暴君佞臣,胡虏蛮族又怎能放弃那么好的搜刮劫掠的机会呢?
有的说这护宝珍龙应该是传说中的麒麟或者四不像,象征祥瑞;有人说这怪兽相貌凶恶,肯定预示着世界将变,晋祚非长;还有的是说这龙神降临九嶷山楚地,预示着楚地当兴起王者,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肯定便是如此道理。
渐渐的,连那些附会这些传说的易学家和玄学家们也信以为真了。
可是这一干僧人对那珍龙的却根本不管不顾,至于它的声音叫喊,更加不放在心上,这种情形乃是诸葛青阳从未想到的,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也不过如此吧。
诸葛青阳远远的观望,站在高坡之处,虽然神色憔悴,可是他的气度风神,夕阳之下,却绝无比拟,唯有世间真正的勇者,才能有如此看似并不高大,可是让人一见便觉得伟岸无可企及的高大。
此时护宝振龙已经自天际翱翔而归,站在他的身后,一人一龙,沐浴在夏日的晚霞之间,奇景胜幽,无可言语以形容。
诸葛青阳幼年之时也曾读过《四十二章经》之类的佛经,只觉得其中的寓意深刻,但是并非少年可以得皆解,他以少年的狂傲峥嵘之心,自然也不愿去打这些哑谜,学什么看破红尘,与世无争。
他知道僧人不事产业,与自己这红尘中飞扬热烈之人绝不相同,与自己这位立誓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业的不凡者绝无相类之处。
他一生与伪晋争锋,在别人眼中便是不服天命,而佛家讲求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途。他不服所谓天道归晋,更不屑于承认伪晋的正统,晋室虽然坐大,自己要充当这个反对者,这就是自己的命途,自创命运,佛家的这这一点颇为契合他的心性。
他少年的见识浅薄,除了《四十二章经》寓意深刻中的小故事外,对那些佛经中,他自以为也无非就是堆砌名词的文辞更是无甚好感。
尤其什么珍珠玛瑙,琉璃,黄金池,功德水,大连话的罗列,正好迎合了中国君主喜欢大场面,好大喜功,喜欢表面巍峨庄严的虚荣。
他们大肆营建庙宇,塑造佛像金身,劳民伤财,恐怕与佛经的渲染不能说一点关系也没有。
君主为了佛家所说的赎罪,又赠送给这些僧侣大量的田产,并且不用赋税,为了暴君们的奉养和富足生活,他们自然要加剧生民的负担。
这恐怕是本来不讲今世的享受,鄙弃外在的荣光名利,而求得心灵自渡而期诸来生,往生极乐之国的佛陀创立教派时候所未能想到的,他更不会想到提倡苦行修炼的比丘僧尼,居然会一样与世俗中人沉沦孽海yù_wàng之中。
他自小也听说过父亲讲解的佛经,他们说的忍辱刻苦,忍受苦难,便可得来来世的幸福,或者往生极乐,更不能当做有为士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