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是霍躲不过>第222章 新线索

这个莫菲,明知有平民被抓,还跟着一起去卧底,简直拿性命当儿戏。

齐正怒从中来,“砰”得一声关上了办公室的大门。

“这个传说中的齐局真是不得了啊。”等齐正一走,监控室的技术人员纷纷交头接耳。

“是啊。据说他以前在边界,跟敌人真刀实枪干过。脸上的刀疤,据说就是那个时候留的。”“刚刚他站在我身边,我都快吓尿了,太可怕了。”

“你们把火车站这三天来的监控视频都过一遍,凡是跟这名乞丐有关的视频,都调到市局刑侦大队来。”齐正突然打开门说道。

“是……是!”技术人员颤抖着声音答道。等齐正终于走了,这名同志懊恼地自责:自己这嘴巴,怎么就管不住啊。刚刚的对话,也不知他听进去了多少。

齐正耳力极好,把他们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进了耳里。但当即就把话排出了体外。这些话他听得多了,就跟蚊子叫一样,丝毫没往心里去。

b组还在对小商品市场进行排查工作。齐正领了小男孩,先回了局里。刚到局里,就碰到了一个来报案的人。

此人名叫王建树,年岁已高,是南虹市工业大学退休的老师,业余生活清廉,没事喜欢捡点垃圾,赚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

“警察同志。”王建树拉着齐正的手腕,“我,我有线索要上报。”

“老人家,你跟我来。”齐正领了王建树来到了局里。

“猴子”齐正喊了一名同事过来,“你给这位老人家做个笔录。”

“哎,好嘞。”猴子引着王建树坐下,“老爷爷,您说。”

“我有那桩记者溺水案的线索。”王建树严肃地说道。

之前陈若水死亡事件,上了南虹市的新闻,王建树平时有看报的习惯,对这桩案子并不陌生。

齐正刚走开两步,听到王建树这句话,立刻转身走来。

“老人家,你是说,去年在多伦县发生的案件。”

“对!”王建树从兜里掏出一小片边角被烧焦的塑料布。

齐正接过一看,脸色大变:“这个……你是从哪里来的?”

“今天我凑巧在天苑路那边拾垃圾,刚巧走过一个小年轻,隔着围栏把口香糖吐进了天苑小区的花坛里。我骂了他一句,他还翻了我白眼,直接走开了。没办法,我就进到小区里,从花坛里边找口香糖。费了半天劲半天才找到。拿起来的时候,它就沾着这块布一起被我捡了。我看这布上的几个小字,与这起案子有莫大的关系,就连忙赶过来报警了。”

齐正叫来物证科的同事:“去查验下,我需要知道它的时间,有没有指纹。”

“是,齐局。”

“你去让监控中心的同事调取天苑小区这一年来的监控视频,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经常出没。”

“是。”

“老人家。”齐正说道,“你再仔细回忆一下,你今天在那捡垃圾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人在那逗留?”

天色已近黄昏,c组报告了一个位置,杨阳和小王从就近的高速口进入,远远地跟着目标行进。

“杨哥,你说他们这是要去哪?”

“不知道。”杨阳看了眼路牌,这里距离蓬莱市还有十几公里。

小王打了个哈欠:“杨哥,要不我来开吧?我坐着犯困。”

杨阳随手给了小王一拳,捶的他瞬间耳目清醒:“醒了吗?再打瞌睡,我就扇你巴掌。”

小王捂紧自己的脸:“杨哥,打人不打脸啊,我还要靠脸吃饭呢。”

一向爱开玩笑的杨阳却没有回应小王的玩笑,专心致志地盯着前方。

“阿锋,”丽姑看着日头逐渐落下,说道,“先别去蓬莱,我们去方洲。”

“啊?”阿锋不解地说道,“我们都快到了啊。”

“听我的。”丽姑一意孤行,“我总觉得要出事。”

“你别瞎想了。这么多年,我们出过几次事?”阿锋安慰道,“你啊,是不是最近太累了?”

“也许吧。”丽姑看见远远的车道指示牌,厉声说道,“去方洲!”

阿锋还在犹豫,丽姑一把抢过方向盘。

“行行行,你别激动。会出车祸的。”阿锋妥协道。将车驶向方洲市的方向。

“杨哥,他们急转弯了怎么办?”小王喊道。

杨阳咬紧牙关,双手死死握紧方向盘:“该死。”

对方是冒险从去往蓬莱的路上一个猛急转弯进了去方洲的路。

杨阳他们此时变道,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注意,他们只能按照现在的路线,向蓬莱市驶去。

“齐局,目标在高速分叉口,向方洲方向驶去,请求c组跟踪。”

“好。c组跟上。随时汇报情况。”齐正吩咐道,“a组继续向蓬莱市前进,目标极有可能还会返回蓬莱。”

“是。”

齐正做完部署,拿过物证科的检验报告,虽然塑料布经过长年累月地日晒雨淋,但上头的痕迹还是依稀可辨:“小心,li,骗。——陈若水”也多亏了王建树的敏锐直觉,没放过这一条重要的线索。

“齐局,”物证科的警察同志说道,“经过我们对陈若水的笔迹分析,这几个字,应该就是出自她之手。可惜的是,上头没有指纹。时间太久,我们也没法把它跟多伦县发现的证物结合分析。不过……”

“不过什么?”

“这块塑料布的材质,倒是挺像政府部门常用的布袋子。”

“政府部门?”齐正抬头盯着同


状态提示:第222章 新线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